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强国利器创新是发展引擎
2016-12-12陈昕
摘要:作为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的安全通信方式的量子科学实验通信卫星“墨子号”,于八月十二日凌晨,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送入太空轨道。这预示着人类将首次开始卫星与地球之间的量子通信,从而使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开启了我国“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网络的初步构架。
关键词:科技 创新发展 经济
一、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通信技术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支撑,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也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化。然而,在通信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中,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尽管有网络保障安全的各种设备技术的层层布防,但诸如“棱镜门”曝光、支付宝露洞、小米用户资料泄露、NSA入侵政企等等,频发的信息安全事件,直接威胁着国家经济、军事、政务的安全,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困惑。人们不经会问,用什么技术来破解这个难题呢?今天我国量子实验通信卫星的成功发射,为量子技术在通信领域的转化和应用,为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的远程通信网络提供了新的重要支撑。
“科学技术的实力决定着世界经济与政治力量的对比,也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量子通信技术的应用,将为我国在金融、军事、政务等领域开辟了广泛的前景,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为此美日等国也相继启动相关领域的研究。
面对当前的乱象和危机,谁通过变革走在前面,谁就会在竞争中拔得头筹、赢得主动。纵观人类历史发展,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能使科技上走在前面从来都是走向兴盛的关键。中国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能在世界范围内国力强盛,是因为有“四大发明”。
二、实现科技强国已势在必行
近代以来,由于封建腐朽思想的统治,视科技为“奇技邪说”,轻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导致中国长达百年的落后与耻辱。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力极端贫弱的情况下,全国人民咬紧牙关艰苦奋斗,支持发展“两弹一星”,使我国在军工的核心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极大的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反观英美等发达国家,其分别在工业大革命和一战后科技得到迅猛发展,凭借绝对的工业化优势,直接推进英美等国成为世界性强国,从而也奠定了它们近百年以来的富强地位。即使在当下社会经济中,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因其在科技浪潮中跟不上时代潮流,在发展进程中落伍、掉队,最后惨淡离场。而一些小企业、小公司,因其注重技术与质量,在技术品牌上异军突起,从而赢得迅速发展壮大。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当今这个科技占据主导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没有那个经济团体能够依靠其历史优势而巩固自己的常胜地位。唯有在科技核心领域占据主动,才能在经济领域赢得先机,才能引领社会前进。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了技术上的需求,则这种需求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向前进。”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成就在于解决人类社会进程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的竞争发生转变。环顾全球经济,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新正悄然孕育,世界主要国都正想寻求技术创新的突破口,创新驱动已是大势所趋。国与国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从根本上说是制度的竞争。就我国情况来说,创新能力不足,原创水平不强,总体发展动力不够,特别是科研成果转化、高新技术推广应用效率低下,产、学、研脱节,相互融合缓慢,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明显不足。虽然经过三十来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跃居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其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性产能过剩,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相对滞后,这直接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如总书记所说:“个头不等于强,体重不等于壮”。中国经济做大做强,必须通过科技创新、结构优化,提升质量,兼顾环境,统筹规模,方能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方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其核心要义就在于解决经济发展动力问题,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创造新的供給,如在创新领域,推动量子通信、深海探测、“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新型业态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新的供給新兴产业的成长。以创新升级的新供給激发多层次的新需求,在更高层面实现供需平衡。
三、结语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举世属目的成绩,在航天、深海、高铁、量子通信等高新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创新基础不牢,创新能力也不强,要实现与世界强国“并跑”或“领跑”,还必须准确判断科技突破方向,抢抓发展先机,切换发展动力,推进核心技术,使我国科技在国际平台占领制高点。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网.“墨子号”神器是怎么炼成的?[DB/OL].2016-08-16.
[2]中科院网站.国家天文台兴隆基地实现与“墨子号”天地对接.[DB/OL]2016-08-29.
(作者简介:陈昕,硕士研究生在读,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