京西古道 行知记
2016-12-13
我最初了解京西古道,是从户外所传的一条经过峰口庵的徒步线路开始的。那时『京西古道』基本特指这条线路。但是我很快就发现一系列不同的路线,它们交织在西山群峦之中,形成密集的道路网,按照这些山道曾经的用途,可分为古商道、古香道、古军道三大类。
古道的启示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代著名杂剧家马致远,寥寥数语,描绘出深秋时节古道上萧瑟寂寥的景致,表达了行人的孤寂愁苦之情。这里出现的“古道”一词,通常被认为泛指有着古老历史的道路,不过,如果深入了解马致远的籍贯和生平,或许可以认为,诗句中的古道指的可能就是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这一名称是这些年才有的。北京的西山属于太行山脉,北至南口附关沟,南抵马河谷,西至市区,东临北京小平原,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面积的17%),跨房山、门头沟、石景山、昌平等几个区县,山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丰富。连绵的群山中有几十条古老的道路,曾几何时,作为京城周边的交通要道,商旅、行人络绎不绝,客栈、村落举目皆是,随着时代变迁,这些道路逐渐被废弃,只在沿途留下众多遗迹。这些纵横交错、交织成网的道路,被统称为“京西古道”。它们诉说着北京的悠远历史,并将其特殊的军事、宗教、商贸文化遗迹串联起来。
古道寺庙 摄影/金华
这些独特资源也催生了户外产业。因为京西山区的户外事故,还萌芽出中国最早的山地救援组织。2008年,我曾带队在山中搜寻失踪的老驴任铁生老师,和漫山遍野的志愿者忙碌多日,却无功而返。长期以来,西山户外事故频发,每年死亡、失踪的少则一人,多时三位。在那次大搜索中,志愿者们没有发现任老师的身影,却找到不少其他人的尸骨。
那时候,引领全国风尚的北京户外圈中,成为传说的是一些所谓的“强驴”,他们不但要奔跑在队伍前面,将徒步变成跑山,还要走一些别人未曾涉足的道路来炫耀,却没有警惕其中的隐患。这样的风气把一些人引向不归路,其中有途中掉队的新人,也有一路绝尘、众人不能望其项背的老驴。作为户外人,分析一系列不幸事件,我也经常思索:怎样才能避免同样的悲剧发生?
结论是:行万里路,质量比数量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印第安人说“不要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向导会反复提醒游客“慢点,慢点……”慢下来,不仅是灵魂和安全的需要,还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比如曾经吞噬夏子年轻生命的黄草梁线路上,有著名的七座楼长城,有美丽的十里坪景观,有蚩尤与黄帝涿鹿大战的传说,有库莫奚族皇太妃的足迹,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仔细观察、了解,一段危途就成了神秘而可亲的时光隧道,给我们带来认知上满满的收获。
古商道
古人早就发现,“京西群山,遍藏乌金”。乌金,就是我们熟悉的煤炭,从元代开始,京城人家就开始以煤炭作为燃料。除了煤炭,西山还出产石材、琉璃,另外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比如皮薄肉多、清香汁丰、酸甜适口的白梨,个大、皮薄、汤清、味甜的磨盘柿,以前都是著名的宫廷贡品。为了把这些物产运入京城,卖到千家万户,人们逐渐修建了很多条通往京城的道路,还有的远通内蒙古、山西等地,这些都可称为古商道。
这些商旅故道曾经十分繁荣。当时,一条主干道有六米多宽,全部用石块铺砌而成。因为山路陡峭,为了让道路更加坚固,每隔一米就会栽一排立石,以防石块儿松动下滑,这充分体现了修路人的智慧。除了大路,还有一些修建于峰峦之间、坡度较大、由石块铺成的小路。千百年来,拉煤运货的骡马和骆驼成群结队、经年累月地在这些道路上穿梭,竟然在山石路面上踩踏出很多深陷的蹄窝,深度达十几厘米,可以想见当年这条路上商旅骡马络绎不绝的盛景。
历史名村爨底下 摄影/金华
古道沿途有许多大小村落,其中很多已经搬迁,也有一些依然保留着古风古韵,等待人们去解读它们背后的历史和文化。“爨底下村”是斋堂镇附近的一个著名古村落,已有400多年历史,保存有70余套、500多间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是中国首次发现的保留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
古香道
作为辽、金、元、明、清多个封建王朝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周边有不少著名寺庙,如潭柘寺、戒台寺、妙峰山的娘娘庙等,每到朝佛进香的时候,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欢声笑语随处可闻。为了方便进香活动,围绕这些寺庙也形成不少古道,可以统称为古香道。
除了老百姓走的普通的山间小路,古香道中还有很多专门为皇家修建的宽阔平整的“御道”。从石佛村到戒台寺之间有一条长约两公里的古道,以石刻牌坊起首,风景优美且易于行走,据说是清代康熙和乾隆皇帝到戒台寺进香时走的道路。石佛村与戒台寺之间的峡谷中有一处石崖绝壁,坐东朝西,岩石颜色铁红,上面有十七尊摩崖造像,开凿于明代,保存较为完整。
清代同治年间,为了方便慈禧太后到妙峰山娘娘庙上香,原来崎岖难行的小路进行了大修。据说,当时所用的石块必须是经过流水冲刷、天然平整的岩石,这些石头非常难找,每铺一块要花费一两银子,因此铺成后的道路被称为“金阶”。从明代开始,妙峰山每年四月会举行盛大的春香庙会,很多殷实的人家联合出资,沿路支棚结彩,烧粥煮茶招待路人。当时古香道上每隔数里便建有一茶棚,琉璃渠村的万缘同善茶棚是其中最大的一座,也是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
古军道
西山南北连绵近二百里,东西纵深百余里,是古代皇城的天然屏障。但是这些山高的也不过一两千米,且山间峡谷、隘口众多,很容易逾越,所以很多朝代都在此修筑长城,在易守难攻的地方设置关城。这些关城之间用于连通、补给等的道路,可以统称为古军道。
这一区域有很多长城遗址,其特点是依地势而建,与山峰相连。明代在进京古道和内长城的结合部位修建了天津关,是防御西北来犯之敌的第一道边关。天津关西北处的制高点——黄草梁上至今还保存着七座烽火台,每一座都据守险要之处,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烽火台之间连缀的城墙均为山石所砌,蜿蜒曲折,历经时光侵蚀,很多墙体已经残破不堪,灌木荒草丛生,不复昔日的光彩。
在京西古道的核心地带王平镇,还有几处古迹值得关注:一是西落坡村的一所元代古民居,坐西朝东的一座大四合院,门前有小桥流水,相传是马致远的故居,不时有人前来探访;另一处重要古迹叫“大寨”,据说建于金代,是一处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防御工事,如今已经辨认不出模样,只剩下一段石砖垒就的石土墙。据说这里还曾经是囚禁宋徽、钦二位皇帝,让他们一起坐井观天的地方。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攻陷北宋都城汴京,皇帝宋钦宗投降,北宋灭亡;1127年,宋徽、钦二位父子皇帝被掳走,前往北国,此处正处于通往北方的交通要道,徽、钦二帝被迁往北国时或许真的在此处短暂停留过,因此才留下这段传说。
历史的延伸
徜徉在京西的古道上,仿佛步入一个古人的藏宝殿堂,脚下都是闪闪发光的珍稀财宝。我喜欢在路上进行历史文化的探秘,经过多年考察、总结,提出“北京十大古道”的概念,当时在广大驴友中引起不少争议,同时也得到专业管理机构和媒体的关注。2012年4月28日,我应邀前往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太庙,参加由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北京电视台承办的2012年北京春季旅游歌会,大会的目的是推介北京旅游资源、推出旅游新产品和新线路,就是在此次推介会上,古道开始受到重视,我第一个出场,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界人士介绍了北京古道的考察成果。
在北京京西古道发展协会会长何建忠的支持、领导下,热衷实地考察民俗、痴迷京西古道的学者安全山,整理出几十条古道资料,并在黑洞、任全孝、齐鸿鹄等专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把北京门头沟古道的挖掘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成为全国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榜样。
考察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资料把京西古道的历史界定在300—600年之间,我认为他们可能是受到北京800年建都史的局限,那么,京西古道的历史究竟有多长?在考察房山古道的过程中,我和相关机构的负责人探讨时提议,将距今约60万年前在此地发掘的北京猿人的活动考虑在内,这样京西古道的历史就有了极大延伸,而古道学者安全山认为,可以从古人类在永定河流域活动时算起,并据此认为京西古道已有200万年历史,而且京西古道体系中永定河流域古道路的起源,是中国道路的起源。
据以上认识,2016年评选“中国十大古道”时,我们将京西古道推选为其中最具历史价值古道。
关于古道的思考
“永远免夫交界碑”
牛角岭关城,被称为西出京西古道的第一隘口,是古时重要的收费关隘。清乾隆四十二年,立“永远免夫交界碑”,全部豁免王平、齐家、石港三司夫役。而今,这边又设关卡,收取门票费用,从而掐断了往日的户外徒步线路,令人哭笑不得。
生态保护
行走京西古道时,途中发现过死去的黄鼠狼以及数量众多的刺猬,据了解还有不少人捕猎过野猪、野鸡等。古道的开发利用首先要保护好生态,否则无异于杀鸡取卵。
古道撷珍
蹄窝
京西古道上大规模的蹄窝,堪称世界级奇观。我在世界各地考察古道,曾在意大利庞贝遗址石道等地看到过一些古代留下的车辙印,但像京西古道这样规模和深度的蹄印极少见到。关于成因,有人说是马踏出来的,有人说是骆驼踏出来的,有人推测是冰川遗臼,还有人说是人工雕琢而成。我的结论是骡马踩踏,加上雨水冲刷,综合作用而成。
摩崖石刻
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和造像,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类。京西古道上有非常丰富的摩崖石刻遗迹。
古长城
京西自古为北方边陲,历代多在此修筑长城。如今沿河城守备所辖长城及敌台、黄草梁七座楼等保存较好,为古道行者们所推崇。
古桥
包括:永定河历史上最早、最大、最美的石质大桥—卢沟桥,京西大路上的高粱河桥、白石桥,牛角岭“小桥流水人家”的古石桥,岢罗坨精美特殊的“娼妓桥”等。
古寺庙
潭柘寺、戒台寺、九龙山、娘娘庙、文殊道场等,是京西山区著名的名胜古迹,有着自成系统的庙会及进香道。
古道美食
一个完整的古道体系,除了道路本身,还包括路途中食宿设施的完善,应该挖掘和推广当地的民宿及特色饮食。我们联合当地优秀企业,成立了古道联盟,推出了“马帮宴”和“鲜花宴”两大菜系。
古道驿站·马帮宴
位于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古道驿站。京西古道独有的马帮宴,延续了古代商旅们的习俗,大碗喝酒、大碗吃肉,菜以大棒骨、凉菜、炖菜为主,配以菜团子、家常饼、压饸饹等主食。
潜真堂·鲜花宴
位于北京房山区石花洞风景名胜区内的黄土坡村。院落宽敞,建筑风格古朴优雅,在亭台楼榭和竹林花草的映衬下,形成一个新的餐饮、养生、户外交流的绝佳去处。“鲜花宴”采用当地盛产的玫瑰花、金银花、菊花、茉莉花、山桃花,以及采自云南的石榴花、芭蕉花、棠梨花等制作而成,做工精细,外形优美,齿中留香。
精品线路
为引导大家安全、科学、环保、文明、快乐地行走京西古道,我们在京西古道上举办了系列古道马拉松活动。古道联盟成员单位北京京西古道发展协会暨京西古道文创工作室研究团队付出大量心血,从几十条线路中精心总结出六条精品线路,以下是其中适合人群较广的两条:
京西古道10公里徒步线
起点为水闸,沿上山路线至海拔858米的九龙山,再沿下山路线,至九龙山庙遗址,由九龙山庙会岭后道经落坡村抵达终点韭园。
此路线地势崎岖,山路狭窄,难度较大,须具有一定登山经验且体力较佳者方可参加。
沿路视野开阔,是一条很好的观景路线。
京西古道20公里徒步线
起点为圈门,经天桥浮、拉拉湖至峰口庵,再由黄石港、抢风坡、平地村、瓜草地抵达终点南涧。
此路线中,由圈门至峰口庵为玉河古道;由峰口庵至南涧为九龙山西北路各村连接线,古道已成土公路;只有瓜草地至南涧路段为公路,但车辆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