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你行你上”
2016-12-13陈鲁民
■陈鲁民
闲话“你行你上”
■陈鲁民
里约奥运会男篮小组赛,中国队连输五场,战绩为历届最差。球迷网友很不满意,纷纷吐槽,说话自然不会太好听,激怒了个别男篮球员,居然回复说:“你有本事你上。”无独有偶。中国男足0-2输给乌兹别克斯坦后,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前四轮只得一分,面对舆论汹汹,一片指责,某球员发了条微博说:“要是你们行,你来啊。希望还是别做梦了,国家队没有救世主。”
“你行你上”之类言语,固然有与球迷赌气、斗嘴的成分,但也确实反映了某些球员的没有担当,缺乏进取之心。想想看,国家花了那么多钱,培养你那么多年,给你那么多机会,俱乐部支付着惊人高薪,还有那么多球迷在为你摇旗呐喊,助威打气,你却把球打成那个样子,还听不得别人批评,不从自身找原因,一触即跳,不惜与球迷反唇相讥,实在令人失望。
球员的行不行,要靠成绩说话,凭本事吃饭。如果知道自己不行,没那个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就不要尸位素餐,无所作为。若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说不定人家就比你表现得好;即便同样是输,也未必比你输得更难看。再退一步说,即使输了个一塌糊涂,也别怨天尤人,推卸责任,最好是去悄悄地自我疗伤,或者卧薪尝胆,苦练技术,争取卷土重来,一雪前耻,以成绩来证明自己确实行。
其实,像某些球员那样,不行硬装着行,一上场就露怯,本来不行,还最怕人家说自己不行,谁说我不行我就和谁较劲的人,几乎行行业业都有。正因为这些人的存在,往往耽误了机会,影响了发展,荒废了事业,留下了遗憾。就说慈禧太后,治国无方,祸国有余,见识短浅,恣意妄为,却把持朝政几十年,把个大清国祸害得民不聊生,国将不国。可她又死不承认自己不行,把那些希望变革强国的志士仁人赶尽杀绝,也把中国几乎推到亡国亡种的绝境。设若,她要有点“你行你上”的襟怀,把大权让给有本事、有见识、有进取心的新锐,国家何至于糜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当然,现实生活中说“你行你上”,一般都是并不准备实施的气话、虚话、赌气之话、较劲的话,你就是真比他行,真比他有本事,他也不会让贤,明知道自己不行,他也不愿放弃那一亩三分地。这样的结果,常常是他因为力不从心而难受,大家都看着他难受。因而,我倒是希望把“你行你上”当成诚恳落实的真心话,当成举贤荐能的正能量,让“你行你上”变成“谁行谁上”,这样,把那些难负重任、能力有欠的庸人请下宝座,把那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混混赶出队伍,让那些有理想、有本事、有血性、有作为的精英去举大旗、挑头干,拼搏奋斗,争创佳绩。君不见,萧何追回了特别“行”的韩信,刘备请出了格外“行”的诸葛亮,孙权破格使用了很“行”的陆逊,张居正重用了非常“行”的戚继光,都使得局面大改,出现奇迹,成了佳话。
让“你行你上”成为真心实话,让“谁行谁上”成为社会常态,就会引起积极竞争、激励奋斗成才,就会呈现人才辈出、群贤毕至的大好局面。得到机会的,格外珍惜,拿出洪荒之力,争取更好成绩,不辜负大家的信任;没有机会的,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才能本事,力争脱颖而出,进入“行”的队伍。果如此,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作者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