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学生体验日本课堂
2016-12-12
“欢迎会正式开始,请KOKOA同学致欢迎词”。清脆的女童声回响在学校教室门外的走廊。日本千叶县一宫町立一宫小学校,上周迎来中国太原的7名五年级小学生。这7名小学生到日本交流,行程之一是在这所日本小学体验一天课程,《环球时报》记者全程参与了课堂,近距离观察到中日两国小学生的不同特点。
两国小学生一起上的第一堂课是机器人课,教孩子们如何用电脑控制一个小车的自动行走。老师通过黑板旁的大屏幕,告诉孩子如何用电脑笔调整方向、速度和转数等,并让学生把程序下载到自己的小车中,然后学生们就可以拿着自己的小车,到外面的走廊验证自己设定的行走方式是否正确。中国小学生在简单的中文翻译帮助下,非常准确地接受了教学内容,并和日本学生混在一起,观察小车的行走。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学生中有一名自闭症儿童,平时不让陌生人接触自己的身体,但是在和日本学生一起控制机器人小车的课堂上,他混在日本学生中间,和大家一起观看小车行走,忘记了身体碰撞给他带来的不快感。这让带队老师感到非常高兴。
接下来是人权教育课,相当于中国的社会道德教育。教室黑板上贴着主题——“让世界幸福”,然后播放一个动画片,主人公是青椒、胡萝卜等蔬菜。大意是说青椒和胡萝卜虽然同在一个蔬菜村里,但是因为有人不爱吃,不能上市,遭到忽视和排斥。经过曲折和战斗,他们表达了自己遭受冷落的感情,让人们知道他们的孤独和不安,希望和其他蔬菜享受同样的待遇。最终他们获得了大家的理解,成为同样受欢迎的蔬菜。动画片放映后,老师会提出很多问题,让学生回忆剧情,体会和理解蔬菜们的心情,并在黑板上一一写出来,加深学生们对友爱的理解。
一宫町立一宫小学校长近藤宏明说,这门课主要针对目前日本学校里的欺凌问题,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增强平等观念,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虽然语言不通,中国小学生还是看懂了动画片,并表示很有趣。
这两堂课给《环球时报》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日本方面老师很注重发挥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在机器人课上,学生自主操作,并可以自由移动,锻炼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在人权教育课上,基本上都是学生发表见解,老师只是提出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中国孩子都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并纷纷表示体验教学很有趣。随行的中方老师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次交流让他们意识到,国内的教学,特别是小学教育,还需要在寓教于乐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