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的耦合关系分析

2016-12-12杨洪涛李富兵

中国矿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集约国土资源节约

杨洪涛,李富兵

(1.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北京 100034;2.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 100034)



中国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的耦合关系分析

杨洪涛1,李富兵2

(1.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北京 100034;2.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 100034)

本文主要以我国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为研究对象,从能源资源潜力、能源勘探开发现状、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布局等方面探究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和国土资源节约集约之间的耦合关系。分析并给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快我国东部地区煤炭企业的关停转,力争2030年全部退出市场;二是逐步淘汰东部地区火力发电厂,力争在2030年完成煤炭发电向天然气发电转型;三是山西、陕西和内蒙煤炭开发强度只减不增,鼓励建设“煤电化”一体化企业,实现资源原地加工转化;四是新疆地区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要慎重;五是我国石油企业仍要坚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抓紧落实中俄天然气供应协议。

能源资源;开发布局;节约集约;耦合关系

中国能源资源潜力大,但分布十分不均,经济发达地区远离能源产地,交通运输成本高、压力大。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一,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0.0%和27.3%;原油进口和消费量分别居世界第二,分别占世界的16.2%和12.9%;天然气消费严重不足,仅占世界的5.7%。由此造成的地面塌陷、土地损毁、地下水层破坏、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较为突出,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剧,环境承载已逼近“天花板”。按照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探索节约集约的利用模式,减少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破坏。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四大地区,以下主要以四大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厘清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和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的关系。

1 中国能源资源潜力

鉴于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本文主要阐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含煤层气和页岩气)的资源潜力。

1)煤炭。据《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2013)》,全国2000m以内煤炭资源总量5.9万亿t,探获煤炭资源储量2.02万亿t,圈定预测区2880个,面积近45万km2,预测资源量3.88万亿t。

2)常规油气。我国常规油气资源总量丰富。据《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2015)》成果,石油地质资源量1257亿t、可采资源量301亿t,目前的资源探明率29.6%,处于勘探中期。天然气地质资源量90.3万亿m3、可采资源量50.1万亿m3,探明率14.4%,处于勘探早期。

3)非常规油气。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大。据《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2015)》成果,全国埋深4500m以浅页岩气地质资源量122万亿m3,可采资源量22万亿m3,累计探明地质储量5441亿m3,探明率仅0.4%。埋深2000m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30万亿m3,可采资源量12.5万亿m3,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293亿m3,探明率仅2.1%[1]。

2 中国能源勘探开发利用现状

2.1 煤炭勘探开发利用现状

截至2014年底,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15317亿t,2015年煤炭产量为37.5万t,较2010年增加了5.15亿t。煤炭查明资源储量在1000亿t以上的省(区)有4个,合计12073亿t,占全国的78.8%,查明资源储量在100亿~1000亿t的省(区)有10个,合计2893亿t,占全国的18.9亿t。

按四大地区划分看,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分别占全国的72.3%和21.8%,西部主要集中在内蒙(26.5%)、新疆(24.0%)和陕西(10.7%),中部主要集中在山西(17.6%)。我国煤炭产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分别占全国的52.5%和34.5%,西部主要集中在内蒙(24.3%)和陕西(13.4%),中部主要集中在山西(26.0%)。

据《煤炭工业统计年报2015》,2014年我国各省(市、区)煤炭调入17.6亿t,其中东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10.4亿t和2.2亿t,分别占全国的59.3%和12.8%;2014年我国各省(市、区)煤炭调出17.65亿t,其中西部和中部分别占全国的48.3%和23.9%[2]。

2.2 油气勘探开发利用现状

截至2015年底,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4.96亿t,2015年产量2.15亿t;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51939亿m3,产量1243.6亿m3;页岩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1302亿m3,产量44.7亿m3;煤层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062亿m3,产量26.7亿m3。

按四大地区(不含海域)划分看,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主要分布在西部、东北和东部,分别占全国的40.7%、22.0%和18.3%;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主要分布在西部,占全国的83.1%。我国石油产量主要分布在西部、东北和东部,分别占全国的33.0%、24.6%和17.7%;天然气产量主要分布在西部,占全国的82.4%。

表1 2015年我国能源储量产量统计表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中国煤炭协会;“煤炭*”为2014年数据。

3 中国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3.1 中国煤炭开发利用布局

东部地区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均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但目前土地供给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恶化,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在考验我们的智慧。燃煤发电、机动车尾气排放等均与能源有关。中国煤炭开发利用布局将至关重要。

按照煤炭供需划分,东部为我国煤炭需求区,中部为煤炭供给区,西部为煤炭供给区和准备区。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数据,到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t左右。根据以上分析,中国煤炭供需具体规划如下所述。

一是加快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煤炭企业的关停转。减少和杜绝由于煤矿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加强煤矿地质环境的恢复和治理,到2030年东部煤炭企业全部退出市场。

二是我国东部地区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电力供应基地要逐步向中西部转移,实现东部地区电力供应多元化。逐步淘汰东部地区火力发电厂,力争在2030年完成煤炭发电向天然气发电转型。

三是山西、陕西和内蒙煤炭开发强度只减不增。鼓励在资源产地建设“煤电化”一体化企业,积极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将资源在原产地加工,生产出电、煤气、化工产品等,用特高压输电等方式输送到东部,这不仅增加了中西部地区的就业、利税,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而且还节约了东部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

四是新疆地区煤炭资源要慎重开发,鉴于该地区的环境、水资源、交通运输线路长等问题,煤炭开发要有序、适量,不宜大规模开发。积极开展煤制气、煤制油等示范性工程,考虑到水资源、经济性等因素,应是探索性开展,不宜一拥而上。

3.2 中国油气开发利用布局

坚持常规非常规并举、陆上海上并重,按照“稳定东部、加强西部、加快海域、大力发展天然气”的方针,大力支持低品位石油资源开发,建设大庆、辽河、新疆、塔里木、胜利、长庆、渤海、南海、延长等9个千万吨级大油田,2020年原油产量保持2.1亿t;天然气以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南海等为重点,加强西部低品位、东部深层、海域深水和非常规四大领域科技攻关,到2020年,常规天然气产量达1500亿~1600亿m3,页岩气产量200亿~300亿m3,煤层气产量达到100亿m3[3]。

4 能源开发利用布局与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的耦合关系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为不均,主要分布在中西部。油气资源总量丰富,分布不均,品质一般,人均不足,气比油多。根据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特点,贯彻国家“节约优先、绿色低碳、立足国内、创新驱动”能源发展战略,加强我国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布局,高效和集约开发、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以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国土资源的节约集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4.1 煤炭开发利用布局有利促进国土资源的节约集约

到2030年,东部地区煤炭企业的关停转将带来大量宝贵土地资源的解放,有效缓解东部地区紧张的土地供需矛盾。煤矿的粗放式开采带来的地面塌陷、土地损毁、地下水层破坏等问题短时间难以解决,要加强关停煤矿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创新煤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集体土地流转利用等政策,引导社会资金、资源、资产要素投入,促进国土资源的节约集约。

中西部是重要的煤炭供给区和准备区。煤炭原地发电加工,可减少煤炭长距离的运输,既减少了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耗,降低了对公路的运输压力[4-5]。

4.2 油气科技创新、高效开发有力促进国土资源的节约集约

创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体制机制,逐步开放油气勘探开发市场,着力推动科技进步,落实“三深战略”,显著提升6500~10000m深的油气勘查技术能力,突破深海采油技术和装备自主制造能力,统筹协调油气和其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布局,增强国内油气资源保障能力。

大力推进油气行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油气田规划、设计、生产要实现开发有序、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采用丛式井、水平井等,优化设计,最大程度降低占地面积,施工完成后临时占地要恢复原貌。

5 建议

1)目前我国煤炭产能40亿t,在建煤矿规模17亿t,未来产能过剩将达27亿t[6]。国务院要求从2016年开始,用3~5年的时间,退出煤炭产能5亿t左右、减量重组5亿t左右。煤炭去产能任务艰巨,建议优先做好煤炭产业开发利用布局,加快东部地区煤炭企业关停转,力争2030年全部退出市场。加快中西部地区煤炭产业的优化升级,有序退出过剩产能。

2)加快东部地区“气代煤”工程,扩大天然气利用替代。逐步淘汰东部煤炭发电,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和燃煤发电相比,天然气发电虽经济性较差,但可以大幅改善东部地区大气污染,潜在经济价值巨大,尤其是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全可以承受和消费,需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

3)当前受世界经济和美国页岩油的影响,国际油价低迷,并将持续相当长时间,我国石油企业海外走出去工作受到较大影响,油气企业境外并购几乎停滞。未来三十年,油气仍为世界主要能源,未雨绸缪,长远规划,我国石油企业仍要坚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我国天然气需求大,需大量进口,要抓紧落实中俄天然气供应协议,积极推进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谈判进程。

[1]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2015)[R].2016.

[2] 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产资源年报2015[R].2015.

[3]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全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规划前期研究[R].2015.

[4] 许书平,孔宁.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合理布局研究[J].资源导刊,2009(3): 14-15.

[5] 陈从喜.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 以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J].国土资源情报,2011(10): 8-13, 34.

[6] 张玉卓.淘汰落后产能 推动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EB/OL].(2019-09-29). http://mp.weixin.qq.com/s?src=3×tamp=1477533855&ver=1&signature=xFX-DHUHviUHhRCxnaWYrgSfvTgxdQ0Gmaa4x0NNjLn6toUgj*YUQq1PKv79RXSWGj8tKO7Akv7TMAZx8DVlrTK-B4TVI0W80XbHTN8z4l5msuUJmClDP5ZjA2-nlAqygtQUk 1IZNcotjZFsFqckw 7fQE9UA2NzyWPue9uwjbhg=.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yout of China’s energy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of land and resources

YANG Hong-tao1,LI Fu-bing2

(1.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Center,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Beijing 100034,China; 2. Strategic Research Center of Oil & Gas Resources,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Beijing 100034,China)

Taking the eastern, north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of land and resources were investigated from the aspect of energy resources potential, present situation of energy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layout of energy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he main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are as follows: ① speeding up the closure and switching of coal enterprises in eastern China, striving hard withdraw from the market completely in 2030; ②phasing out thermal power plant in eastern China, striving to comple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lectricity generation from coal to natural gas in 2030; ③the coal exploitation intensity in Shanxi , Shaanxi and Inner Mongolia should only decreasing to encourage the construction of coal-electricity-chemical integrated enterprise, and realize resources in situ processing conversion; ④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s in Xinjiang area must be carefully; ⑤China's oil companies are still have to actively explore overseas markets, and promptly implement natural gas supply agreement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energy resource; development layout;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coupling relationship

2016-04-25

杨洪涛(1966-),男,河南,助理研究员,毕业于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人力资源等。E-mail:mlryht@126.com。

F407.2

A

1004-4051(2016)11-052-03

猜你喜欢

集约国土资源节约
节约
欢迎订阅2020年《国土资源信息化》
节约
节约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2016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芝加哥大数据发展与应用对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启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中集约用海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