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有关政府经济职能的理论述评
2016-12-13刘舒怀
【摘 要】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历来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围绕着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产生过众多的经济理论流派。这些理论争鸣,对于新时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具有一定启示作用。因此,本文根据时间发展的先后关系,对西方国家有关政府经济职能的一些学说流派进行归纳和整理,并予以述评。
【关键词】 经济职能;理论流派;理论述评
一、重商主义阶段
重商主义大约兴起于15世纪初,伴随着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形成了近代欧洲最早的主权国家。这些国家的君主们纷纷探寻富国强兵之道,对内扫清封建割据,对外积极拓展贸易殖民。到了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最终将世界最后一块净土——美洲,纳入到世界体系当中,世界市场开始生成。西欧各主权国家,纷纷动用国家的政治军事力量,发展本国经济。重商主义正是在此背景之下应运而生。
重商主义提出,政府要积极干预经济,其主要观点如下:第一,货币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志;第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只有尽可能地保持贸易顺差,削减贸易逆差,才能够使得货币源源不断流入本国,从而增强国家实力;第三,主张政府积极干预贸易,通过制定适合本国贸易的政策,比如,实施财政补贴,征收保护性关税等手段,保持本国贸易顺差持续。重商主义反映了新兴崛起的资产阶级积累资本的愿望,在历史上起到过积极的作用。欧洲近代主权国家由是建立和巩固,这在一定意义上又为国内市场的扩大起到了助推作用。但是,重商主义并未能够认识到财富真正的源泉,而对于财富的追逐,也相当程度上改写了近代世界的历史。
二、有限政府阶段
18世纪中叶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初始积累,告别了早期的资本短缺,市场的力量逐步开始壮大,并在价格和竞争领域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先前重商主义所主张的管制经济,似乎越来越不适合经济的发展。同时在政治领域当中,权力限制开始成为焦点问题。这些变化构成了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历史背景。
事实上,在亚当·斯密之前,法国重农主义的代表人物奎奈,就曾经提出过“自然秩序”的观点。奎奈认为,自由市场机制比国家干涉更加能够有效促进财富的增长。而亚当·斯密则发展了重农主义有关“自然秩序”的理论,以经济人为假设为基础,构建起了古典自由经济理论的框架。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市场、自由竞争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中及时、灵敏地传递供求信息,引导资本的投向。个人利益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利益,实现了国民财富的同步增长。
在亚当·斯密看来,市场具备自我调节的功能,政府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干涉自由市场。政府只需要起到一个守夜人的角色,做好国防建设、司法、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亚当·斯密所阐释的古典自由主义,对后世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也开启了经济自由主义的先河。但他没有认识到,人的本性在本质上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的;没有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宏观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
三、全面干预阶段
1929年至1933的经济大萧条,席卷了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尽管在此之前,英国等国家也发生过短暂的危机,但是这次扩日持久的经济危机,还是极大震撼了西方经济学界。按照古典经济学萨伊定律,市场会自动达到出清,不会发生生产过剩的现象。但是现实却与理论推论相差甚远。这构成了凯恩斯主义革命的现实基础。
凯恩斯在批判经济学界无所作为的同时,提出了政府积极干预的理论。但这又与重商主义时期的管制经济有着极大不同,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复古潮流。凯恩斯认为,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假设了一种理性化的情况。即市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完全对称的信息;充分竞争的市场;规模报酬递减;无外部效应;无交易成本;个人完全理性。完全的市场机制是“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而这种理想化的市场模式,并不存在于在现实生活,因而出现市场失灵现象。凯恩斯根据推导的三大心理定律,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该理论认为,应该放弃古典自由主义无为而治的做法,当市场失灵,只要未能到达充分就业,政府就应该积极动用财政、货币政策,增加投资意愿和有效需求。凯恩斯主义随后在美国、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受到热捧,一度被奉为圭臬。但应该看到,政府通过运用政策工具,人为制造出需求,也许在短期之内将有助实现充分就业,但从长期来看,可能会造成资源错配,不利于市场自动出清,同时还可能大幅度扩大政府权力和规模,为政治寻租制造空间。
四、混合经济阶段
二战之后的50年至60年代,被称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纷纷认为,政府职能的扩张,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有效办法。然而,好景不长。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的经济纷纷陷入停滞状态,同时伴随着物价飞涨和失业率的攀升。而这是在当时占据正统经济学说地位的凯恩斯主义无法解释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开始成为主流的指导理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是相对于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说而言,它有众多流派和分支组成,诸如供给学派、货币主义学派、新制度主义学派、公共选择理论学派、产权理论学派等等。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强调市场作用,提倡自由经济。正如弗里德曼所指出的,经济滞涨现象的发生,是源于政府对经济的干涉,在此过程当中,还伴随着政府专制权力的扩大,有害于民主制度。再比如公共选择理论,该理论借助理性经济人假设,以一种个人主义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传统的政治领域。该理论认为,政府机构并时不是完美道德的化身,政府本身也会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政府并不是解决市场失灵的充要条件。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综合了以往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指出政府和市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一方面,政府需要在公共产品、解决信息不对称、消除外部效应、收入再分配以及宏观经济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私人微观领域当中,应该注重市场竞争机制的发挥。时至今日,事实上,已经很少有人宣称自己是纯粹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或者凯恩斯主义学派,各种观念正在不断借鉴和融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西方发达国家在政府的经济职能上,逐步走向市场与政府的结合,发展出一种新型的混合经济。
五、对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启示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的两大焦点问题,围绕着这政府与市场关系,产生了众多的经济理论学说。事实上,没有一种理论具有永恒性,各种理论都是在其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定位,既不是建国初期的全能型政府,也不是西方所谓完全自由放任的政府。简单地套用西方某一历史时期的理论观点,无疑是片面的。对于中国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以及世界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14.7.
[2]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5.
[3]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
[4]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5] 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1.
【作者简介】
刘舒怀(1983-)男,甘肃政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方政府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