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能工巧匠工会要有新作为
2016-12-12董柏云
◎董柏云
培育能工巧匠工会要有新作为
◎董柏云
董柏云 漫画
“工匠精神”一词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持续成为工会干部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因工作的关系,近日笔者走访企业,在与企业工会主席交流时也谈及能工巧匠之事。一些在工会岗位上工作多年的老工会工作者感慨地说,培育“工匠精神”,工会要有新思路、新作为。
其实,工会一直是培育能工巧匠的摇篮。在传统经济年代里,以特有的方式和手段,培育出诸如比标准钻头提高工效好几倍的“倪志福钻头”,王崇伦的“万能工具胎”以及改革工卡具而闻名的“马恒昌小组”等一大批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在市场经济新常态下,培育工匠精神,工会责无旁贷,依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在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转变观念,注入活力。
劳动竞赛要入“企”随俗。当今的劳动竞赛要改变“赛前大张旗鼓,赛时紧锣密鼓,赛后偃旗息鼓”的现状。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忽略产品的品质,是当今社会某些领域心浮气躁的表征。另一方面,过去那种全社会、行业性的竞赛口号内容形式,目前已相形见绌。当下基层工会开展劳动竞赛,要激励职工增强“靠本事上岗,凭贡献取酬”的竞争意识,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要求职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精尖和优秀程度,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总之,开展竞赛活动,工会要积极配合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职工得以脱颖而出的机会,并得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认可和奖励,在实现经济利益增长的同时,职工个人价值得以实现。
拜师结对的措施要跟上。近年来,青工与老职工之间的技术断层现象在一些地区、企业中比较突出,有相当多的企业青工技术接不上茬,高级技工青黄不接,能工巧匠严重匮乏,一些传统的工艺、绝技绝活濒临失传。由于青工学艺时间短,学到的不过是些“皮毛功夫”,这就需要由工会出面,做好选师、拜师结对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让名师把技术传授给徒弟,就必须承认他们所掌握的技术的价值,就应该给他们一定的经济补偿和奖励,提高名师的待遇,这样做也符合“按劳取酬”的原则。工会可根据能工巧匠的实践经验和特殊贡献,为他们编写教材,积集成册,树碑立传,做好宣传服务。
职工书屋要盘活存量。“职工书屋”是工会的品牌项目,多年的苦心经营,大大方便了职工的求学和求知,成效显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职工书屋的书籍“新鲜度”明显不足。从现状看,如有的职工书屋的藏书量不足、且陈旧老化,购书资金短缺;有的企业农民工、外来工的人数比较多,他们需要“充电”,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书籍等等。工会应该正视现实,努力盘活书屋存量。“厂际换书”是一种有效形式,可与有意向的单位之间的书籍互通有无,以此来提高书籍的利用率,拓展信息源,扩大读者群。当然,无论是“厂际换书”,还是采购新书,首要的是工会干部要做有心人、热心人,要多作调查研究,通过多种方式询问职工需要哪些书籍,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通过不懈努力,乐做培育能工巧匠的铺路石、指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