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纤检:在质量监管的路上探索前行

2016-12-13王虹

中国纤检 2016年10期
关键词:纤检局蜀绣纤检

王虹

纤检系统有位知名度很高的人物——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纤检局局长曾蓉。自2013年以来,在曾蓉向“两会”提交的数十件提案中有不少是关于纤维及纺织品质量监管方面的,这些凝聚曾蓉心血、包含着质量人热切期盼的提案大多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答复。

那么,四川省纤检局在以曾蓉为中心的领导班子带动下,在棉花等纤维领域的质量监管上有何创新?在絮用纤维制品、学生服、羽绒服等纺织品的质量监管上是否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监管模式?就此,《中国纤检》杂志记者走进四川纤检局,采访了相关工作人员。

服务藏区篇:“全链条”监管做细做实

如今,四川省民政厅救灾物资中的所有纺织品从招标技术参数和流程制定,到最终入库验收,全程质量把关都交由四川纤检局全权负责。这两个似乎“八竿子打不着”的单位为何会有如此紧密的合作?

之前,四川省民政厅救灾物资的招标技术参数不规范、招标程序混乱,“黑心棉”、企业挂羊头卖狗肉的事件频频发生,这给四川省民政厅领导带来了极大的苦恼。

自2011年开始,四川纤检局开始与四川省民政厅合作,对四川救灾物资从原料采购、组织生产到最终入库,实行“全链条”的质量监管。由于几年来双方合作很不错,四川省民政厅非常认可纤检工作,双方合作还在继续推进。

这场“联姻”前期,四川省纤检局总工程师陈剑带领检验人员多次对民政物资进行考察,依据相关标准制定严密的招标技术参数和招标流程,并对民政厅仓库管理人员进行了抽样等相关工作的培训。

“可以说,我们的监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链条监管模式。”陈剑说。

首先是对中标企业原料的严格把控。企业所采购原料必须主动送检,由四川纤检局检验合格后,将检验报告移交民政部门,民政部门以此检验报告为依据,判断企业是否可以组织生产。

“当然,对中标企业原料采购的能力也是有要求的,如果某中标企业3次以上购买的原料样品均不合格,将被废止生产资格。”他强调。

其次,在企业组织生产的过程中,四川纤检局会不定期地派出检验人员到企业监督抽查。如果一次生产3万床棉被,在企业生产到三分之一不到的时候,纤检人员会频繁派人到企业检查,需要时还会驻厂检验,以保证对企业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把控。

陈剑解释,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利用专业纤检机构的技术优势服务企业,一旦企业在组织生产中遇到原料工艺等问题,检验人员可以及时指出,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也防止了企业在原料后续补购和组织生产中钻空子。

最后,救灾物资产品在进入四川民政厅仓库后,由纤检、民政、纪委、企业四方进行最终环节的现场抽样,检验结果由四方共同签字确认,无误后以此结果作为给企业结算的依据。

“民政厅之所以选择纤检局,看中的是我们的单位性质,主要以履行工作职责为目的,这和民营检测机构有本质的区别。”陈剑说。

陈剑还讲述了招标准备工作中的很多插曲:很多检测机构和企业打电话到四川纤检局,想方设法钻空子。对此,四川纤检局严格按标准制定招标参数,对“来访者”一律坚决拒绝。“下一步我们打算在相关科室签订廉政责任书,保证出具的每一份检验报告都经得住查证检验。”陈剑说。

目前,经四川省民政厅引荐,四川纤检局对西藏民政救灾物资的监管工作也已经展开,这不仅让四川纤检的“好名声”传播在外,更带动了四川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

呵护天使篇:从人生第一件衣服管起

今年5月,由四川省质监局牵头,开展了“儿童类消费品质量安全呵护天使行动”,该行动为期一个月,由儿童类消费品大调查、大比对、大宣传三大块的一系列活动组成。按要求,四川纤检局主要负责儿童服装、校服、童鞋三类产品的大调查、大比对和大宣传。

四川纤检局积极开拓创新,不仅提前按规定时间完成了省质监局规定的各型工作并上报总结材料,还在工作内容外新增了对妇产医院新生儿纺织品的检查,并且设立实验室开放日,邀请学生和家长参观实验室并给予童装等纺织品质量辨别基本方法的讲解。

四川省质监局行动方案出来后,四川纤检局立即召开专题研讨会,采取座谈讨论、数据采集、现场调查等方式,联合省服装协会、省鞋业协会和绵阳、德阳、南充市纤检所对成都等7个地市具有影响力的22家大型百货商超进行了调查,分6个小组,出动人员140余人次。

此次大调查主要对“四川造”儿童服装、童鞋、校服品牌在四川的市场占有率进行摸底,对四川本土童装品牌生产所采用的标准与国际标准进行比对,分析总结四川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低的原因,并从扶持地方品牌、推动企业质量改进和技术改进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

此次大检查共涉及10家妇产医院、7家童装生产企业和3家校服生产企业。“对婴幼儿纺织品,尤其是新生儿纺织品进行专项检查,是我们此次工作中的一个创新点。”陈剑说。

受我国各级政府对组成部门的职能划分影响,医院纺织品的监管一直以来是个盲区,尤其涉及到皮肤和身体对外界抵御能力最差的新生儿,该领域抱毯等包裹物类的纺织品一直处于监管空白区,并未引起卫计委等主管领域的重视。

此次四川纤检局大胆创新,深入妇产医院对新生儿等婴幼儿纺织品进行抽样调查,果然发现不少问题。抽取的11个批次产品全部无厂名无地址,无产品安全类别和执行标准,按我国对纺织品强制性标准要求,全是典型的“三无”产品。而且有一批次产品不符合GB 18401—2010中对婴幼儿纺织产品耐唾液色牢度的要求。这意味着这些产品大多不知道来源,染料中的重金属离子可能通过新生儿舔咬等直接接触皮肤甚至进入体内,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四川纤检局找出医院提供不合格婴幼儿服饰的症结所在:一是医院未建立和完善采购验收制度;二是生产者未落实质量主体责任;三是监管职能划分不明确导致监管盲点。

“我们当然也开出了药方,不仅对部分问题严重的生产企业和医院立案查处,更从源头着手,从产品标识等方面规范医院的进货渠道,提升产品质量安全。”陈剑说。

消费决定生产,消费者质量意识的提升,能够直接倒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此次“呵护天使专项行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加大宣传,四川纤检局邀请中央和地方多家媒体,公开宣传通报此次专项行动的结果,以此来提高消费者的产品质量意识。

四川纤检局派专家走进成都市的小学,通过幻灯片演示、专家解答、与学生家长互动等方式,开展儿童服装、校服、童鞋等安全知识讲座。

他们还开展了“大手拉小手,大家讲质量”的实验室开放日活动,邀请成都市60余名学生和家长参观纤检实验室,并针对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产品质量问题给予解答,发放儿童服装、校服等质量安全及选购指南资料350份,接受咨询人数460人,让学生和家长更加深入了解了产品质量和检测知识,提升他们的质量安全意识。

今年3月31日起,《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很多专业纤检机构都在探索学生服有效的监管模式和方法。四川纤检局在校服监管方面也有所创新,他们与当地教育厅协商决定,将每年的专项抽查延伸到学校,直接对已经使用的校服进行监督抽查。

据介绍,今年四川质监局拨付了50万专项抽查经费用于校服专项抽查,明年将基本覆盖四川主要的中小学,做300到400批次的监督抽查。校服监督抽查中,我们将今年6月1日实施的《中小学校服标准》和GB31701—2015两个标准结合进行检验,按年龄段对学生服的质量安全状况进行区分检查。

保护蜀绣篇:提升检验把关能力

今年,四川省委书记和常务副省长分别就促进蜀绣产业发展做出两次批示要求,为了推动蜀绣产业发展,从7月下旬开始,四川省纤检局对蜀绣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

“我们在质监局带领下,组织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走访了四川省工艺美术协会、成都市蜀绣商会,与国家级、省级蜀绣工艺大师进行了座谈,与省旅发委、省文化厅、省工商局、经信委等进行了工作对接,深入郫县安靖蜀绣产业基地、四川省博物馆、成都蜀绣博物馆、文殊坊、宽窄巷子等重点旅游景区进行检查,并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为期15天的‘质检利剑刺绣专项执法行动。”陈剑介绍。

此次调研中将蜀绣与“四大名绣”中的苏绣、湘绣进行比较,找出了提升蜀绣产业竞争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产业规划滞后、品牌影响力不足、产业发展载体不强、面临外部冲击等问题。

而制约蜀绣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则是标准体系不健全,产品包装、标识标注、生产工艺和质量检验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求,导致大量“朝鲜秀”和“越南秀”的刺绣产品进入蜀绣市场以次充好,却没有鉴定依据,增加了执法打假和取证的难度。

说到这点,陈剑略表遗憾地说:“文化、旅游、工商、经信、质监等部门都有监管保护蜀绣的职责,但在品牌培育、商标注册、专利保护等方面没有有效整合资源,形成监管合力。”

目前,在四川省纤检、质监、文化、经信、旅游等部门的合力下,以省政府名义编制的《蜀绣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7—2021)》正在进行,预计将于2017年上半年印发实施。该规划中的一大部分就是提升蜀绣的检验把关能力,以四川纤检局为依托,组建省级蜀绣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成立蜀绣产品专家鉴定委员会,加强蜀绣产品质量检测鉴定工作。

“首先要做的就是一系列标准的制定,该怎样通过标准界定蜀绣,实现有效市场监管,是我们正在研究探索的问题,目前已经找到了蜀绣生产的龙头企业,将借鉴他们的一些鉴定方法。同时我们将以学术报告的形式发表一个有关蜀绣标准的探讨性文件,希望征求到各方智慧。”陈剑说。

此外,四川纤检局还在进一步探索如何将羌绣、彝秀等特色产业同时纳入标准制定和监管体系建设。一个月来,陈剑和同事们为此事前后奔走,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学习了很多有关蜀绣的传统文化,同时在跟其他部门协调沟通中,往往能够产生全新的想法。”他说。

棉花公检篇:创新与协调齐发力

“不论机构怎么变,我们局领导班子都很重视棉花公检的重要性,因为纤检以棉花起家,不能忘本。”四川纤检局副局长文勇说,他从1985年开始从事纤检行业,是位“老纤检”。

今年4月底,刚接到国储棉“轮出”任务,四川纤检局领导班子立即研究部署,按照前期预案,由局长总负责,分管副局长带队,对入库现场管理、技术工作进行总协调。文勇亲自带领四川纤检局棉花检验科人员奔赴甘肃瓜州、天水等地,协助现场检验人员与仓储方协调沟通,以保证每天的出库检验量。

“刚到瓜州仓储库的时候,仓储方抵触情绪非常高,每天只能检验160吨左右棉花,而中纤局给我们的任务是检完该库3万多吨的棉花。”文勇很发愁,粗略估算,按当时那样的进度,需要在瓜州待176天才能完成任务,四川纤检局还有新疆监管棉需要做,和石河子的联合实验室也需要去做。

文勇和棉花检验科科长李小华一起找仓储方的老板沟通,了解到该仓储库原本是个棉花收购加工厂,自2013年后再也没收购加工,主要以棉花仓储费为收入。

李小华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并分析:“2014年、2015年正好是棉花收购加工的低谷期,你躲过了这个时期,说不定今年棉花加工利润会有所回升,趁早出库,你重新收购加工也许能赚更多的钱。”该仓储库老板当天晚上就打电话了解棉花行情,认为李小华说得有道理,第二天就同意立即开干。

不仅向中储棉重新申请了10台进口的夹包机,还专门派来夹包机师傅,这样,瓜州的出库检验量一下子提升了,连续22天保持在1000吨左右,成为国内单个仓储库平均每天检验量最大的机构,3万多吨的量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

之后,四川纤检局检验人员又被调往天水地区,先后完成了8000多吨国储棉的出库检验工作。到8月底全部完成,记者采访时,李小华刚从天水回来没几天,原本白皙的皮肤晒得很黑。

沟通协调能力强只是一方面,四川纤检局在监管棉花的工作方法上有很多创新。为了减少繁琐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量,四川纤检局建立工作质量记录通报批评制度,对现场检验中发现缺条码、缺样品、原始记录不规范、数据处理等出证错误等情况进行公开比较和通报批评,对好的建议也给予通报表扬,加强了检验人员的责任意识。

由于棉花检验现场填写回潮率记录卡、样品交接卡、杂质样品卡上的批号、加工企业名称等非常耗时,加上极寒高温气候下容易犯错,四川纤检局数据处理人员开动脑筋,利用VBA代码将每日预计的检验批信息自动分配并生成至每张原始记录EXCEL表中,在回潮记录单、重量检验汇总表中自动植入检验批号、加工企业名称、样批包数等信息生成五套包含全部检验批信息的原始记录单,通过打印成册的方式提前印制样批信息完备的演示记录单,现场人员到库就可以开展工作,减少了现场手写原始记录的工作量,而且提高了信息准确率。

四川省纤检局位于成都市中心,与近些年周围不断高耸起来的新大楼相比,面貌显得有些许陈旧。晚上,街道两旁灯火阑珊,该局办公楼通常也窗格明亮,从局长曾蓉到很多同志都经常加班。虽然局领导并不提倡同志们加班,但局领导的敬业精神无疑影响和释放着这个团队的工作能量。

猜你喜欢

纤检局蜀绣纤检
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纤检》
安靖蜀绣湿地公园优化策略
拾针捻彩画春风 情针意线盼传承
内蒙古:纤检局针对实际需求制定相关标准
新媒介下蜀绣“关系传播”探析——以蜀绣作为国礼承载关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