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杨 走在设计的路上
2016-12-12
以前卫高雅的美感及完美的技巧见称,高杨是中国现今最炙手可热的年轻设计师之一。1981年生于北京,高杨曾到新加坡、瑞士及纽西兰留学,2012年成功创立品牌SIMONGAO。并于2013年巴黎时装周展示首个高级订制系列,之后获邀于2014年伦敦时装周的官方日程发布时装系列,创下骄人成就。
高杨完美演绎现代女性美,以强烈对比的风格及多元化主题建构出无瑕的完整性,令他在时装界迅速窜红。透过大胆前卫的手法、有力的艺术形态及独特的情感表现,高杨的作品旨在创造华丽而不失时尚型格的造型,代表现代女性敢作敢言的个性。他以一双巧手及尖锐永恒的品味,创造出展现女性自由、独立及魅力的剪裁,配合简约的剪裁及精准的几何结构,令他在时装界稳占一席位。透过精细的边缘缝合、彩印技巧、唯美的穿线、结合软硬布料的独到眼光,高杨令他设计的直身长褛、立体剪裁的短外套及宽松的长裤通通变成他的代表作。
自出道以来,高杨屡获殊荣,包括2009年及2013年的时尚先生杂志设计师大奖、2012年的中国年度十佳先锋设计师、2013年的Mercedes-Benz中国先锋设计师大奖、2014年的ELLE风尚大典年度独立设计师大奖及2015年的PCLady年度设计师。他设计的系列大受欢迎,并于全球各地的顶级零售点出售,包括美国、欧洲及中东等地。
《时尚北京》对话设计师高扬。
《时尚北京》:此次发布作品灵感的来源是什么?
高杨:所有灵感都是来源于工夫和DISCO,在70年代这是两个非常火热的社会现象,你可以称之为社会事件,那时候港产片在全世界非常风靡。DISCO也是当时全世界都非常风靡的club文化,作为一个设计师我觉得我应该把当时的文化用在当下,而不是还原70年代的一种背景或是一种穿着方式,我更希望用我的语言展现出当下的club文化中cool girl的形象。一些拽拽的自信的女孩一直是非常吸引我的眼球,作为设计师我希望用无国界的语言让每个国家的人都能感受到这种服装的热情。
《时尚北京》:是什么契机让你选择来香港发布这个系列?
高杨:其实还是源自于贸发局的邀请,他们一直致力于支持亚洲新锐的设计师,作为我来讲虽然我已经不是很新,但是作为女装来讲,这才是我整个女装的第五季,其实也只有两年多。我虽然是以设计男装出身,但是现在感觉做女装真的停不下来了,很有趣。
《时尚北京》:这次的这个系列你在设计上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高杨:困难谈不上,因为这个系列很早就完成了,其实对我来讲是以前没有过的。在四大时装周之前做完系列的中国设计师是不多的,而且我还要赶在6、7号在香港发布,对我来说需要更早的结束制作,而且在内地的时候就要有一个造型的想法,这对我来说都是挑战。以往我比较擅长制作秀款的,但是近几年我们团队不偏重走秀,希望先将产品和销售做好,但是每年都会被一些事情推着走,每年都有一些人去支持你,这是让我感觉很开心的地方。
《时尚北京》:每次设计,你有没有设定穿你设计衣服的对象?
高杨:我是一个不太安分的人,非常自我。我觉得我喜欢的女孩是比较有个性的,不管在全世界的哪个城市,走路有风的女孩是比较带感的,我大部分设计的衣服都是为了她们,希望她们去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去感染身边的人。
《时尚北京》:之前你的方向一直在男装设计,现在转向女装,感觉是怎样的?
高杨:男装的元素我曾尝试放在女装上,就是一开始做的雌雄同体,但是我觉得真正意义上的雌雄同体,是真的要牺牲很多创作理念和业绩的。我觉得我是一个设计师,我不等同于一个完完全全的艺术家,商业和艺术本身就是不分家的。当你要把产品最终落地到消费者手里的时候,你就已经不那么纯粹了。所以这个游戏是一直在不那么纯粹的环境里做纯粹的自己。一直有一个条件在隐隐约约的制约着你,怎么去用好制约的条件去玩好你自己的游戏,这是设计师需要敏感对待的,这其实是设计师绕不开的话题。我觉得我在这么早做到不纠结,我很感谢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和曾经折磨过我的每一个人。
《时尚北京》:你希望用你的设计传递给大家怎样的感觉?
高杨:我的每个collection都有一些东方的韵味在里面,但是我又不想还原东方很禅意很传统的元素。SIMONGAO整个团队主要的精髓就是一定要创新,一定要做真正的原创,不能在文化上含含糊糊,一定要把关键词关键概念进行到底。用东方的精神放到自己的系列里,用西方的呈现方式和制作方式把服装做好。中国的服装更多的展现的是平面的,讲究气场,有些元素并不是那么立体。现在服装大部分的走向已经逐渐走向简单实穿了。我觉得这并不是我做服装的目的和我想追随的一种潮流。我希望保留的是在人们能穿的情况下和一定商业化的状态下还需要保留的一定的原创性。这个原创性大家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有自己的味道。因为大家都期待这个设计师一出来就带有足够的原创性,足够的精彩。他的DNA非常明显,但是我觉得通过服装去展现,两三季是做不到的,当你身上的本领多了,你做服装的手法多了,它才会慢慢越来越清晰,所以我认为我依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