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该从《寻龙诀》中掘出什么?

2016-12-13

艺术评论 2016年4期
关键词:彼岸花好莱坞

安 然



我们该从《寻龙诀》中掘出什么?

安 然

《鬼吹灯之寻龙诀》自2015年12月上映以来,获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电影评论人周黎明先生也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寻龙诀》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最大的贡献并不在仅于票房本身,而在于其完整的产业模式与成熟的工业逻辑。”[1]这部极富中国文化特色的国产商业片,是探索中国电影类型片的成功尝试,点亮了国产商业片正面抗衡好莱坞大片的开端。

《寻龙诀》在内容处理上的得失以及与中国元素的结合,可以从选材、人物线索设置和话题三个维度剖析。第一,《寻龙诀》选材上以“盗墓”元素为名,实则是借鉴了好莱坞探险类电影的探险寻宝的叙事模式,同时融入惊悚、穿越、灵异等多重元素。所谓“寻宝冒险”类型的电影,核心悬念的设置在于完成寻找“宝物”的任务。在寻宝过程中,主角们与反派斗智斗勇,探索世界,寻找真我。例如观众熟知的《古墓丽影》系列和《木乃伊》系列。《寻龙诀》的故事选取原著《鬼吹灯——黄皮子坟》,这个故事的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很大,从80年代的纽约到70年代在内蒙插队,横跨了近二十年、两个国家,使电影的叙事背景更加宏大。整部影片从男主角胡八一的一场梦开始,梦中首先交代了核心元素“鬼吹灯”的概念,即“摸金校尉”盗墓的方式:下到墓穴,开光之前点蜡烛,鸡鸣灯灭时分就要收手,是为“鬼吹灯”。这种来自民间的死亡文化与墓穴文化,也可以说是影片中埋藏的一种中国文化元素。

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这也进而带动了脱胎于中国宗教、神话、民俗的墓穴文化。从地宫的重重机关,墓穴中出现的彼岸花、黄泉之路、奈何桥、鬼门关等元素,均是中国民俗传说中的转化,而道教中的阴阳、风水和八卦也也被写入胡八一的“摸金口诀”中。《寻龙诀》中对死亡和墓穴的正面展现,让自小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观众带着本能的敬畏与好奇随着影片中人物一同探索;让其他文化背景的观众也可以在简单了解故事设置后迅速进入剧情。

但另一方面《寻龙诀》的内在文化元素又是普遍的,没有彼岸花开一刻的死而复生,也没有鬼神和僵尸,这是影片竭力在告诉观影者,承认生老病死的规律亦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观看影片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因为对逝者有着相同的追思和缅怀而引起情感共鸣。

第二,《寻龙诀》的人物和线索设置。在人物的塑造上,胡八一身上有军人的硬气,他眼神里有故事、做事沉稳,是“摸金校尉”整个团队的指挥官。王胖子则是一副插科打诨,骄傲、得瑟的形象,他表面玩世不恭,实则重情重义,内心柔软细腻。而Shirley杨则是一个集智慧和潇洒于一身的女人,典型的敢爱敢闯的新时代独立女性形象。丁思甜作为胡八一和王胖子的初恋形象,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人物。她被塑造成一个70年代的女知青,知书达理、含蓄腼腆,却在关键时刻非常勇敢 。如此真实的人物塑造,使每个主角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却又不是那么完美,与好莱坞英雄倒颇有几分相似。影片以彼岸花为线索展开,第一次花开是丁思甜口中描述的彼岸花:“我想找到彼岸花,据说它生长在阴阳交界之处,开花之时特别美”,为后文的展开埋下伏笔。彼岸花开在电影中实际寓意人们由心而生的畏惧所产生的幻象,如花开时红卫兵在日军生化基地看到鬼子僵尸,胡八一看见自己与丁思甜依偎在夕阳西下的草原上。“人们看到的东西不是眼睛决定的而是脑子决定的”,对胡八一和王胖子来说,找到彼岸花的意义在于心中的执念。外界的冒险和机关从来都不是真正的挑战,他们需要面对的是自己内心的那个恐惧。彼岸花开之时不是要去面对亡灵鬼魂,而是面对自己的心。结尾处胡八一打破了彼岸花,意在告诫人们是时候去打破心牢的大门,“鬼”只藏在每个人的心里。人们需要放下心中执念,珍惜当下。总之,影片中的主角主要面临着三重危机:墓穴解谜寻宝,即人与环境的对抗、与反派的斗智斗勇,即人与人的斗争;还有解决情感的问题,即人认识自我的过程。这样的模式很像典型的美式探险影片。但相比美式探险影片情节的环环相扣,《寻龙诀》在对前两重危机的关卡设置并没有充分展现“摸金校尉们”的身怀绝技,又或许是片长所限的缘故,整个影片的情感线更略显单薄。破解地宫机关的过程没能体现出一个团队的合作无间以及缺一不可。而胡、杨两人的患难见真情的爱情故事也寥寥几笔带过,人物关系交代的过于粗糙使观众难以融入其中。

第三,影片中的话题具有当下性。《寻龙诀》的主角虽然是违法的盗墓贼,却在创作之初就被定义成正面的形象。金盆洗手后的“摸金三人组”在影片中因情义而再入地宫,展开一系列冒险。影片结合当前社会对“规矩”的热议,强调做任何事都是要讲原则的。成功塑造“摸金三人”盗亦有道的侠者风范。胡八一等人重情义、晓事理的形象为观众所称道。如同期的另一部热映影片《老炮儿》,两部电影都意在当下浮躁的社会氛围中重新树立人们的规矩意识,唤起社会对道义的重视。

《寻龙诀》是继《画皮》初次尝试中国特色元素的品牌电影后,首次系统化制作可匹敌好莱坞的中国商业大片。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的寂寥,到2002年中国大片《英雄》的横空出世,中国电影在艰难跋涉中走向产业化。自进入WTO后,中国每年进口好莱坞一线制作大片,如此背景下的中国电影一直就是在国际影片的夹击下求生存。彼时,中国电影的产业环境自然不敌好莱坞,因此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的电影模式,打开独特的中国电影文化市场。主要依靠喜剧片、青春片等中小成本类型与好莱坞大片进行差异化竞争,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观众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创作者全部聚集于中小成本类型片的创作,就意味着将商业大片的市场拱手让给好莱坞,这显然不利于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完善。而此时,中国电影产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周黎明先生指出“现在的资金、技术、人才储备都逐渐完善,完全有能力借用好莱坞的类型经验讲好一个中国自己的故事。”[2]

首先,对电影品牌的正确认知是打造中国特色电影品牌的必备前提。读客图书董事长华楠曾提出“商业电影的核心工作是品牌管理工作,就是说要以品牌管理的方式来做电影。品牌电影和系列电影是不同的。比如说哈利·波特就是一个系列电影,沿着特定的线索拍完就结束了。系列电影往往讲一个故事,有高潮、起伏和结局。而007 则是品牌电影。它永远不会结束。”[3]他将系列电影和品牌电影的区别比作“当你打开一罐可乐的时候,要的是与以往一模一样的味道。所以可口可乐是一个品牌。”消费者对品牌识别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的,品牌也就意味着为消费者提供的价值是恒定的。

我们发现品牌电影通常是有一个模型的,品牌下的电影不会改这个故事模型,但其又有足够的创新空间。它的周边产品,例如海报的主要元素也不会变。以蜘蛛侠为例,它永远都是那件深入人心的红底黑格子衣服。子弹筒和红底黑格子衫的蜘蛛侠形象就是一个品牌的超级符号。除此之外,一套系统的品牌管理还需要一个简洁却朗朗上口的品牌宣言。就如我们熟知的商业世界中麦当劳的“我就喜欢”,沃尔玛的“天天低价”,“超越梦想”的华为。影视世界中其实也有不少成功的潜移默化到观众心中的品牌电影宣言,《功夫熊猫》系列的“心如止水,顺其自然”、《名侦探柯南》系列电影的“真相只有一个”。因此,如若打造中国自己的商业电影,其核心工作就是说要以品牌管理的方式来做电影,找到富有中国特色又能吸引各种文化背景的人喜爱和关注的超级符号、打造一句辨识度高的品牌电影宣言。《画皮》曾被公认为中国商业电影的一次有价值的电影实践。它被影评人们称作是“把中国电影带到了一个可控的前景、可操作的境界, 使中国电影创作的实践走到了理论界和评论界的前面”[4]。但两部影片的品牌管理上仍然没有进展,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符号或是金句。反观《寻龙诀》,可以说它是中国品牌电影迈出第一步的基石。原因如下:第一,《寻龙诀》的高票房不仅来源于众多的原著粉,它也凭借其内容的创新和演员团队的明星阵容收获不少票房。更重要的是放映中后期,由于观众对影片的良好评价而带来的口碑营销。第二,影片内容的超现实想象力。这一具有东方探险元素的大片很好的满足80后、90后主流观众群对应的观影诉求。第三是使用 3D 技术制作逼真情景,为影片的呈现奠定技术基础 ; 第四是具备常规创作团队的生产化流程。第五就是其具备着打造品牌符号和品牌金句的潜力,不难发现“摸金校尉的摸金符”和那句“摸金校尉,合则生,分则死”有着鲜明的主题特色并且能对观众的品牌识别和再认起到有效的提示作用,可以说是鬼吹灯品牌电影很合适符号和宣言。整合上述特点,《寻龙诀》不啻为国产片“常规军”的新代表。

《寻龙诀》上映之时正值《星球大战》放映,这无疑是中国商业电影和好莱坞的一次正面交锋, 实力和经验尚不足的我们可以从这次实战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不可否认地,《寻龙诀》影片中的“东方元素”特点让中国电影超越了原来动作大片的局限。但是影片有几个本应有的震撼力桥段,却更多地停留在视觉上的刺激,对于观众内心的撼动尚不足。其次,或许是为保证情节的紧凑、画面的冲击力效果,影片对人物情感的处理淡化或粗略带过,导致观众情感认同不够。这映射出中国影视作品中对中国人的情感刻画尚不够成熟的通病,作品塑造的人物大多做不到还魂。另外,在语言的表现力上明显不足。由于中国文字涵义丰富,光是对“喜欢”的表达方式就有数十种,因此一个小小菜谱的翻译常常都会难住老外。这可能也是近年来以宫廷剧为首的一批中国电影电视剧尝试开拓海外市场,但效果均欠佳的原因之一。此外,中国人骨子里对情感的细腻流露,还需要导演和编剧、甚至文化学者、语言学家们本着更加专业的态度共同找到适合的表现手法,让其他文化语境的观众观看电影后知晓和理解人物之间的情感。一部好的电影不单要塑造独特的视听世界,更要完整地建构视觉体验及其背后的法则、文化形态之间的逻辑联系。特别是对人文与世界观再造,需要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加以辅佐设计,同时也须具备丰富的文化想象力。希望鬼吹灯电影品牌的进一步发展能够更加完整地缔造出一个中国商业电影的新标准, 不光有故事内容和拍摄、制作技术的标准,还有一个“情”的标准。

除了对品牌电影的塑造,在当今的电影时代,打造出一条龙的电影产业链或许能够带来更多的溢出效应。不同于传统的电影产业链是从原著创作、电影制作、电影发行到电影院线的经济生态系统,所谓一条龙的产业链,顾名思义就是从一个故事出发,甚至可以延伸至各个商业领域。例如韩国的文化渗透产业做的更加到位,一部韩剧的热播能使剧中各类服饰流行发展到一个品牌的拉面热销再最后到一个韩国景区的开发等,如今甚至有旅行社推出了“韩迷”观光团,专门游览几步经典韩剧的拍摄地。如今我国也正处于经济转型的深水区,如果可以将文化的传播与经济巧妙地的结合,无疑不是一次文化软实力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跨界整合,实现了“两条腿”走向世界,是一箭双雕的增速发展方案。所以不妨提出形成具有中国元素的一条龙电影产业,其周边产品开发与电影上映的宣传相辅相成,包括旅游地的开发,这一定会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沿着电影的拍摄路径开展各种小众路线的旅行。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以《鬼吹灯》的小说举例。它就是从IP为起点,经起点中文网的运作,从纸质书出版发展成漫画改编、网络游戏、有声读物、网络电视剧、到如今的《寻龙诀》大电影等众多的衍生产品。但这并没有结束,未来这一品牌有实力进军更多的周边领域,拓展出一条更长、更全的产业链。可以肯定的说,“鬼吹灯品牌”的掘金之路还很长,让我们拭目以待其未来的发展。

深知国产商业类型片不走大制作的工业道路就难以抗衡好莱坞影片,甚至是望其项背。因此中国电影业真正的成长不再是一直用传统的历史类影片, 或是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的个性电影、小众艺术片去跟好莱坞 3D 电影对抗,那无疑是“游击队”跟“正规武装”之间的斗争。就这一点上看,中国商业电影需要经历真正的阵痛后,打造出一支能和好莱坞打仗的“常规军”,它要具有“可复制性、可模仿性、可批量生产性”。因此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元素的品牌电影事不宜迟,《寻龙诀》之外,我们需要更多的探索,不断重复发现偏差与修正的过程,这也需要整个电影行业更多的智慧和诚意。

[1][2]李博.《寻龙诀》卖座背后:探索国产大片的工业逻辑[N].中国艺术报.2016-1-2.

[3]傅盛裕.像卖牙膏般卖电影,是离经叛道还是独辟蹊径[N].文汇报.2016-1-10.

[4]王霞.摸索中国商业片的工业化模式——“国产电影论坛 :电影《画皮2》研讨会”综述[J].当代电影.2012(8).

安 然: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李松睿

注释:

猜你喜欢

彼岸花好莱坞
彼岸花
美丽的彼岸花
美丽的彼岸花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彼岸与花
王濛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