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6-12-13祝合良叶萌
祝合良,叶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市100070)
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祝合良,叶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市10007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和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持续推动,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我国流通产业的对外投资迅速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比例稳步提高,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投资地位持续提升,国内众多流通企业乃至整个国家流通产业积极探索国际化模式,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用实际行动践行“走出去”战略。本文选取2004—2014年间我国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长期内我国流通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提高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短期内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带动流通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我国流通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应依据流通企业自身的特定优势,树立全球化经营理念,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并完善流通产业对外投资法律体系,健全在财政、税收、投资担保、技术援助、信息咨询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支持政策体系。
对外直接投资;流通产业发展;协整分析;因果检验;长期均衡
一、引言及相关理论回顾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和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持续推动,在近40年的时间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地位稳步提升,已逐渐成为国际间资本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我国流通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根据2004—2014年间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的相关数据,我国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从2004年的163 038万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2 271 017万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0.13%;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从2004年的1 244 463万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13 894 547万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7.29%(参见表1)。2004—2014年间,我国流通产业每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在我国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中所占比例均达到两位数(参见表2),其中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我国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所占比例年均为20.48%,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在我国全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所占比例年均为22.44%,特别是2011—2014年间我国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在我国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中所占比例始终保持在17%左右。2012—2014年间,参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境内流通企业(对外投资)和境外流通企业(跨国经营)的分布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参见表3),境内流通企业(对外投资)和境外流通企业(跨国经营)的分布数量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境内和境外企业总量中的所占比例年平均分别为41.77%和32.77%,其中2014年境内流通企业(对外投资)已增加到8 314家,境外流通企业(跨国经营)已增加到9 883家。此外,2004—2009年间我国流通产业净对外直接投资额始终呈上下波动状态,但2010—2014年间我国流通产业净对外直接投资额(对外直接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差额)已连续5年呈现正值状态,2014年达到814 097万美元(参见表4)。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正稳步增加,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投资地位持续提升;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内众多流通企业乃至整个国家流通产业正在努力探索国际化模式,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用实际行动践行“走出去”战略。
表1 2004—2014年我国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情况
表2 2004—2014年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在全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中所占比例
表3 2012—2014年我国流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境内和境外企业分布情况
表4 2004—2014年我国流通产业净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万美元
从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学者通过不断研究和反复总结,先后提出了一系列经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在微观理论方面,包括加拿大学者斯蒂芬·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尼克伯格提出的寡占反应论,英国学者彼得·巴克利和马克·卡森提出的内部化理论,英国学者约翰·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美国学者刘易斯·威尔斯提出的小规模技术理论,美国学者格兰特·鲁伯等人提出的长期战略理论,英国学者桑加亚·拉奥提出的技术地方化理论,英国学者约翰·坎特威尔和埃斯特里拉·托兰惕诺提出的技术累积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美国学者布鲁斯·科格特和纳林·库拉蒂拉卡提出的实物期权视角下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比利时学者雷因海尔德·范尤格勒斯提出的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博弈论模型等;在中观理论方面,包括美国学者雷蒙德·费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等;在宏观理论方面,代表性的理论为英国学者约翰·邓宁提出的投资发展路径理论,此外还有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和国家利益优先取得理论。[1-3]在上述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中,英国学者约翰·邓宁提出的投资发展路径理论(又称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或投资发展轨迹理论)以其先前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基础,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从区位、内部化和所有权优势的角度,将一国的人均净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差额)与代表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PGNP)联系在一起,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一国对外投资规模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所拥有的区位、内部化和所有权优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PGNP)越高,其人均净对外直接投资(PNOI)就越大。该理论是折衷理论的动态发展,是研究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经典工具和分析框架,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一致肯定,此后相关理论也在不断完善中得到进一
步延伸。[4]
2000年以来,国内学者有关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不断涌现。魏巧琴、杨大楷[5]研究发现,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显,但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将会变得明显。张广剑、潘志玄[6]研究发现,净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而我国经济发展对净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张为付[7]研究发现,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短期稳定的正向关系,经济增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格兰杰原因,但反之并不成立。宋弘威、李平[8]研究发现,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具有共同的增长趋势,且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对外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肖黎明[9]研究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但效果并不明显。于超、葛和平[10]研究发现,长期内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互为因果关系,而在短期内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沈军、包小玲[11]研究发现,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长期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格兰杰原因,而反之对外直接投资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未体现,从短期来看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也不显著。
因本文研究的是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故特别查阅了国内学者有关流通产业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关系的文献资料以寻求经验借鉴。然而,国内学者有关对外直接投资与流通产业发展的研究寥寥无几,只有张立华[12]将我国2000—2008年对外直接投资及流通产业的相关数据标准化,实证分析了我国流通产业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产业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只存在对外直接投资对流通产业发展的单向推动作用,即对外直接投资对流通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流通产业不是拉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动因。
综上所述,西方学术界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经典理论和国内学者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表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确与其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存在紧密关系。那么,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如何?本文尝试从宏观层面对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二、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选取
本文用CODIt表示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代表我国流通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PCIIt表示人均流通产业增加值,代表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考虑到数据的可收集性,本文选取2004—2014年11年间我国流通产业增加值、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流量)以及各年总人口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平均价)等相关数据,计算得出我国流通产业人均增加值(参见表5)。其中,我国流通产业增加值、各年总人口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平均价)的相关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我国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流量)的相关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和商务部2004—2014年的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涉及我国流通产业的相关数据由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三部分数据相加而成。
(二)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协整分析
本文对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协整分析,并考察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为消除时间序列分析时的异方差性,首先对我国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CODIt)和人均流通产业增加值(PCIIt)进行对数变换,分别用ln(CODIt)和ln(PCIIt)表示,然后进行相关分析。
1.我国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与人均流通产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ln(CODIt)和ln(PCIIt)的单位根检验
因只有一个被解释变量ln(CODIt)和一个解释变量ln(PCIIt),故协整关系存在的条件为两个变量的单整阶数相同。为此,须先用单位根检验法对两个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知,时间序列ln(CODIt)和ln(PCIIt)经过二阶差分后平稳,故两个变量均为二阶单整序列,即Ⅰ(2),满足协整条件,二者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表5 2004—2014年我国流通产业增加值和人均流通产业增加值情况
表6 时间序列ln(CODIt)和ln(PCIIt)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2.我国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与人均流通产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即ln(CODIt)和ln(PCIIt)的协整关系检验
单位根检验已经表明时间序列ln(CODIt和ln(PCIIt)可能存在协整关系,下面依据恩格尔—格兰杰(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首先建立2004—2014年间我国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和人均流通产业增加值的回归方程,具体模型如下:
对式(1)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得到回归方程为:
标准误差(1.125524)(0.176876)
t统计量(3.957202)(8.163274)
P值概率(0.0033)(0.0000)
式(2)中各相关检验统计值结果表明,方程的拟合优度较好,可得残差序列μt,其函数关系为:
下面检验残差序列μt的单整性,若μt为平稳序列,那么可以认为时间序列ln(CODIt)和ln(PCIIt)存在协整关系,μt的单整性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由表7可知,残差序列μt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是平稳序列,且为零阶单整,即Ⅰ(0),表明时间序列ln(CODIt)和ln(PCIIt)存在协整关系,且为(2,2)协整关系,同时说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比例关系。从协整关系的系数可知,我国人均流通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就增长1.443 884个百分点。
3.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
表7 残差序列μt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由协整检验可知,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否表现为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检验。即使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在短期内也可能会出现失衡,由于误差修正模型(ECM)能够反映长期的均衡关系以及变量间短期变化的影响,故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对短期失衡加以纠正并进行相关检验分析。
首先通过残差序列μt建立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令ECMt=μt,则模型为:
其中:
然后对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回归估计,得到回归方程为:
将式(5)代入式(6)得到方程:
由式(6)或式(7)可知,误差修正项ECMt-1的系数为负值,结合协整检验结果,说明该模型有自动回归机制使得我国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与人均流通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机制,其大小能够反映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以-1.162 483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纠正到均衡状态。同时,短期内人均流通产业增加值的当期波动对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当期波动具有显著影响,而上一期的误差修正项对当期波动的影响并不显著。从回归估计系数可以看出,人均流通产业增加值的当期波动对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当期波动调整幅度较大,即每增加1美元的人均流通产业增加值可促使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增加1.960 496美元。
下面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此检验我国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否能对提高流通产业发展水平起到促进作用,流通产业自身的不断发展是否能对流通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起到拉动作用,二者之间是否具有双向关系。
在有效区间内分别选取滞后阶数为一阶、二阶和三阶,得到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
检验结果表明,在滞后阶数为一阶的情况下,我国流通产业的人均流通产业增加值可能是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格兰杰原因,说明短期内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对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而我国流通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在滞后阶数为三阶的情况下,我国流通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是人均流通产业增加值的格
兰杰原因,说明长期内我国流通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流通产业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流通产业的发展对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拉动作用不明显。综合来看,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在短期内、流通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长期内分别只存在单方面的推动作用。
表8 时间序列ln(CODIt)和ln(PCIIt)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借鉴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的经典理论和国内学者有关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经验,运用计量经济模型,选取2004—2014年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人均流通产业增加值ln(PCIIt)和对外直接投资额ln(CODIt)都是二阶单整序列,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该协整关系的系数为1.443 884,说明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对其对外直接投资有正向促进作用,人均流通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对我国流通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这说明我国流通产业自身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大的有力支撑,因此我国实施并鼓励流通企业“走出去”战略是具有经济基础和理论依据的。
第二,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时间序列的协整分析结果表明,从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可以看出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机制,其大小能够反映长期均衡对短期波动的调整力度,能够以-1.162 483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纠正到均衡状态。在短期内,人均流通产业增加值的当期波动与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当期波动呈现正向关系,且系数较高,说明人均流通产业增加值在短期内对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具有显著影响,即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带动流通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第三,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在短期内、流通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长期内分别只存在单向的推动作用,即短期内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而我国流通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提高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不明显;长期内我国流通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提高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我国应加大流通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力度,深入推进流通企业“走出去”战略,加快其国际化进程,从而推动整个流通产业的发展。为此,本文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我国流通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出如下建议:
英国学者约翰·邓宁[13]在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指出,企业必须同时具备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优势才能进行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为此,在微观层面上,流通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应依托流通企业自身的特定优势,充分发挥其作为实施主体的作用。一是要树立全球化经营理念,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同时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培养和吸纳内外兼修的流通国际化人才和骨干,以此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真正实现内外流通一体化。二是要注重并加强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流通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加速国际化进程的坚实基础,只有提供独具中国特色、世界知名的服务品牌,才能满足投资东道国的需求,并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为此,流通企业应以树立品牌意识和加强品牌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长远发展规划、诚信经营等方式,努力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流通服务品牌。三是要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特别是推进流通产业信息化、标准化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以此适应国际化经营需要。一方面要加大对自身技术研发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对技术发达国家的投资,借鉴并引进东道国的技术优势,从而加快自身的技术改造和创新。同时,加快与国际流通标准的对接,建立适应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框架。
国内学者裴长洪、樊瑛[14]认为,政府引导和服务是解释我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基本理论依据。为此,从宏观层面来看,流通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应依托政府部门这一“国家特定优势”,充分发挥其引导和服务的作用,不断建立相关支撑体
系,为流通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提供有效保障。一是要健全宏观管理体制,提高流通产业对外投资管理效率,为流通企业“走出去”提供相应便利条件,特别是鼓励中小流通企业和民营流通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活动,改变以中央企业、国有企业为主要投资主体的现状;二是要完善流通产业对外投资的法律体系,为流通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提供法律保障;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在财政税收、投资担保、技术援助、信息咨询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支持政策体系,为流通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
[1]曹永峰.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10(3):77-81.
[2]朱巧玲,董莉军.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演进及评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5):26-32.
[3]陈涛涛,张建平,陈晓.投资发展路径(IDP)理论的发展与评述[J].南开经济研究,2012(5):121-135.
[4]John H Dunning.Explaining the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position of countries:towards a dynamic or develop⁃mental approach[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1981(1):30-64.
[5]魏巧琴,杨大凯.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93-97.
[6]张广剑,潘志玄.中国净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GDP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3):33-37.
[7]张为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2):55-65.
[8]宋弘威,李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学术交流,2008(6):63-68.
[9]肖黎明.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经济增长:以中国为例[J].财经科学,2009(8):111-117.
[10]于超,葛和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18):129-131.
[11]沈军,包小玲.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产经评论,2013(6):97-106.
[12]张立华.对外投资与我国流通业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09(13):153-154.
[13]John H Dunning.Trade,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C]∕∕First Published in Ohlin B.Hesselborn P O.Wi⁃jkman P M.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London:Macmillan,1977.
[14]裴长洪,樊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特定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10(7):45-54.
责任编辑:方程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Circul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
ZHU He-liang and YE Meng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Beijing100070,China)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continuous enhanc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mplementation of"Going Out"strategy by the state,the outward foreign investment activities of Chinese circulation industry,which is the basic and leading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are developing rapidly.The proportion of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s steadily increasing;the scale of investment is expanding;the status of investment continues to increase;and many domestic distribution companies and even the overall national circulation industry is trying to explore internationalized mode and actively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Going Out"through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ransnational operations.The authors select the data of OFDI in circulation industry from 2004 to 2014,and use the unit root test,co-integration analysis,error correction model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o carry out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ese circulation industry and its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a long-term and stabl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ese circulation industry and it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long run,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 Chinese circulation industry has a significant promotion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irculation industry;and the short-term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ese circulation industry can promote the flow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Based on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the author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 Chinese circulation industry,such as:the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 Chinese circulation industr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pecial advantages of certain enterprises;the brand build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the technological level should be improved;the policy system used to support services in terms of such aspects as public finance,taxation should be improved.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circul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co-integration analysis;Granger causality test;long-term equilibrium
F125.4
A
1007-8266(2016)12-0011-08
2016-10-2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加快我国从商品出口大国迈向流通企业‘走出去’强国战略转变及实现路径研究”(16AJY017)
祝合良(1966—),男,湖南省衡阳市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品流通、品牌管理、黄金与期货市场;叶萌(1984—),男,江苏省灌云县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与区域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