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低碳经济融资创新?
2016-12-12菲利普卡尔德龙Fe1ipeCa1der
文 | 菲利普·卡尔德龙(Fe1ipe Ca1derón)
编译 | 赵福艳
如何实现低碳经济融资创新?
文 | 菲利普·卡尔德龙(Fe1ipe Ca1derón)
编译 | 赵福艳
未来十五年,是全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不但为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且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以及《巴黎协定》中提出的重要国际问题。
如果保持当前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全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需投资将超过90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1.29万亿元)。然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与完善能源、交通、水力与通信系统,支撑低碳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投入一定不会达到如此之多。现有基础设施的“清洁升级”,将使其前期成本增加约5%,但后期运营成本将实现大幅下降,足以抵消这部分费用,从而实现清洁高效生产,加快循环经济发展脚步。同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节约成本,减少浪费。
目前,完善基础设施支持低碳发展,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利用这部分资金,做到物尽其用。为此,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必须彻底解决引导资本投资高碳项目的市场扭曲现象。当前,全球化石能源每年所得补贴高达6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086亿元),是可再生能源的数倍之多。不停止对化石能源的补贴,势必加剧能源的低效利用与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清洁能源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政府和投资者不对这样的巨大代价加以重视,做出错误决策,将对其自身、普通百姓、甚至全球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为了让基础设施投资价值在市场上真正体现出来,全球各国应及时调整或改革能源补贴政策并引入有效碳定价机制。目前,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500多家企业参与到透明的碳排放交易机制中来。同时,碳定价领导联盟(Carbon Pricing Leadership Coalition)提出了积极倡议,促进他们之间分享交流彼此成功的经验。此外,《巴黎气候协定》已经为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期望全球共同努力,加快可持续发展步伐。
第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当前,全球低碳科研项目经费仅占所有研发费用的2%。因此,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投资成本,促进新型低成本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升级,任重而道远。同时,现有高效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也十分重要,因为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发电厂、建筑物、公路以及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并不会放慢。
第三,开拓低碳项目融资渠道。在我任职墨西哥总统期间,当时墨西哥政府出台了该国历史上最具雄心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将每年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由原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提升至占比近5%。为此,政府提高
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在国家财政公开预算中所占的比重,简化了繁琐的程序,加强了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同时通过建立国家基础设施基金,汇集资金资源。各国政府都应该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明确的国家战略规划。
做好项目前期筹备,拓宽融资渠道,健全投资机制,是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足资金的重要保障。在这一过程中,多边发展银行既可以提供技术援助,同时也能帮助降低项目已知风险。
第四,有效利用民间资本结成联盟,促进各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实际上,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绿色经济领域的手段多种多样。其中之一就是专门用于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债券,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关注。2015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到4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926.58亿元),是2012年的3倍。未来5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市值预计达23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366.3亿元)。
大多数绿色债券应用于金融、能源、房地产领域,可以细分至交通运输、农业、垃圾处理、适应性改造等方面。此外,有必要对绿色债券类型进行明确分类,帮助投资者树立信心。绿色投资银行吸引民间资本是另一种投资建设低碳基础设施的有效途径。目前,许多绿色银行已经成功吸引大量投资,可以实现用1美元的公共支出从私营部门获得10美元(约合人民币66.81元)的融资。近年来,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兴起了许多绿色银行,包括在英国、日本、马来西亚以及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康涅狄格州和纽约州。
值得一提的是,为实现绿色金融体系健康有序发展,企业和投资者必须清楚认识到当前已显现出的气候风险,并将其考虑到投资决策中。忽略影响长期价值的环境因素,将对承担和履行金融信托责任带来致命的影响。现在,一些欧盟国家已经授权相关企业,针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风险评估情况发布相关报告。最近,20国集团(G20)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成立了与气候有关的金融风险披露信息工作组。
基础设施是实现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其也有潜在崩溃的可能性。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建设可持续基础设施不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更是低碳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作者为墨西哥前总统、全球气候与经济委员会主席,原文刊于《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