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作用的思考
2016-12-12四川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胥纯
文/四川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胥纯
关于工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作用的思考
文/四川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胥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深刻分析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改革创新,其最大的亮点就是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并确定2016年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年。
工会如何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作用,如何深刻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握和运用好这一改革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这是摆在各级工会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
把握三大要点,凝聚改革共识
深刻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自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传统依靠要素投入、需求拉动的方式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下降。要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必须寻找新的发展动力,更加重视以长期增长为目标的供给侧管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审时度势,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置于空前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及“供给侧”改革,他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这项改革是“十三五”时期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是“衣领子”、“牛鼻子”。各级工会要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等形式,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联系实际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引导职工群众和工会干部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的新情况,深刻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问题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正确思路、推动改革的政策举措、维护稳定的实际能力。
全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工会任务。工会组织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由党的性质和群团组织性质决定的。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到来,随着中央提出的五大新发展理念和“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深入落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全国各地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的共同行动。各级工会必须始终自觉地把工会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推进,以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切实凝聚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要围绕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效益下滑的情况,把工会维权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保就业、保收入、保安全上,使职工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这就必须注重把握好两个环节:在顶层设计环节,进一步畅通源头参与、民主协商的渠道,高度重视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利益的改革政策措施的制定,使改革在顶层设计上就充分关注职工利益、体现职工利益;在改革实施环节,要进一步加强与人大、政府、政协及其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和配合联动,充分发挥职代会、厂务公开、职工董事监事制度等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的作用,积极推动改革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还要高度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职工生产生活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做好职工困难帮扶工作,协助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工会组织要着力强化职工思想引领,
团结动员职工群众在坚定信心、
投身改革、共谋发展中增强主人翁意识。
汇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正能量。所有改革,都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利益调整,这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必然对职工利益实现带来重大影响。面对既要化解社会积累的各种矛盾,又要将新的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的压力,工会组织要着力强化职工思想引领,团结动员职工群众在坚定信心、投身改革、共谋发展中增强主人翁意识。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广泛组织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传宣讲活动,阐释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怎么看”“怎么干”,引导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承担起引导职工群众的政治责任。要发挥工会报刊、网站、微博、微信等新闻舆论宣传阵地的作用,以开设专题专栏、系列评论、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回应职工关注关切,回答热点难点问题,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政策向职工群众讲清楚、讲明白、讲全面,推动中央精神走近职工、深入人心。特别是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受到冲击的企业,要引导职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改革中利益关系的调整;引导职工形成合理心理预期,工资收入提高要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福利水平提高要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广大职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劳模先进的典型事迹,把职工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坚实依靠力量、强大支持力量、深厚社会基础。
抓好四个重点,推动改革落实
主动介入,深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各级工会要深入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找准工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使工会工作真正做到与党政同向、与企业同行、与职工同心,成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践行者,成为团结职工、凝聚职工为企业谋发展、脱困境的组织者,成为党和国家政策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职工的推动者。要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收集整理专项检查、专题调研、法律援助、职工来信来访等工作中反馈的数据信息,充分利用人大、政协提案,信息专报等渠道,将职工诉求和工会主张及时、准确地反映给党委、政府,为他们制定精细措施、实行精准实施当好助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要深入基层职工群众,摸清大多数职工的意愿和想法,总结梳理职工反映的突出问题,把需要服务的企业、服务的职工、服务的重点、服务脱节的原因等搞清楚,促进因企施策、因人施策,切实做到情况精准、措施精准、程序精准、监管精准、效果精准。
助推改革,发挥主力军作用。职工群众不仅是改革成果的最终受益者和共享者,更是改革的创造者和主体力量。各级工会要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深入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竞赛,团结动员职工积极支持和参与转变发展方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建功立业。要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内容的“五小”活动,推动技术创新成果交易平台建设,引导职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让创新补齐短板、改变企业。要适应结构性改革对职工素质的要求,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更加重视职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依托工会院校、职工技能实训墓地和多媒体手段,加强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加强技能培训和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再培训,帮助职工更好适应创新带来的市场变化和创业就业条件变化。
随着中央提出的五大新发展理念和“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深入落实,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全国各地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的共同行动。
全程参与,依法跟踪督办。工会作为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在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大事项,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必须做到三个参与,即“调查研究参与、政策制定参与、执行落实参与” 。要督促企业在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中严格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企业关停并转重大事项以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裁员、降薪和人员安置等重大问题,要提交职代会审议,依法开展集体协商,切实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及时了解煤炭、钢铁、水泥、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的情况,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工矿区的情况,经营困难、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僵尸企业”企业涉裁员、职工安置和权益保障的情况,配合有关部门妥善解决职工安置和权益保障问题,督促企业在尊重职工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努力为职工提供内部转岗机会,同时多方协调、鼓励有需求的其他企业承接不能实现内部转岗的下岗失业人员;企业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或裁减人员,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对符合领取失业保险的下岗职工,要协调有关部门和企业及时发放失业保险金,并做好被裁减员工的社会保险接续和再就业服务工作。
扩大覆盖,激活基层活力。基层是这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最终落实者。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扩大覆盖面、激活基层活力,是工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展现作为的必然要求。要找准基层组织建设的空白点开展工作,高度重视在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扩大对新领域、新阶层和小微企业的有效覆盖,最广泛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努力使工会组织网络覆盖与经济社会和职工队伍发展相适应、相同步。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职工,工作重心下沉、资源配置下沉、组织力量下沉,全面激活基层活力。同时,依法规范基层工会民主选举,提高基层一线职工在工会委员会、代表大会中的比例。切实加强工会资金资产管理,增强服务基层、服务职工能力。
坚持三项原则,推进有序实施
坚持项目化推动。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的要求,创新项目科学设计、资金投入、考核评估、宣传引导机制,从项目的需求分析、创意策划、资源整合、目标制定、职责划分、过程管理、成效评估等各个环节,强化过程控制,做到精细管理,切实提高工会组织服务发展、促进改革的工作实效。特别是在劳动保护、困难帮扶、再就业培训等工作上实施项目化,有效推动工会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点、难点工作落实。
实施规范化管理。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严格工作考核,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工作实效,实现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使工会工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更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管理有明显改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突显群众化特点。群众性是工会等群团组织的本质特征。工会要坚持把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作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在彰显“群众性”上转变工作方式,建立健全长效服务机制。要坚持以职工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加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工作,完善职工群众参与工会活动设计、工作安排、先进表彰、评价监督等制度,努力形成工会工作由职工群众共同参与的生动局面。同时,深入研究探索“互联网+”在工会工作中的实际运用,努力打造“互联网+”工会工作新模式,形成工会上下联动、线上线下互动、职工需求推动的服务职工群众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