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运用“禁果效应”引导初中生学习

2016-12-12焦丽莉

中文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管理学生

焦丽莉

摘 要: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亚当和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而偷吃,结果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 效应。亚当和夏娃的故事说明,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得到。这与人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有关。

关键词:禁果效应 学生 管理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203-01

著名的古希腊上古神话传说有言: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让他们在美丽的伊甸园无忧无虑的生活,唯一的要求是莫食禁果,否则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或许,没有毒蛇的花言巧语,纯真的亚当夏娃对禁果的那份好奇心不会被调动;或许,没有毒蛇的花言巧语,就算亚当夏娃好奇心上涌,他们顶多偷偷想想,悄悄看看而已。反过来说,如果上帝详细明确的告诉亚当和夏娃,吃了禁果会带来什么坏处,让他们发自内心的了解过程和后果,而不是简简单单一声禁令,那么故事结局估计会以和谐美好来书写吧。

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必然道理,当我们站在一个公平公正的位置看待好奇心时,便可以不仅知其害,亦知其利。好奇心是人性特点之一,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塞缪尔约翰逊)。人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便越想知道。这种逆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禁果效应”——理由不充分甚至毫无理由的禁止某物某事反而会激发人们心中强烈的探究欲望。

笔者认为,把心理学中的“禁果效应”正向应用在教育学中,可以使学习更加轻松愉快。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弗朗西斯培根)。正向运用这份探究欲望,让好奇心成为学生们探究问题,追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成就老师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智慧。

第一, “堵”不如“渡”。青春期的学生会面临青春期恋情、抽烟、喝酒、甚至一时冲动之下打架等等各种各样的烦恼、忧愁和麻烦,当时的那份刺激和新鲜感与之后的后悔和懊恼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成正比。老师都想帮孩子们一把,尽快脱离负能量期,尽早重新积极投入学习。这时,与其采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被动应对策略,不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让学生们了解青春期的自己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坎坷,需要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更加轻松的应对这些坎坷。掌握并运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规律,是老师手中引领青春期学生们负面情绪和处理矛盾困难的一大法宝。

第二,欲擒故纵。青春期的学生好胜心强,当他们面临有趣的挑战时,非常乐意参与其中。大锅饭没人吃,但只有极少的资源时,情况就会逆转。比如,在压力重重之下,老师想要让学生额外多做一套十分有用的试题,按照正常的方式,学生十之八九会产生反感,就算老师硬压下来,学生的做题质量却是不尽如人意。这时老师可以在告知学生这套题的有用性之后,下课悄悄只发给一小部分学生,并千叮咛万嘱咐只有这几张卷子。班里其他同学会在好胜心和好奇心的驱使之下,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拿到这份卷子,格外用心的做这套得之不易的试题。

第三,好奇帮助“猫”。好奇心驱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当老师告知学生某项问题十分困难,就算老师也很难解决,学生就更难说了。此时,不管学生是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都已调动了他们的好奇心,跃跃欲试想要知道,到底什么样的题能够难倒老师?老师比学生掌握的本科目知识点多,老师像给孩子喂饭一样,一点一点告知学生这些知识点时,他们需要在反复学习的情况下才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然而,如果老师适当示弱,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然后老师再用商量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最终采用一种或者几种方式解决问题。学生不仅更加深刻的掌握了知识点,有很强的成就感,更加愿意积极的投身于学习之中,而且更加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了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力,这将是学生受益一生的能力。笔者深信,通过自己的思考而掌握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第四,好奇温暖“猫”。批评是一种本能,而恰当表扬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的能力。谁都会犯错,何况是学生?面对犯错的学生,狠狠批评一顿,老师信手拈来。而批评结束,学生能否发自内心的意识到究竟错在哪里,以后该怎么做,这就不一定了,也可能仅仅是被师严震慑。面对老师的评价,学生会格外好奇,自己在老师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老师用恰当表扬的方式,可以温暖一个孩子的心,帮助他在自信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当学生意外得知老师的正向评价时,效果尤为明显。

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苏霍姆林斯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面临特殊的发育期,叛逆心比较重,好奇心也格外强,那么,恰当的运用“禁果效应”来引导学生做一些自己不喜欢但实际上又非常有价值、有必要做的事情,比如积极努力的学习、坚持不懈的运动、持之以恒的在道德方面自我反省、自我提升……如果这一切能在老师刻意安排的“顺其自然”状态下进行,那么品尝到“禁果格外甜”的孩子们,会更加开心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刘利莉. 从“禁果效应”谈技校生的日常管理[A]. .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6:6.

[2]芳草. 越是禁止越好奇——谈禁果效应[J]. 家庭教育,2001,01:37.

猜你喜欢

管理学生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