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餐厅里的老人
2016-12-12俄罗斯帕乌斯托夫斯基
文/(俄罗斯)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车站餐厅里的老人
文/(俄罗斯)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责任编辑:江 冬
一个干瘦的老头儿,满脸都是硬得像刷子似的胡子茬,坐在麦奥里火车站餐厅的角落里。严冬的风雪一阵又一阵呼呼地刮过里加湾的上空。近岸的海水结成了坚厚的冰。透过呼啸着的弥天大雪,可以听到海浪拍打坚冰边缘的隆隆声。
老人到餐厅里来,显然是为了取暖。他什么酒菜也没点,嗒丧地坐在长椅上,两手笼在渔夫穿的那种短大衣的袖筒里,短大衣上叠满了歪歪扭扭的补丁。跟老人一起进来的,还有一条毛蓬蓬的小白狗。小狗伏在老人脚边打着抖。
邻座上,有好几个年轻人正在嘻嘻哈哈喝啤酒。他们的后脖子红通通的,皮肤都很紧。他们帽子上的雪正在融化。雪水滴到啤酒杯里和夹肉香肠的面包上。可年轻人只顾起劲地争论足球赛,没注意到雪水。
有个年轻人拿起一个夹肉面包,一口就吃掉了半个。这时小狗再也忍不住了。它跑到餐桌前,举起前腿,立起来,谄媚地望着那个年轻人的嘴。
“彼季!”老人轻声唤道,“你怎么不害臊!干吗去打扰人家?”
可彼季仍然立在那儿,只是前腿已累得一个劲地哆嗦,后来终于放了下来。但是脚刚一碰到湿漉漉的肚子,小狗立刻想起它立在这儿的目的,又把前腿举了起来。
然而,那些年轻人并没有发觉它。他们正在兴高采烈地谈着话,不时给自己的杯子里斟满冰凉的啤酒。雪糊没了窗户。在这样的大冷天,目睹人们喝冷得跟冰水一样的啤酒,脊梁不由得会打起寒战来。
“彼季!”老人又唤道,“喂,彼季!回来!”
小狗迅速地摇了一下尾巴,似乎是在向老人表示,它听见他在叫它,不过请他原谅,它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出此下策的。它仿佛在说:“我自个儿也知道这样做不好。可你又买不起这么好吃的夹肉面包来喂我。”
“唉,彼季呀,彼季!”老人轻声说道,伤心得连声音都有点打战了。
彼季重又摇了一下尾巴,顺便央求地望
了老人一眼。它仿佛在请求老人别再叫它,别再数落它,因为它自己心里也不好受,要不是出于无奈,不消说,它是决不会去向陌生人乞求施舍的。
有个戴绿色帽子的高颧骨的年轻人,终于发觉了这条小狗。
“狗杂种,讨东西吃吗?”他问道,“你主人在哪儿?”
彼季开心地摇了一下尾巴,瞥了老人一眼,甚至尖着嗓子轻轻地叫了一声。
“公民,您这是怎么搞的!”那年轻人说道,“既然养条狗,就得喂它,要不就不文明了。您的狗向我们讨饭吃。可我国的法律是禁止行乞的!”
年轻人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瓦利卡,您这话太过分了!”其中有个年轻人大声责备道,随手丢给小狗一片香肠。
“彼季,不许吃!”老人喝道。他那被风吹得粗糙的脸和青筋暴绽的干枯的脖子涨得通红。
小狗瑟缩着身子,耷拉着尾巴,走到老人跟前,连看都没看香肠一眼。
“他们的东西,哪怕是一粒面包屑,也不许碰一碰!”老人说道。
他急急忙忙地翻着身上的几只衣兜,找到了几枚银的和铜的分币,放在手心中一边数着数儿,一边吹掉粘在分币上的碎屑儿。他的手指不停地哆嗦。
“瞧他气得那样!”高颧骨的年轻人说道,“哎哟哟,倒挺有骨气呢!”
“别去睬他了!何苦去跟他啰唆呢!”那年轻人的一个伙伴一边解释说,一边给大家斟啤酒。
老人一句话也没说。他走到柜台跟前,把几枚硬币放到潮乎乎的柜台上。
“买一个夹肉面包!”他嘶哑地说。
小狗夹紧尾巴,站在他脚边。女营业员把两个夹肉面包放在碟子里,递给老人。
“一个!”老人说。
“您老拿着吧!”女营业员轻声说道,“我不会因为给了您两个面包就破产的……”
“谢谢!”老人说道,“谢谢!”
他收下两个面包,走到站台上去了。那里一个人也没有。一阵风雪已经过去,另一阵正在逼近,不过眼下还远在地平线那边。于是,一线微弱的阳光便乘机落到利耶卢佩河对岸白茫茫的森林上。
老人在长凳上坐下来,把一个夹肉面包丢给彼季,把另一个用一条灰不溜丢的手帕包好,藏在衣兜里。小狗痉挛地吃着面包。老人望着它,说道:
“唉,彼季呀,彼季!你可真糊涂呀!”
但狗没去听他讲。它光顾着吃了。老人望着它,用袖子揩着眼睛——大概是叫风刮得流泪了吧。
写 法 探 讨
本文选自《金蔷薇》一书。《金蔷薇》久负盛名,其内容主要是作者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对自己多年写作经验的总结。书中,作者以《车站餐厅里的老人》这篇作品为例,讲述如何进行细节描写。他认为“没有细节,作品就没有生命”,但细节描写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准确、精当,用寥寥数语就把场景、事件、人物等最鲜明的特征表现出来。《车站餐厅里的老人》无疑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且看文中的那些人物,老人、女服务员以及几个年轻人的形象,无不历历在目。而文中那条小狗的形象也是极为鲜明。作者通过外貌、衣着、动作、表情、语言等细节描写(其中对那几个青年还有那位女服务员的描述都极少),将每个人物以及动物的“性格”都生动地表现了出来。重视细节描写,并努力提升描写的精确度,这对我们的写作基本功练习,是极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