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比空新型栽培技术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2016-12-13杨克军孙为民

现代园艺 2016年23期
关键词:粒数向日葵黑龙江

王 晶,杨克军,孙为民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大庆 163319;2黑龙江省甘南县向日葵研究所)

二比空新型栽培技术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王 晶1,2,杨克军1,孙为民2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大庆 163319;2黑龙江省甘南县向日葵研究所)

采用二比空新型栽培技术,研究其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为甘南县向日葵的实际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二比空栽培技术,使甘葵2号的花盘直径有一定的增加,黄萎病指数呈现一定程度的降低;产量相关指标如单盘总粒数、单盘成粒数、百粒重、小区产量及单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二比空栽培技术有利于向日葵群体的通风透光,使其合理利用光能,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达到增产的效果;并且依照产量结果及田间综合表现,推荐栽培密度65cm×40cm作为本地区向日葵最适宜的栽培密度。

向日葵;二比空栽培技术;生长;产量

向日葵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是我国北方地区种植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1-3],尤其在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黑龙江地区更是种植广泛。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粮食的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学者们对于向日葵产量及品质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虫害等相关研究上[4-6],而对于促进高产的栽培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加之黑龙江地区目前面临资源短缺,资源的再度利用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关于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也比较陈旧,故研究探索新型栽培种植模式对向日葵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以黑龙江省甘南县当地向日葵主栽品种甘葵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二比空新型栽培技术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为学习向日葵增产技术、提高当地向日葵产量、增加当地人民收益等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于黑龙江省甘南县向日葵研究所实验基地进行,前茬作物为玉米。土壤取样层次为0~20cm,土壤类型为黑钙土,质地粘重,有机质46.6g/kg,碱解氮133mg/kg,有效磷33.1mg/kg,pH值8.1。

1.2 材料与方法

供试向日葵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甘葵2号,生育期113天。

精选大小一致、饱满完好的向日葵种子,使用种子包衣剂适乐时,并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的土地进行人工播种,采用二比空栽培技术,即种两垄空一垄的栽培方式。根据方案黑龙江省各点,设置6个密度梯度,分别为65cm×35cm(1955株/667m2)、65cm×40cm(1710株 /667m2)、65cm×50cm(1368株 /667m2)、65cm×60cm(1140株/667m2)、65cm×75cm(912株/667m2),对照是常规种植,密度为65cm×70cm(1428株/667m2)。各处理设置3次重复,每个处理12行,行长6m。其中,3个密度处理为二比空种植。具体如下:

田间管理与施肥情况按照当地习惯进行,每小区施肥量与施肥方式均一致。

表1处理 密度对照(CK) 正常种植(65cm×70cm)处理1(T1) 高密度(65cm×35cm)处理2(T2) 中密度1(65cm×40cm)处理3(T3) 中密度2(65cm×50cm)处理4(T4) 中密度3(65cm×60cm)处理5(T5) 低密度(65cm×75cm)

2 测定指标与方法

2.1 生长指标的测定

各处理至少取10株向日葵植株,测量其株高、茎粗、叶片数等生长指标并记录。

2.2 产量相关指标的测定

各处理分别记录单盘总粒数、单盘成粒数、百粒重

等,并计算空壳率、产量等相关指标。

3 数据分析

使用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整理,SPSS 19.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can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和差异显著性分析(P<0.05),表中数据为3次试验重复的平均值。

4 结果与分析

4.1 二比空栽培技术对向日葵生长指标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T1、T2等处理下株高、茎粗、叶片数、花盘直径、花盘倾斜度以及黄萎病指数较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且不同密度处理下各指标的促抑情况不一而同,其中黄萎病指数变化虽差异不显著,但T1、T2、T3、T4处理较对照分别降低1.46%、3.93%、1.55%、5.00%,而T5却升高1.84%;T1、T2处理下的分枝株率较对照明显增加,而其他处理较对照相比无差异;T1、T2、T3、T4、T5处理下的倒伏株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增加率分别为426.67%、230.00%、383.33%、343.33%、220.00%。

注:根据Duncan检验,同列数据的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表中的数据为3次试验重复的平均值±SE。下同。

4.2 二比空栽培技术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T1、T2等处理下的单盘总粒数、单盘成粒数、皮壳率均高于对照,其中单盘总粒数、皮壳率变化较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单盘成粒数在T3、T4处理下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38.18%、 35.10%;空壳率在T2处理下较对照显著增加38.47%;除T1、T5处理下百粒重低于对照外,其余处理均高于对照,且差异均不显著;除T5处理下小区产量及亩产低于对照外,T1、T2、T3、T4处理均使小区产量和单产提高 14.89%、35.11%、18.54%、15.05%和 10.91%、 14.24%、13.39%、10.27%。

表2处理 单盘总粒数 单盘成粒数 空壳率(%) 皮壳率(%) 百粒重(g) 小区产量(kg)667m2产量(kg)CK 943.00±77.53a 584.00±48.75b 27.63±2.67b 49.26±1.81a 13.40±1.50ab 6.58±0.84ab 130.51±6.43ab T1 1061.00±88.10a 754.00±66.55ab 25.43±2.38b 52.12±2.31a 10.50±1.36b 7.56±0.96ab 144.75±7.38a T2 1257.00±118.53a 723.00±59.37ab 38.26±1.85a 51.45±2.68a 13.60±1.85ab 8.89±0.69a 149.10±9.18a T3 1210.00±125.86a 807.00±49.10a 32.66±2.90ab 52.97±1.88a 13.40±1.33ab 7.80±0.65ab 147.98±9.62a T4 1151.00±136.17a 789.00±75.44a 29.53±1.90b 50.01±1.68a 15.99±1.39a 7.57±0.89ab 143.91±11.63a T5 992.00±82.66a 716.00±53.84ab 26.44±2.10b 53.83±1.76a 13.00±1.91ab 5.84±0.95b 110.86±11.97b

5 结论

通过二比空栽培技术,使当地向日葵品种甘葵2号的花盘直径有一定的增加,黄萎病指数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产量相关指标如单盘总粒数、单盘成粒数、百粒重、小区产量以及单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二比空栽培技术有利于向日葵群体的通风透光,合理利用光能,进而提高光能利用率,达到增产的效果;并且依照产量结果及田间综合表现,推荐T2即栽培密度65cm×40cm作为本地区向日葵最适宜的栽培密度。

(收稿:2016-07-22)

[1]昝亚玲,尉淑珍.NaCl胁迫对向日葵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0):26-28.

[2]刘海学,张卫国,刘海臣,等.NaCl胁迫对向日葵幼苗生长及茎组织解剖结构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2,34(2):201-205.

[3]崔良基,王德兴,宋殿秀,等.不同向日葵品种群体光合生理参数及产量比较[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1,33(2):147-151.

[4]刘文杰,李汉华,魏良民,等.不同播期对向日葵生长、产量及病虫害发生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2):110-112.

[5]孟庆林,马立功,刘佳,等.向日葵菌核病田间接种方法及品种抗病性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4,36(1):113-116.

[6]马立功,孟庆林,张匀华,等.向日葵盘腐型菌核病发病规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6):107-110.

王晶(1983-),女,黑龙江甘南人,在读研究生,农艺师,主要从事向日葵栽培技术研究。

杨克军(1968-),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玉米产量品质生理生态。孙为民(1964-),男,黑龙江甘南人,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向日葵栽培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粒数向日葵黑龙江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向日葵
甘蓝型高角粒油菜不同部位角粒数差异研究
黑龙江弃风博弈
向日葵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
黑龙江出版集团
马尾松球果各标志值与出种粒数回归分析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