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双向互动党工共建新途径——江苏省苏州市外资企业党工共建对策分析
2016-12-12江苏省苏州市委组织部苏州市总工会
□江苏省苏州市委组织部 苏州市总工会
探索双向互动党工共建新途径——江苏省苏州市外资企业党工共建对策分析
□江苏省苏州市委组织部 苏州市总工会
2015年5月,苏州市委组织部会同市总工会组成2个调研组,深入28个开发园区、镇和街道,重点调研了56家外资企业,召开33场座谈会,访谈企业员工127人。通过调研,对全市外资企业开展党工共建工作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逐步成为江苏省外资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截至2015年底,全市注册登记的外资企业17258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46家。据统计,全市共有16408家外资企业建立党组织,其中单独建立党组织4645个。外资企业在岗职工197万人,党员3.9万名。全市建立工会组织的法人外资企业1.2577万家,其中单独工会6418家,有会员127.4782万名,其中农民工会员70.211万名。全市外资企业专兼职工会工作人员3.0536万名。
主要做法
面对外资企业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苏州市委坚持党工组织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共部署、齐推进,以各类开发园区为重点,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引领,深入实施为民服务先锋行动和非公先锋兴企惠民计划。着力在扩大党工组织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上下功夫,全市外资企业党工组织的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
注重理念先行,构建有效机制。各级党组织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外资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等理念,按照“四个同步”组建原则(审批投资项目与党组织设置同步提出,企业筹建与选派党组织负责人同步考虑,招收企业员工与推荐党员骨干同步进行,企业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同步开展),理直气壮地在外资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苏州市委组织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外资企业党工共建工作的实施办法》,加强对党工共建工作的领导,积极构建各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会同工会组织齐抓共管,相关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各开发园区普遍成立外资企业党工组织组建推进小组,分管书记任组长。推行外资企业党工共建“三个联合”工作法,通过对外资企业党工工作联合目标管理,提高党工组织工作同步落实、同步考核的实效;对外资企业党工组织先进典型联合培育评选管理,引导党工组织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对外资企业党工组织负责人联合业务培训,提高党工干部依法按章履职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近3年,全市被评为省级“四统筹一创争”示范企业112家,示范片区11家。
图为苏州市委组织部和苏州市总工会联合举办的苏州非公企业党工组织培训班现场
注重有效覆盖,夯实发展基础。坚持把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作为加强外企党建的首要任务,努力做到每位党员都编入党组织、党的工作覆盖到每家外资企业。大力推行“党工联动、双向互动”模式,即在已建立党组织未成立工会的企业中,以党组织为依托,推进成立工会组织。在已成立工会但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中,以工会为平台,在条件成熟的企业中及时推进成立党支部。实施非公企业党建“双帮双比”活动,通过创新“招、派、找、调、联”工作法、推行“百日助建”行动等措施,全市党工组织组建步伐得到进一步加快。目前,全市外资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5%,工会组织覆盖率达到接近80%,形成了双重管理、属地管理、扎口管理和兜底管理四级体系。“四级管理体系”以及以区、镇(街道、开发区)、村(社区)为主要架构的“三级”工会组织管理体系。
注重力量配备,建设“两支队伍”。坚持外资企业党组织书记、工会主席“两支队伍”一起抓,着力培养壮大党工工作骨干力量,有效增强了党工组织战斗力。全市先后涌现出以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沪士集团党委书记陈惠芬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积极推行党工组织负责人“交叉任职、双向进入”,对工会主席尚不是党员的,作为重点对象进行考察培养,具备条件的及时发展入党。常熟市外资企业党工组织负责人交叉兼任达80%以上,太仓、昆山建立非公企业“党工干部人才库”。另外,不断扩大会员评议工会主席范围,对党员会员满意率高的优秀党工组织负责人推荐评选劳动模范。并探索推行外资企业党组织书记岗位津补贴、退休补助和工作保障金制度,依法按章保护外资企业党工干部履行职责。对支持建立党工组织并开展活动的外资企业,优先推荐参加各级各类评选表彰。张家港市每年给非公企业党工干部发放权益保障金10多万元,工业园区建立了外资企业党工干部薪酬补贴制度。
注重作用发挥,广泛开展活动。各级党工组织坚持从企业发展实际出发,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的工作理念,按照“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职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的要求,灵活多样地开展党工活动,不断增强党工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倡导党组织积极支持工会组织依法履行维权职能,支持工会组织通过职代会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分配、安全生产、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等专项集体协议,通过厂务公开等制度,落实职工群众的知情权。用党员模范作用影响带动广大职工完成生产任务,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结对帮困、爱心助学、家庭走访等工作,让职工群众感受到党工组织的温暖。苏州市总工会推行工会会员医疗、意外伤害及家财损失救助等举措,有效增强了外资企业工会吸引力。
创造有力条件,营造双赢环境。坚持在舆论上“引”,方法上“导”,行动上“推”,不断营造加强外资企业党建工作的良好环境,实现了非公党建与外资企业“双赢”发展。苏州市委组织部每年引导性投入专项资金5000多万元,全力支持非公企业党组织发展。各地普遍按照每名党员每年不低于150元的标准,将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活动经费纳入了各级财政预算。按照“六有三室”标准,切实抓好外资企业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单独建立党工组织的外资企业,共建党工活动阵地。通过同规划、同建设、同使用、同管理,实现党工资源有效整合。以区域党建工作站建设为抓手,加大基层党建力量配备和基础保障力度,推动党建力量和服务资源向一线倾斜,着力提升区域党工组织服务外资企业党员和职工的能力。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建成区域党建工作站311个,选聘专兼职党务工作者554名,专职工会工作者167名。
问题及对策分析
从调研结果看,苏州市外资企业党工共建工作虽然有明显提升,但对照新形势新任务,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何北以陪何西相亲为名,让自己心安理得地又一次以“老妈生病”为由请了一次假。他们超市的人都知道何北妈妈是老年版林黛玉,动不动就住院,可何北他妈妈压根就不在北京,在深圳给公司卖命呢。何北开车带着何西上花市去买百合,俩人正逛呢,接到何东电话,要陪何西相亲,说已把权筝送回家了。
一是外资企业党工组织尤其是工会组织“组建难”的情况仍然存在。近年来,苏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新批境外企业数连续八年位居江苏省第一,党工组织组建的压力仍然较大。在外资企业党工组织组建过程中,遇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入门”难。从调研情况看,外资企业对建立党工组织存在“三怕”现象:一怕多监督;二怕加重负担、影响“主业”;三怕“失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工组织的组建。
二是党工组织在外资企业中的影响力仍然相对薄弱。虽然近年来苏州市党工组织覆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少数外资企业中的党工组织设置仍然不够健全,尤其是有的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党工组织。有些刚刚建立起来的党工组织由于党员甚至党组织书记、工会主席“跳槽”而停止运转;党工统筹、党工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推进成效不明显,有的把党工工作简单等同于搞搞活动、发发福利,没有充分体现党工组织的地位和作为。
三是党工组织和党员、工会干部作用发挥仍然不够突出。少数外资企业党工组织工作不规范,党工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不强,党员队伍的战斗力不够。少数党工组织负责人存在畏难情绪,不敢理直气壮抓党工工作。个别党工组织形同虚设,难以发挥作用。少数党员职工纪律意识不强,参与党工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外资企业党员流动性较大,且党工干部工作岗位责任重、待遇不稳定,在政治上缺乏上升通道,且身份多为兼职,导致党工干部队伍流失现象加剧。
分析产生此种状况的原因,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和外资企业自身的属性增加了党工组织建设的难度。管理运营模式的特殊性增加了外资企业党工工作的制约因素。与民营企业的“内生式”相比较,外资企业的“嵌入型”模式也具有差异性。再有,法律保障上的不足造成在外资企业中党工组织发展不平衡。相关法律法规对党工组织建设的规范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有的条款“刚性”不足,“弹性”有余,对外资企业缺乏有效的约束力。
按照中央和江苏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实施意见,苏州市党工干部对照“三严三实”的要求,针对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在新起点上加强外资企业党工共建工作。
进一步增强抓外资企业党工组织建设的责任意识,对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人、专职党务干部和外资企业中的中方高管等进行分层分批轮训,强化政治意识和思想自觉。
进一步健全领导机构,在镇、街道层面成立外资企业党工组织领导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进一步健全广覆盖的党工工作的运行机制和组织体系,加强对辖区内外资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外资企业建立党工组织、选配党组织书记、工会主席等基本情况的排摸了解,全面动态掌握相关信息。注重发挥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特别是在团结教育职工、化解劳资矛盾、维护职工权益等方面,切实发挥好党工共建优势。
全面推进“双强六好”创争活动,进一步引导党员职工立足本职,敬业奉献,在推动企业发展上创先争优。
进一步完善落实可行可靠稳定持续的保障体系,理顺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工共建联席会议制度,保障党工共建工作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