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广州著名美术家、美术教育家杨之光逝世

2016-12-13本刊讯

中国画画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成就奖中国美术馆新兵

广东·广州著名美术家、美术教育家杨之光逝世

杨之光,1930年10月生于上海。广东揭西人。中学时期曾师从著名书法家李健学习书法、篆刻。1949年入广州市艺专及南中美院,从高剑父学习中国画。1950年入苏州美专上海分校中国画科学习,1950年夏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接受徐悲鸿、叶浅予、董希文等指导,1953年毕业任教于武昌中南美专,1958年学校南迁广州后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历任教授、系主任、美院副院长。

一意孤行,平生最忌食残羹;

多收并蓄,敢为丹青做新兵。

—后学陈青洋悼杨之光先生

注:“一意孤行”,是徐悲鸿的对子名句。杨之光先生仙逝之后,媒体都在引迟轲先生的说法:“杨之光走的是徐悲鸿的路“。“平生最忌食残羹”,是杨之光先生常挂在口边的名言。杨之光先生先后师从高剑父、徐悲鸿、叶浅予、董希文等,可谓“多收并蓄”开一代中国人物画之风气。其成名作为《矿山新兵》。

陈青洋的研究生导师陈振国先生是杨之光先生的研究生。

中国美术最高奖“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家、美术教育家杨之光先生于2016年5月14日在广州病逝,享年86岁。

杨之光1954年创作的《一辈子第一回》(中国美术馆藏)获“向科学文化进军奖”,巨幅作品《雪夜送饭》(中国美术馆藏)获1959年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1991年获美国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颁发的“中国画杰出成就奖”,1993年获美国加州及旧金山市政府荣誉奖状。代表作有《毛泽东主办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浴日图》(中国美术馆藏)、《矿山新兵》(中国美术馆藏)、《激扬文字》(中国美术馆藏)、《不灭的明灯》(中国军事博物馆藏)、《石鲁像》(美国康州大学藏)、《九八英雄颂》(广州艺术博物院藏)等。著作有《中国画人物画法》《杨之光画集》《杨之光书法集》《杨之光诗选》等。1995年至1999年间将毕生心血全部作品1000余件捐赠给北京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学院。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内建立“杨之光艺术馆”专馆。2002年9月开展青少年创意思维基础教育的“杨之光美术中心”在广州市番禺区落成。2006年12月作品《矿山新兵》《激扬文字—1973年》(与鸥洋合作)被评为“广东美协成立50周年经典作品”,2007年入选广东省50名“文化名人”,2010年12月获“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2011年入选中国国家画院院士。2012年,荣获“中国美术奖 • 终身成就奖”。

杨之光先生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中国画人物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从上世纪50年代起,杨之光先生紧跟时代步伐,关心社会,关心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着中国社会发展的丰富现实,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为人民和社会主义文艺服务。几十年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进行了大量的现实人物写生实践,他在艺术语言上突破传统人物画局限,摸索创新水墨人物画技法,引进西洋画造型及光、色元素,准确、自如、生动地描绘现实人物,反映现实生活、表现重大社会主题。他的艺术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个性风貌,不少作品亦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杨之光曾被评论家评为20世纪后期水墨人物画的突出代表,在新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矿山新兵 131cm×94cm 1971年 杨之光

(本刊讯)

猜你喜欢

成就奖中国美术馆新兵
品读文与画
——中国美术馆藏文学插图精品展
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
——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
同心协力写丹青
——中国美术馆藏书画界全国政协委员美术作品广西展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新兵,请入列!
第三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点亮初心,打造出版精品——出版新兵成长记
第九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
领着“新兵”向前走
第二届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奖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