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艺术在中国的消极影响

2016-12-12王雅琪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消极影响

王雅琪

摘   要:自“85新潮美术运动”之后,行为艺术在中国萌生。这种所谓的“前卫”的艺术是否值得受到大众的追捧与提倡呢?不得不说,行为艺术自开始以来就一直受到争议,它大胆、夸张的表现形式有着无法替代的冲击力,更特别的是,它有别于一般绘画作品,更多的是采用雕塑、影视等方法来完成三维或四维的作品。但是,在思想观念偏向于传统和保守的中国社会,行为艺术在某些方面是否过激了呢?这种艺术形式是否适合呢?

关键词:行为艺术;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3-0281-01

1994年徐冰的《文化动物》震动中国艺术圈,他通过在公猪和母猪的身上分别刻上英语表现“西方”,汉字表现“中国”,让公猪“强暴”母猪来讽刺性的表现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这一幕非常有力的达到了作者想要传达的目标思想,也着实给大众带了反思,但除此之外,它也给大众带了消极的影响。从人文方面来看,猪的命运是否被剥夺了呢?为什么动物之间的正常交配要被施以“母猪被公猪强暴”的定义,为什么它们要被身上刻字,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交配?在当时现场围观的200多名观众无不觉得尴尬,作者是不是也应该对于这种赤裸裸的性公开和反传统道德的暴力行为对观众造成的消极影响负责?除此之外,比利时艺术家WimDelvoye在猪的身上绘画纹身,将这些纹身猪皮或纹身标本猪以高达100万元的价格进行售卖,他是否思考过这一艺术作品背后隐藏着的道德问题?在传播其绘制的精美图案的同时,也在无声的宣言“人类是一切的主宰,人类可以肆意妄为,滥杀无辜”。

除了以外,还有许多“令人费解”作品,我认为这些所谓深奥有内涵的作品若是达不到与观众共鸣的效果大可自己关上门来自己欣赏,反正拿出来我们也看不懂。2010年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展示了作品《艺术家在此》,现场只有一张木桌,两把椅子,作者只是面无表情的坐着与观众对视,这件作品想到表达什么呢?作者无比自恋的大声宣扬自己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我完全不理解,我也相信不仅仅只有我一个人不理解。我认为这样的作品是无意义的,它是一种行为,或许可以称得上是有意义的行为,但我不认为它是一件有意义的行为艺术。我认为这种令人费解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圈起到了消极的作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艺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而刚巧,行为艺术又是一个游走在艺术边缘的种类,很多人打着“行为艺术”的旗号,做着一桩又一桩的假艺术。这些匪夷所思的作品进入我们生活后,许多资历不够,专业水平不够的“艺术家”就借着”深层次内涵”噱头搞出层出不穷的“艺术作品”,还自豪的以为自己的作品有多完美。这类无意义的作品在艺术圈产生了消极的艺术创作氛围,给很多专业素养不够高的人提供了一条看似走向成功的捷径,最终直接导致整个艺术领域质量的下降。

还有的“行为艺术”是非常直面的产生消极影响的,如《与驴同乐》。首先,作者裸着身子与驴互动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自由?民主?创新?人与自然?还是根本就是一桩荒唐事。以中国人的审美观念来看,这就是一种变态、令人反感厌恶的行为。这根本就不是艺术,这只是重口味的恶俗趣味。这一行为非但不能得到启迪的作用,反而是非常直观的传播了荒淫、变态等负面情绪。作者只是为了单方面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他已经迷失了艺术的标准,这样的行为即不与社会历史相通也不适用与当代社会的状况,他完全没有对艺术的含义加以思考。这类盲目追寻感官刺激的行为将艺术的界限抹杀掉,而更可悲的是,观赏者非但没有对此提出质疑而更多地选择“从众”、“装懂”、“崇拜”等,让人联想到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里那些虚伪的人。行为艺术来自西方并适用于西方,那么当其传播到中国时,我们是否应该考虑这种文化与我们现处的环境相符合呢?我们对于行为艺术的创作也完全不是简单的挪用抄袭,而更应该结合自身的民族文化蜕变成一种崭新的艺术。艺术家们更应对中国艺术历史和艺术语境加以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合的艺术创作。

除了单方面满足作者追求的形式感作品外,还有些作品是借了“行为艺术”的名头来满足商业目的。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一向宣扬自我个性和内涵深度的行为艺术被迫走向了低俗。商家们借行为艺术这一头衔为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进行无耻的炒作,完全违背了艺术的真谛。1996年《冰.96中原》是将行为艺术挪用到商业活动中的典型范例,商家们搭建了长30米,高2.5米,厚1米的冰块,将商品至于冰块之内,让消费者自行敲砸购买物品,看似这个大冰墙是一件行为艺术品,实则只不过是商家们巧妙的利用了消费者的购物心理进行的商业活动。这种商业化的行为不仅仅与行为艺术的定义背道而驰,也是对艺术的一种扼杀行为。

我并不是在批判行为艺术其本身,只是就一些对行为艺术的概念理解的简单化和错误的个别作品进行探讨。在作品背后艺术家们需要考虑社会意识形态,也需要考虑作品是否与观赏者产生积极有利的共鸣。如何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创作出即像西方行为艺术一样有着前卫精神,又能另大众广泛接受教育的具有本土文化色和专业深度的艺术是我们每一位艺术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消极影响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