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雕塑艺术谈东西方文化之比较
2016-12-12刘侠孙美华
刘侠+孙美华
摘 要:本文通过对美国、加拿大等地雕塑艺术品的参观,再结合作者多年来关于石雕、玉雕等古今雕塑艺术品的收藏体会,对东西文化做出几点比较。认为: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在人类文明进程的座标中,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相对在缩小,而南北差异则相对在增大。同时,源自世界东西南北方的文明,各具特色,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关键词:雕塑;艺术;文化;文明;比较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3-0012-04
一、引言
是年初秋,我们造访了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在女儿刘凝霜的引导下,我们首先参观了她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母校——杜克大学,被这所世界最顶尖级名校的220栋古典建筑群和大量人物铜雕、石雕、其他雕塑艺术造像深深吸引着,特别是被杜克大学纳希尔艺术博物馆(Nasher Museum of Art Duke University)的来源于世界各地古今雕塑艺术藏品强烈震撼着,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东西方艺术的精华所在,最后我们还专程去了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和纽约的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华盛顿的国家艺术博物馆以及尼亚加拉历史博物馆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马蹄型瀑布维多利亚女王公园参观,可谓吃了顿世界艺术尤其是雕塑艺术的饕餮大餐,受益匪浅。总的体会是: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坐标中,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愈来愈小,而南北差异则显示出不断增大的趋势。
二、中西古代雕塑之表现
雕塑艺术是人类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态,是中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古代还是近代,雕塑的创造都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是人类主动的创造行为。中西方由于各自的文化、思维模式、社会组织结构,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各自的雕塑艺术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其次,由于观念意识、思维模式不同所造成的中西雕塑在表现方式上的差异。对比中西文化的思维模式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追求合二为一,把宇宙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综合的一元论;而西方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则以分析为手段,把世界视为不同的部分,追求一分为二,是解析的二元论。在中西思维模式发展过程中,西方的文化又形成了重视逻辑推理的思维模式,它结合古希腊的科学主义和理想主义,为雕塑艺术的典范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的文化则形成了强调直观意向的思维方式,它通过直觉来直接体验、感悟并把握对象。这种思维方式超越了逻辑、概念而更长于悟性,这种所谓的“豁然贯通”、“点石成金”,也形成了与西方注重分析、偏于抽象的思维模式的不同文化特质。
雕塑的产生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甚至更早。社会中的雕塑,是受社会自然形态的影响,受人们思想局限性的影响,从而造成了原始雕塑的一种对于神灵的敬畏以及对自然的崇拜而形成的一种古朴的艺术形态。
到了封建社会,中西方的雕塑形态才开始有了分化,但并不是说没有任何联系了,中西方雕塑的共同点就是都是以宗教/神灵为主题而进行的,西方雕塑中,神的形象与人是十分接近的,但又不同于人,他们睿智,高贵,气质与人有所不同.早期的西方雕塑,其主旨虽然说是以人物为主,但其实还是以"神"的形象为主.中国封建社会早期还是有原始雕塑的影子,其形态大多以神,兽为主,没有特别固定的形式.到了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的传入,让中国的雕塑形态立刻发生了变化.原本的雕塑意识在统治阶级的意识下变成了宗教化形态,这种形态其实也正反映除了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在中西方的雕塑中能够很好的反映出来的.
所谓中西雕塑最大的区别,其实更反映在其对于雕塑的表现手法上,中国的雕塑手法注重"形神兼备",西方雕塑则更注重形态的完美与真实,比如哈佛大学的老校门上的猪头雕塑,生动逼真、惟妙惟肖。所以我们看来,在西方雕塑中,对于人体的把握十分到位,达芬奇自己就解剖过10多具人的尸体,因此,西方雕塑,是建立在对人体结构真实的把握基础之上的,而中国雕塑,虽然也注重形的变化,但更注重于内涵,即"神":运用大量的线条表现丰富多彩的变化,因此,在中国雕塑中,你似乎找不到真实的体积,但是却能看出雕塑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主旨.
所谓中西雕塑差异最大,是西方文艺复兴之后才产生的.这时候的西方艺术形态,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产生了多种形态并存的一个局面,既保存了以神为主题的雕塑,同时产生出来后现代一些以人的思想为主题的雕塑,例如一些抽象形态的雕塑作品,罗丹的作品在文艺复兴中是具有十分的代表意义的,打破了长期以来以神为主题的雕塑的格局,同时加入了人文思想,让雕塑作品更加鲜活.
而此时的中国雕塑,仍然是以佛教雕塑为住,不过形态仍然是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以为在早期的佛教雕塑中,形象是以印度传入时候的形象为主,而到了这时候,人物的形象基本已经中国化,与印度雕塑也已经相去甚远了.
到了明清两代,中国传统雕塑的发展已经接近尾声,这与社会历史形态有着本质的联系.中国雕塑的形,神,韵,涵仍然可以被西方雕塑所借鉴,而西方雕塑的写实也可以被当代雕塑所吸收,所以,对于中西放雕塑的异同,无非是从社会历史形态,统治者的意志,文化背景,地域特征,主题,以及宗教形式等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单独找一个方面进行比较就比较复杂了。
古西方雕塑以欧洲为中心,着重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突出古希腊的哲学、古罗马的法典、犹太的宗教等文化色彩。古中国雕塑则主要集中于夏商时期的青铜器雕塑、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兴盛发达的佛教雕塑,以及秦汉至元明的军事雕塑。
(一)中西现实人物雕塑的差异
古代中国人物雕塑,更多的是以群体性出现,注重气势的磅礴,规模的铺排,而西方则更注重个体的精雕细琢,讲究人体本身的美感。因此,在现实人物的雕塑中,古中国重在于军事人物捭阖,而古西方则重在于自然人体展示。
1. 军事人物雕塑
古西方军事雕塑成就不是不高,而是没有古中国那样的气势磅礴。导致不同国度的艺术形态差异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思想起源,二是的社会体制。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中国的秦汉与西方的罗马帝国有一段较长的重合期。此时,中国军事雕塑艺术已高度发达,这与五百五十年春秋战国的群雄逐鹿有关。从那时起,各种势力互相倾轧,争权夺利,皇朝的演绎更是如此。知识分子、内部诞生和外来的宗教,并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社会形态给予缓解,恰恰相反,这两种力量在中国从未独立过,一直都依附于权力,由此诞生了极为辉煌而“自古兴亡百姓苦”的军事文化,进而,成就了古代中国如此辉煌的军事人物雕塑艺术。如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
2.自然人体雕塑
古中国的自然人体雕塑,比较小,也相对比较粗糙,跟中国画一样注重写意,古西方则注重人体肉感的刻画,如杜克大学东校区的老杜克座像雕塑和费城的华盛顿雕塑。从意识形态来看,早期西方文明具有强烈的人本意识,已觉醒到原欲与理性是人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瑞典古希腊古罗马研究专家邦纳认为:“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主义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同时既探索世界也探索人,通过一方探索另一方。在希腊文明的观念中,人和世界都是对另一方面的反映,都是摆在彼此对立面的,互相照应的镜子。
(二)中西宗教人物雕塑表现之差异
自古雕塑就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就古代西方而言,直到十九世纪,欧洲宗教雕刻与教堂建筑样式一直互为依存,而中国古代雕塑遗产则大量属于佛教人物的塑造。
古希腊神话是原始初民的自由意志、自我意志和原始欲望的象征性表达。在神话中,神的意志就是人的意志,神的情欲就是人的情欲。神和英雄们恣意放纵的行为模式,隐喻了古希腊人对自身原始欲望充分实现的潜在冲动,体现了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因此,西方文化中,宗教中的神灵比较人化。他们一样得食人间烟火,有人性的自然欲求,还可以谈情说爱,在飞的时候,得插上翅膀;他们的力量随比人大,但不是无穷的,人也可以打败某些神。
中国是农业文明国度。没有一个农业文明与大自然的关系是疏远的,他们所依赖和生存的一切都来自于大自然,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在农业文明早期,人们对自然认识还不够时,便认为存在超自然的力量,并对这种力量加以神秘化、崇高化、虚拟化,由此得到某种精神的慰藉和心灵上的安抚。除此之外,还有历代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权威而不断吹捧这种力量。于是,中国宗教中的神,不食人间烟火,超凡脱俗,没有人的欲求,两袖清风踏云彩飘,只可敬仰奉承,更不是人的力量可以打败的。
因此,中国的宗教人物雕塑,更注重其神秘的色彩,崇高的形象,无边的法力,有一种永不可企及的超自然力量和不可冒犯的威严,里面的尊规清仪比较讲究。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同其他艺术形式和文化的关系一样,雕塑的发展和文化背景也是不可分割的。雕塑是人类的精神产品,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的内涵决定着雕塑的形式,雕塑的形式也丰富着文化的内涵。雕塑是人类情感的物化形式,揭示着人类不同时期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蕴含着人类对生命的极大热情;文化对雕塑的作用,既造成了中国唐至宋代之后雕塑的衰弱,也促成了西方雕塑随着文化变革而不断的演进。正如庄子所言:“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于文化的特质,而中西雕塑的异同则在于雕塑的基本特征,中西雕塑的比较既具有着文化和历史的价值,也具有着时代和现实的意义。
三、东西方雕塑艺术之比较
三维立体空间的艺术世界即雕塑。雕塑就是一种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作品。
(一)首先看雕塑的物质基础
明显中国的雕塑材料要比西方的要丰富许多。中国人的雕刻对象有土、玉、石、木、铜、牙、角、竹等等,可见中国人对于各种自然材料都可以产生艺术化的创造,不分对象。但是明显西方的雕刻对象要单调一些,基本都是以石雕为主,铜雕塑为辅。看来在对这种材料的应用上中国人是要技高一筹的。但是,中国雕塑习惯吸收绘画上线条色彩的特点,在雕塑上进行绘色描线,也就让雕塑更接近二维绘画的艺术,而缺少对三维空间的把握和展现。这一特点我们之前在绘画中也可以看出来,中国在几何透视中没有西方人先进。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中国人对色彩的恰当应用,也让雕塑呈现出光彩绚丽的效果,更显华美,算是弥补了空间真实感不足的缺点。而相反,西方雕塑家则尽力排除绘画技巧的使用,他们不上色,直接由石头本身的肌理,加上立体的雕刻,让雕塑呈现出纵深感、立体感、真实感。石刻单纯的色调更加展现出古朴的艺术魅力。
(二)中西方雕塑艺术的另一重要区别就是创作题材
那么不论是雕塑材料还是外表饰色,对于艺术创作来说都是肤浅的物质基础。中西方雕塑艺术的另一重要区别就是创作题材。中国古代雕塑的一个主要用途就是陵墓雕塑。像最为知名的秦始皇兵马俑。陵墓雕塑是中国传统思想厚葬的流行产物,是中国人对于礼教的推崇的产物。中国人相信灵魂不灭,于是那些统治阶级就妄想着去世后仍旧享受无上的权力和奢华的生活,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塑就成了陪葬品,寄托了一种贪恋的帝王梦,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终极物欲梦想。而且我们会观察到像秦始皇兵马俑这种陵墓雕塑群,气势宏大,给人神圣、庄严、崇高的敬畏感、威慑感。这也是中国在2000年封建王朝统治下一直强调的王权思想,一种天下归心的政治理念。
不同于中国陵墓雕塑是为死人服务的艺术,西方的雕塑则更多的为活人欣赏。而且不管是比较原始的古希腊雕塑、古罗马雕塑,还是后来中世纪雕塑、文艺复兴的艺术、巴洛克、洛可可风格雕塑、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等,西方的雕塑一直核心的主题就是人。不像中国陵墓雕塑群的群体性之美,西方的雕塑更侧重展现个体的美。从古希腊时代,就有“人,乃万物之尺度”,所以西方雕塑不管是单个的人像,还是组合的人像,他们一直就在肖像雕塑上狠下功夫。像这张古希腊人创作的《掷铁饼者》,力量感、运动感、健美感,都带给人深深冲击。身体肌肉的收缩伸张,都如同一瞬间绝佳的捕捉,体现了那个时代对体育竞技的推崇,对于强大力量的推崇。而且像这种裸体的雕塑,在西方很常见,但在中国雕塑中却绝对找不到,因为西方欣赏这种健美、强壮、魁梧的身体美感,而中国人更愿意从更加含蓄婉转的角度来诠释。
再比如这张古罗马时期的《奥古斯都像》。古罗马时期的雕塑主要都是皇帝,奥古斯都就是当时的一位伟大君主,从雕塑中也流露出他帝王的崇高气质和雄健刚毅的品格,极具英雄主义的传奇色彩。这座雕塑也体现出古罗马喜欢炫耀他们的丰功伟绩,崇尚征服,崇拜权威。这种对于强权力量的崇拜,对于英雄主义的崇拜,至今仍旧存在于西方文明之中。像这幅是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文艺复兴代表作,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对人体的赞美,也是一种对人性的讴歌,正符合文艺复兴所宣扬的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也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提到雕塑,不论东西方,都不得不提和宗教的联系。中国虽然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但真正发扬光大的还是外来的佛教。而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教义,也被统治者利用成为安抚民心的工具。中国对于佛教的宣扬的艺术手段最主要就是石窟造像。著名的有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等,佛像宁静、洒脱、安详,寄托了人民的美好理想和向往。而西方的基督教题材雕塑更多的体现在了建筑雕塑上,像哥特式教堂,最常见的雕刻对象就是圣母圣子。其实西方这种基督教雕塑最多出现在中世纪,也就是封建统治时期,所以和中国一样,封建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宗教来束缚子民的思想。
(三)中西方雕塑的另一重要区别就体现在表现手法上
西方雕塑在空间掌握能力上很强大,能够巧妙地凭借光线和阴影就打造出形体的空间实在性,他们对于人体解剖学、透视几何学的学习运用在艺术创作中,使艺术作品具有极高的真实感。像这幅古罗马时期创作的《卡拉卡拉像》,我们可以看到一张性格鲜明的脸:卷曲的头发,络腮胡须,脸庞棱角分明,眉头紧缩,双目多疑、暴躁而凶残。卡拉卡拉历史上就是一个暴君,而这座雕塑也准确传神地表现了出来,这种细腻写实的刻画,让人叹为观止。
而中国则更多的地激发观赏者的联想、想象,有种虚实相生的感觉。比如这是霍去病陵墓里的一座雕塑《马踏匈奴》,要说栩栩如生的话,还真算不上,但就是用寓意的方式让我们轻松感受到了这位大将军如同这匹傲然屹立的战马一般击败匈奴,英姿尽显。这就是中国人机智的地方,用比喻等各种婉转含蓄的方式让你感受到作品的寓意,使作品具备视觉美感之余,又具有文学美感,更有咀嚼的味道。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雕塑是科学的空间构造方法,是模拟造型,而东方的雕塑是神似的意向造型。无论是二维平面的绘画艺术还是三维立体的雕塑艺术,归结起来,中西方的艺术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西方的艺术作品更具有科学、理性,而东方的艺术作品更加意象、感性。所以最后套用雨果对东西方艺术的评价:欧洲艺术是理想的,东方艺术是幻想的。这在我们的“紫荆堂”古董店和“捃古斋”珠宝行里的大量古今石雕和玉雕中足以得到充分证明。
四、中华五千年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全人类的
中国“儒家为主道家为辅”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几千年绵延不绝,其固有生命力来自于它自身的适应性和合理性。儒家的积极入世成为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文化主流。而道家则提倡“清静无为,逍遥随性”。儒家给人鼓励,而道家则在人低落的时候,是可以给人慰藉、劝人平和的,儒道互补,叫人进退有度,从而回旋有余。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文化特色。曾经有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鼎盛时期,后几经积淀扬弃,儒、道、释(佛)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而释(佛)却是印度传来的外来文化,逐渐本土化而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儒与道作为中国的本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逐渐演化为“儒家为主道家为辅”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中国的政治及社会生活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并深深地渗透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岁月的不断更替,产生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儒、道文化,许多已成为社会糟粕,但其精髓部分仍然是我们生存及学习可资借鉴的重要文化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之一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的地位的提高与重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然而,自古至今,人们最关心的还是自身,希望社会稳定和谐,大家安居乐业。那么人的价值在哪里呢?“君子怀德”、“君子为上”、“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把人的道德修养看成判断人自身价值的尺度,而道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安人”、“安老百姓”,即为维系和谐社会,为老百姓生活幸福作出自己的贡献。所有这一切的目的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这套修齐治平之道,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中的精华,影响着无数中华儿女。如果说儒家是从正面强调重视人的思想,那么道家则从反面重视人的作用,通过“无为而治”,达到天下太平。道家并非强调人要碌碌无为,而是以“无为”为手段,从而达到“无不为”,“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家把人看成与天、地、道一样重要,这不能不算一大进步。在道家看来,要想使社会稳定,人们安居乐业,必须祛除人的私欲,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强作妄为。佛教则是一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生根发芽且与儒、道并称的中国传统文化。佛教倡导世间“众生”一律平等,而人只是其中一种。惠能之所以成为佛教中国化的完成者,在于他找到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相通之处,他强调了人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与其他任何古文明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一脉相承的延续性,虽然历史上我们也经历过外族入侵,元清两代都是异族人统治天下,元代初期还曾废除科举,清代早期也曾有过“留头不留发”、文字狱等等残酷的高压统治,但我们的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足够的柔韧性,非但不曾被异族的粗暴入侵中断,更以海纳百川的博大姿态同化了异族。元代初期汉族文人无法参加科举,便去创作戏曲,元曲因此达到了巅峰状态,成吉思汗的子孙中有不少都对折子戏十分着迷,清代最有成就的皇帝康熙对诸子典籍倒背如流,乾隆一生做诗千余首,又酷爱古玩收藏,筑三希堂,收藏他最喜欢的历代字画。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同化能力。
那么,为什么我们传统文化能具备如此的力量,就连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一致赞同,二十一世纪拯救人类灵魂必须依靠孔子的儒家学说?
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像个总是拈须而笑的老者,宽容地注视世事变幻众生百态,始终保持一种无言之言的平静状态。在传统文化的启蒙教材《千字文》中就对学龄前的孩子提出了“容止若思言辞安定”这样的为人要求。知退,守静,慎独,谦虚,敬上,这都是中国从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要求,不含任何的功利性。反观现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的文化,自文艺复兴开始,便强调人的觉醒,强调个人的力量,鼓励人们不断的自我砥砺,变得强悍变得锋利,变得更有攻击性更有斗心,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的理论到了现代的美国就演变成丛林法则,每个人都以独狼的姿态向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索取更多的利益回报。
不可否认,西方文化中这种不惜一切奋进的姿态,确实造就了西方社会今日的富庶,但过度的进取换言之就是退步,正如孔子所说“过犹不及。”
于是,怎样在熙熙攘攘的现代社会找回内心的平静成为现代人共同面对的问题。
我们汉字中的“忙”字,拆开来就是“心亡”,换言之,太忙了,心就死了。所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从不鼓励一个人成天颠来倒去追去身外之物,我们的儒家强调克己复礼,融入社会,与社会与周边的人达成和谐,道家强调天人合一,则是要求我们与自然与万物达成和谐。
五、结语
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传承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仍然会在未来的岁月里焕发生机,除了我们炎黄子孙,其他种族的人也能从中获取足够的精神力量,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事实上,无论是东方艺术、还是西方艺术,或者是南北艺术,总而言之:这些文明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更是全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