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念式片头在纪录片中的应用——兼议纪录片《河西走廊》
2016-12-12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传媒学院杜建华李旭
◎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传媒学院 杜建华 李旭
悬念式片头在纪录片中的应用——兼议纪录片《河西走廊》
◎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传媒学院杜建华李旭
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以“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为主题,以位于中国西部丝绸之路的主干道——河西走廊为讲述对象,呈现了从汉代至今约两千年的时间里,它在中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交汇、碰撞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这部纪录片每一集都运用了悬念式片头,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观众的视线。本文将对此进行阐析。
一、管中窥豹的叙事方法
在同样的历史素材下,如何通过短短几分钟的片头吸引观众?从《河西走廊》的内容及叙事来看,无一例外地采用了管中窥豹的表现方式。导演立足于纪录片的整体结构框架,从每一集的故事中精心抽取某个片段进行放大处理,然后精巧细致地呈现给观众。这个片段往往包含着精彩、反常、内含悬念要素的情节,使得观众因为只能看清楚某个绚丽的斑点,继而产生欲一窥全貌的急切心理。
第一集《使者》主要讲述汉武帝派遣张骞穿越河西走廊,出使西域寻求军事同盟的故事。片头为:甘泉宫里,一位宦官双手捧着符节,低着头,蹑步快行,辗转于曲折的宫廷走廊,气氛庄重而神秘。最终,他将符节小心谨慎地呈到汉武帝手中,汉武帝又将符节郑重地交到张骞手上,张骞虔诚地接过符节,转身迈出宫门。导演将张骞进宫受命这一小段故事放大呈现,展示了很多悬疑成分,如宦官手持符节在宫中急速奔走的情景、弓腰而行的走姿、对符节的敬畏等。神秘的氛围中,观众仿佛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
第二集《通道》的片头:在平阳公主府里,先是传来一阵痛苦的呻吟声,接着,透过暗红色的纱帐,蒙眬地呈现出一位倚在床榻上待产的女子,只见她全身痉挛,面部扭曲,一旁侍奉的小婢也焦急万分。终于,一个孱弱的男婴出生了,这个孩子就是霍去病。这一集本来讲述的是霍去病三击匈奴、打通大汉通往西域道路的传奇故事,然而,片头并没有展现霍去病金戈铁马的威武,也没有展示匈奴溃败的惨象,而是表现了霍去病出生时母亲难产的场景。妇人临盆本就是一件让人不安的事情,何况是放在紧张的军事背景中。通过对霍去病母亲临盆时面部表情等的细微刻画,以及对暗红色的纱帐、昏黄灯光等的生动展示,渲染了一种急促的气氛。
二、时序变形的叙事顺序
历史的发展和演进是有规律性的,但是,纪录片导演很多时候需要挑选史实,并打乱原本的时序,重新编排,以取得独特的审美和艺术效果。其中,时序变形常被作为一种经典的悬念叙事技巧加以使用。时序变形,顾名思义就是“叙述文本不按照底本中的事件顺序而加以颠倒换位”,主要体现为预叙和倒叙。预叙即预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进行暗示和预期,但又留存悬念,不道出清晰明确的结果;倒叙正好相反,即先把事件的明确结果展示给观众,然后再从头叙述。《河西走廊》很多片头都体现了时序变形的叙事顺序。
第三集《驿站》就成功地加入了一个预叙的片头。昏暗的驿站客房,熟睡的敦煌郡悬泉置行政长官置啬夫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惊醒,邮差携带汉帝国最高级别的紧急公文来找他。这封公文被装在木盒中,上面加盖着封泥,于是,悬念围绕这个木盒升腾而起。置啬夫万分小心地打开木盒,取出公文,里面提到:一个事关帝国西部安危的使团将要到来……这时,悬念升华到极致,观众无限好奇: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使团呢?他们与汉帝国西部的安危有什么关系?他们此行又是为了什么?
第七集《敦煌》的片头则使用了倒叙。一只手和一支画笔首先闯入观众的视线,朦胧昏黄的油灯下,一个人正在细腻地勾勒着佛像的轮廓,手中画笔时不时地蘸一下旁边五颜六色的颜料,但始终不见执笔人的正面。原来他是后来莫高窟中编号为220的壁画的作者,其画作俨然有名家之风。可惜的是,作者不能将名字留在壁画上。制片方为讲述方便,称其为李工。李工洞窟作画的动人情景展现出来后,观众会产生疑问:李工到底是什么人?怎样的机缘让他来这里创作壁画?稍后的正片详述了李工的一生,满足了大家的期待。
三、蒙太奇的悬念搭配
塑造悬念感是蒙太奇的一大功效。《河西走廊》众多的悬念式片头中,交叉蒙太奇、心理蒙太奇和对比蒙太奇的影子随处可见。
第四集《根脉》的片头体现了交叉蒙太奇。画面中,一边是郭瑀在山洞惊慌逃避,一边是洞口张天锡军队杀气逼人,通过这两组同时异地镜头的不断交替出现和对比,观众为郭瑀的安危捏一把汗,同时产生悬念:郭瑀最后逃过这一劫了吗?
第八集《会盟》片头有对心理蒙太奇的妙用。罗马教徒惊慌失措地跑进教廷、教皇闻讯神情大变、草拟信函并盖章等场景,都运用了跳切的剪辑方法,忽停忽闪的镜头拼接形成的心理蒙太奇效应,生动地传达出教皇、教徒内心深处的惊恐和不安,也让观众神经紧绷,产生悬念。
四、拍摄技巧上的悬念制造
《河西走廊》大量单镜头的悬念式片头是以推、摇、跟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1.“先缓骤急”的推镜头
第三集《驿站》的片头,刚开始就运用了一个精心设置的推镜头:片头首先呈现了一间驿站客房的大门口,透过门口,隐约可见屋内床上躺着一个身着白衣的人。这时,镜头缓慢向前推进,观众的好奇心随着镜头前移越来越强。这时,一个近景闪现,观众看到了这个人的脸,疑惑得到了证实,起伏感增强了片子的吸引力。
2.“细思慢想”的摇镜头
第十集《宝藏》片头的结尾处运用了一个摇镜头。片头前部分交代了历史背景:彭德怀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接到指示,要求他们取得甘凉地区丰富的油源,之后相接了一个白雪茫茫、山峦起伏的玉门油田所在地的摇镜头,这个缓慢的摇镜头仿佛一个人静静地站在远处,追溯和想象着这里曾经上演的传奇。这也让观众内心升起悬念:如此环境下是怎样找到油源并顺利开采的?这里会发生什么故事?
3.“风驰电掣”的跟镜头
第一集《使者》片头对宦官的跟拍展现了悬念式片头的魅力。在宦官送符节的路上,对其背影和侧面进行跟拍,通过表现镜头与宦官之间快速移动的竹帘和纱幔,观众能感受到宦官脚下生风的步速,也能感受到气氛的紧张和威严。观众仿佛正置身于宦官身边,与他一起奔跑,由此增加了代入感和期待心理。
五、有声与无声的悬念建构
音响构筑了纪录片的立体效果和画面的动态性,可以形成良好的听觉感受。《河西走廊》的片头,各种音响贯穿前后,为其增添了“有声”的生机与活力。例如第五集《造像》片头中,鸟儿轻快的啁啾、和尚爬山时手杖拄地的“咚咚”声,第六集《丝路》片头骏马悲凉的长嘶、骆驼扬尘的蹄声、侍女倒酒的流动之声等。而我们同样看到,《河西走廊》片头中,人物对话的默声也是贯穿始终,只见人物念念有词,却不知他们在说些什么。
这种对音响的生动运用和人物对话默声的混合正是一种高超的技巧,也是悬念式片头的体现。例如第三集《驿站》片头,先是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嗒嗒声),置啬夫闻声而起,快速下楼(脚踩在木板上的“咔咔”声),见到长安城来的邮差,二人简单对话(默声)后,置啬夫将其带到客堂(众役卒的嘈杂喧闹声),安排值班役卒给邮差准备早餐,更换马匹(置啬夫与役卒对话的默声),接着又响起黎明的风声(呜呜声)和远处驻屯部队营区的犬吠声(汪汪声),然后场景切换为置啬夫与负责检验公文的小卒的对话(默声)……这种音响的丰富多彩让观众如临其境,并产生联想。毕竟历史与当今时代有明显的时空隔阂,没有必要将场景表现得太过具体。这种环境“有声”与人物言语“无声”的混合运用给观众平添了一层雾里看花的美感,既模糊又清晰,既缺失又丰富,刺激着观众边看边想,从而深深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