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身边的“大好人”
2016-12-12
张洪:志愿服务边疆行
1978年出生的张洪是彝族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1999年入党,大学毕业后到该县西平小学工作,担任团支部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后任该县教育局团委书记。
十几年来,张洪一直坚守在基层志愿服务岗位上。他连续6年参加“珠江源登山越野挑战赛”和“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志愿服务工作。其服务项目有参赛运动员报名引导,随车向运动员及嘉宾讲解赛事情况,为运动员送水,参加景区环保行动等。2007年11月,全国百城市自行车决赛在该区举行,这项赛事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紧紧相连,也是全民健身运动的一项重要活动,张洪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他还参加了该区美食文化节暨万寿菊花节志愿服务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张洪说:“参加重大赛事志愿服务工作,拓展了自己的生活空间,扩大了观察社会的眼界,增长了与人进行交流的能力。”他觉得,地处偏远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多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对于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摸索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都大有益处。
刘凤琴:“理发大姐”热心人
今年64岁的刘凤琴家住内蒙古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第三街道,现任温馨社区九委居民组组长。
刘凤琴有一手理发的好技术。最初,她发现小区里居住的老年人、残疾人理发不方便。她想,如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他们义务理发,那有多好呢!于是,她找到社区领导,诉说自己加入社区志愿者行列的想法。从此,刘凤琴担当起为老人和残疾人义务理发的服务工作。
实际上,刘凤琴的身体并不好,患有冠心病、骨关节疼痛等疾病,不能长时间站立。可是,她坚持每月两次在社区活动室集中为老人和残疾人理发。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人,她还带领志愿者上门服务。逢年过节,她都会带着工具,走遍社区贫困家庭和空巢老人之家,为他们理发。
如今,居民都知道,在自己的身边有一位“理发大姐”。很多受其帮助过的人赞誉她:“刘凤琴是个有爱心的热心人!”除了义务理发,她还关心街坊邻里的生活状况,有谁生病住院了,她常去看望;有谁生活遇到困难了,她便为人家做点实事。刘凤琴说:“只要大家携起手来,主动关爱帮助遇到困难的人,社会就有温暖,人间自有真情。”
于秋云:服务老人夕阳红
68岁的于秋云住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登峰街道高升社区,1966年入党,现任高升社区党总支第二党小组组长,2008年开始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工作。
于秋云是一位英语教师,曾在大连市第58中学任教。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时刻也让于秋云浮想联翩。她想到,这样一场国际赛事,肯定有很多外国友人来到我们当中,那么,作为一个中国人,连一句起码的英语都不会说,这怎么行呢?于是,她向社区领导建议,希望社区开设英语班,她来讲课。就这样,于秋云重操教鞭义务教学,不图任何回报。
于秋云所教的学生都是一些老年人。学生老龄化,记忆力差,重复提问多,教学进度慢。她从来没有发过火,总是和颜悦色地回答问题,循循善诱,灵活教学。于秋云的热情、耐心和敬业精神一直感染着老年学员。大家都很喜欢她、尊重她,学习热情高涨。
除了英语教学,于秋云又发起组建了“深秋合唱小组”,组织老年人开展唱歌活动,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目前,合唱小组可以演唱60多首歌曲,在社区、街道举办的大型活动中频频亮相,成为大连文化建设的一道风景线。
周娅:帮教孩子薪火传
今年32岁的周娅,2008年入党,现就职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人大工作联络处。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她发起了“1+1青少年阳光成长计划”志愿服务项目。这个项目的实施,对于很多孩子的成长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1+1”项目的志愿者人手很紧张。周娅打印了几十份宣传单,请人开着“火三轮”在高新西区高校周围分发。她还利用工作之便在各机关党支部会议上宣讲,发动党员帮扶孩子。经过她的宣传,一些党政机关的党员们都来认领娃娃。
6年来,周娅全身心投入到孩子们的帮扶教育中,即使在怀孕期间也坚持参加活动。与此同时,她还把自己的爱人发展成为志愿者,每次搞活动时,丈夫就是义务司机兼搬运工,也是任劳任怨,乐此不疲。
目前,“1+1”项目已经帮扶了83个孩子,发展党员志愿者150多名。一些曾经接受过帮扶的孩子,在考入大学后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可谓志愿接力,薪火相传。
马文桂:“大家开心我快乐”
今年70岁的马文桂,1968年入党,1998年参加志愿服务工作。18年来,只要不下雨,他每天都会准时把音响设备搬到舞场,每次义务工作三个小时。如今,这处露天舞场已成福建省三明市东安社区居民夜晚文化生活的寄托,每晚都有四五百人到场。他经常讲的一句话是:“只要大家开心,我就快乐。”
为让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有个快乐休闲的夜晚,从1998年起,马文桂在单位门前空地上开设一处露天健身舞场。他从家里搬来设备,为社区居民播放舞曲。后来,跳舞的人越来越多,他又添置了DVD机和舞厅专用音箱、扩音器等,先后4次更换设施,自掏腰包1万多元。
一位热心居民为此写了一首诗:“春夏秋冬十几载,露天舞场免费开,社区居民有需求,路灯一亮老马来。”有调查,自从开辟这处露天健身舞场后,社区里打牌赌博、酗酒闹事的少了,邻里关系也亲密和谐了。
为了扩大影响,进一步发挥作用,2014年6月,东安社区成立了“老马志愿服务队”。该队的服务内容涵盖关爱老人健康、文体娱乐、社区治安巡逻等,将长期为居民开展各项志愿服务。
裴春梅:“心灵关爱”惠民生
今年43岁的裴春梅是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八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同时她担任马鞍山市爱心传递志愿者服务总队心灵关爱项目分队负责人。多年来,她一直以志愿服务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为孩子们消除心理困惑,帮家长们解决教育难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从2001年开始,她结合自身专长,在立足校园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将心理健康的宣传普及从校内扩展到社会。为了帮助那些有心理困惑的未成年人,她还在媒体上开辟心理咨询专栏——“裴老师信箱”,在网络上设立“裴老师咨询室”。目前,心理咨询专栏刊发辅导回信近百封,“裴老师咨询室”访问量已达40多万人次。
从2004年开始,她着手实施“心灵关爱”进社区项目,先后与当地5个社区、4所学校开展结对服务。同时,她关注社区孤寡空巢老人、困难家庭儿童和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将心理知识讲座、青少年心理辅导、个案咨询与家庭教育指导相结合,举办专题讲座30多场,听众近万人。每次讲座后,她都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及时为学生和家长释疑解惑。
付英欢:课外活动好园丁
付英欢是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第七中学的教师,2013年10月从教师岗位上退下来。不久,她又担任了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常务副组长。
她说:“作为一名教师,要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上。关爱孩子要有耐心,还要有热心、诚心和责任心。要想着怎样去做好每一件事,还要做得让孩子们心情愉悦。”2015年3月,付英欢在伊春区开会时,得知当地林都社区准备开办小课堂活动。她主动找到社区领导,谈了自己的想法。当时,领导正为开班缺少教师而犯愁呢。她主动承担了这项任务。
林都社区小课堂为每周四下午3:40到4:40,一个小时的课程,就是为已经放学的小学生开办校外活动课。付英欢不仅承担上课的任务,还为孩子们做教具,设计图案,创新内容,既让孩子们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又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经过一段时间小课堂活动的开展,在其精心独到的教学陪伴下,孩子们在课外活动中身心愉悦,快乐成长。她的努力得到家长们的认可,称她为“课外活动的好园丁”。
杨士泉:“爱心超市”助特困
44岁的杨士泉是河南省固县人,2008年入党,现住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暮云街道高云村。他是暮云街道小蜜蜂义工协会会长。
他早年来长沙打工,历经多年奋斗,成了一名企业家。富不忘本的杨士泉乐于投身公益慈善事业,10年来,他在爱心助学、扶贫帮困、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共计捐赠300万元。2014年,他组建小蜜蜂义工协会,同时开办了不赚钱的“爱心超市”,尽全力帮助特困者。
“爱心超市”就设在高云村,至今已经营8年之久。这家超市仅向顾客赠送商品,而没有任何盈利。为什么要办“爱心超市”呢?杨士泉说:“我是村里培养的一名共产党员,我个人富裕了,也有责任为更多的困难群众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爱心超市”所在的整栋楼房,都是杨士泉自家房产,无偿提供给村民使用。目前,一楼给村里集体经济搞经营,二楼作为“爱心超市”、村民图书馆的场地,三楼、四楼是村民健身房和文艺演出队排练场地。如今,“爱心超市”已向全村五保户、困难户、敬老院的老人累计发放价值110万元的生活物资,群众称他为“当代活雷锋”。
欧阳辉:“雷锋爷爷”育后人
耄耋之年的欧阳辉是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粮食局离休干部,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志愿老人。
从1985年开始,他以顽强的意志和拼搏精神,不辞劳苦,30年间步行7400公里,骑自行车9100公里,乘火车7.4万公里,跨越6省21市38县72个乡镇,走进1000多所学校,先后为大中小学生义务讲课近4000次。同时,在家庭收入拮据的情况下,他省吃俭用,长年向各类公益活动捐款,还坚持抚养两名孤儿,资助两位孤寡老人,结对帮助一些困难学生。2015年,欧阳辉入选“中国好人榜”,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雷锋爷爷”。
欧阳辉19岁参军入伍时,还是一个大字不识的“睁眼瞎”。在革命队伍里,他以惊人的毅力,发奋学习文化知识和政治理论。后来,他转业到地方工作,也是挤出时间刻苦学习。1983年离休后,他总想着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当时,他发现一些学校的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后来,他毛遂自荐,找到一所学校,提出为孩子们上一堂德育辅导课,没想到,授课效果良好,深受学生欢迎。从此,他一发不可收,倾情讲课,至今,有近百所学校聘请他为“校外辅导员”,听课学生已达55万人次。
肖隽烈:居民社区架桥梁
年近七旬、家住贵州省贵阳市世纪城社区的肖隽烈是一位退休工程师。他乐于助人,喜好摄影。因为热心于社区事务,他先后当选为世纪城社区居民议事会副会长、老年协会秘书长、残疾人协会秘书长、摄影协会理事,以及公交公司义务监督员。
在日常生活中,肖隽烈时常走家串户,收集居民意见。居民在社区议事会上反映的各种问题、意见和建议,他都认真记录,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多年来,肖隽烈代表居民所提出的意见建议,大到社区环境保护、和谐社区建设、维护社会秩序、关心老龄空巢户、帮助残障人士,小到乱停车和占道经营等多个方面。其中,几十条建言献策均得到主管部门的采纳和解决,在居民和社区之间架起一座沟通联系的桥梁。
多年来,肖隽烈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着社区建设发展的点点滴滴。他用图片和数据督促物业部门治理了当地卧龙河污染的问题。一段时间,小区内乱停车现象严重,时常造成堵车,他主动到社区反映情况,同时利用网络、QQ群等沟通业主与物业、居民与社区,化解了多起因为办证、缴费等原因引发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