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质量追赶型产业体系

2016-12-10王一鸣

中国工业评论 2016年10期
关键词:阶段质量企业

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

首先,中国经济正在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阶段,从过去中国经济增长的曲线来看,差不多经历了六年增速放缓的阶段。它的主要特征是,以往数量和规模扩张为主的追赶潜力已经基本得到释放,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因素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2012年以后,中国劳动力正在减少,经济增长的劳动投入正在放慢,随着劳动力的减少,储蓄率开始下调,资本的投入也在放慢。

而从中国经济的需求端来看,2014年每千人拥有汽车超过一百辆,住与行的主导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国际比较看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数量扩张阶段,或者说大规模扩张的阶段将要结束了。经济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的过程中,每个国家都有一个拐点。日韩在经历这个拐点以后,产业扩张差不多慢慢达到了峰值,我们也在经历这个阶段。拐点以后日韩人均钢材消费量的增速都在零增长线波动,也就是说需求开始趋于饱和,日本的峰值是1.3亿万吨,我们的官方数据是11.3亿吨,显然我们已经越过了产业的峰值。

由于上游重化工结构的发展放慢,拐点以后用电量的增速也在放慢,日韩过去都经历过放慢的过程,现在社会用电和工业用电也处在这个变化的阶段。去年工业用电是负增长,今年有一些回暖。但是,发电装机已经超过15亿千瓦,电力行业相关人员介绍,再建的还有4亿千瓦,以后电力的供需市场也会发生变化。

经历拐点以后,日韩的汽车保有量增速也大幅度回落,现在我国汽车保有量1.67亿辆,去年产量为2450万辆,产能接近4000万辆。我国有大量在建的汽车生产项目,也处在市场供需的重要变化阶段。

过去追求数量扩张、追求规模扩张、追求圈地搞园区扩大产能,传统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产业发展模式也要从铺摊子为主转向上台阶为主。其核心是要迈上两个台阶:一是产业升级,二是创新。

过去比较习惯通过扩大投资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现在投资的边际效应逐年在递减。数据测算增量资本产出比,近几年,每新增一块钱GDP所需的投资出现明显上升的态势。如果再单一扩大投资手段,不仅投资效率下降,而且债务杠杆攀升,根据过去五年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我国是43个主要经济体债务杠杆攀升最快的经济体。

所以,数量追赶、规模扩张的路子越来越受到约束,我们要更多地向质量追赶的方向转型。质量追赶新的特征是:产业规模扩张明显地放慢,但是产品、质量、品质、性价比、品牌大幅度地提升,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全要素生产率成为主要的衡量指标,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本地位在大幅度地提升。企业要从以前速度效益型逐步地转向质量效益型,这是质量追赶阶段特征性的变化。

质量追赶推进产业升级

质量追赶的难度在质量提升上,前30多年,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后发优势,是后发扩张性的阶段,现在进入标杆追赶型——按照国际标准追赶的阶段。下一步从追赶到并跑阶段,有些领域进入“并跑”,就要进入前沿的拓展型增长阶段。这个阶段创新能不能突破、创新是否足够活跃、创新的成功概率有多大,对质量追赶阶段最为关键。以前,我们经历过能源的瓶颈、交通的瓶颈,而现阶段创新是个瓶颈,我们怎样突破这个瓶颈制约,对质量追赶也是很关键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为质量追赶创造条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会为质量追赶打开新的空间。而降成本有利于新的技术、产品、业态、模式的发展,补短板可以为质量追赶提供支撑条件。

要用质量追赶推进产业升级,我们需要迈的第一个台阶是产业,核心是价值链的提升,它的投入方式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竞争方式要从成本竞争转向质量、技术、品牌和服务的竞争。想要上一个台阶,形成未来的产业体系,以下六个领域最为关键。

第一,新型制造业。按照“中国制造2025”,形成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制造体系。

第二,生产性服务。制造业如何提升价值链,通过生产性服务,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这些业态原来是在企业的内部,现在有的已经外化为市场的主体。发展这些生产性服务业,帮助制造业提升价值链最为关键。有些城市已经有了这些形态,研发型企业从企业外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接订单。

第三,培育新兴的产业。包括新的技术、产品、业态、商业模式,形成核心技术、战略产品、工程与规模化应用、配套系统创新价值链,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传统重化工。现在规模都很大,是去产能的主要方面。如何把去产能与现代化改造结合起来,提高环保、能耗、技术标准,加快技术并购、产业重组和优化布局,鼓励产业跨国经营和跨国发展。

第五,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何推进这些产业从单一的劳动密集转向劳动、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来推进加工贸易,向劳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第六,高技术产业。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组装,如何强化研发设计的能力,促进高技术产业向自主研发制造为主导转变。

以质量追赶构筑新的质量体系,这六个领域都需要推进。推进质量追赶型体系也需要改革,通过改革来落地,最重要的是国有企业改革。怎样从以管资产为主转向管资本为主,放开垄断性环节,产业政策如何从特惠转向普惠,建立市场化的融资机制等,这些都是质量追赶型体系制度所需要的。

突破创新发展瓶颈

质量追赶型的产业体系,创新是关键,创新是建设质量追赶型产业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前沿的技术更新非常快,国际机构也在不断地发布前沿技术。在“十三五”时期,国家要实施重大的科技项目,最近,国家成立了航空发动机公司,这是标志性的项目。而量子通信、智能制造、机器人、脑科学都是下一步需要去重点部署的。

要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我们需要在每个领域形成标志性领军性的企业。其实,领军企业已经开始涌现,包括ICT领域,每个行业都有领军型的企业,中国制造的格局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社会应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将会涌现出新兴成长性很强的企业。我们已经看到,一些企业让人耳目一新,会迅速成长为未来承载国家制造业希望的新兴企业。

要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生态,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具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支持创新的工具,包括风投、创投、众筹这些新兴的融资工具,完善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给研发人员、创新者以足够的回报,创新培养和吸引人才的机制。

人才的作用、人才对创新的引领作用,在这个时代已经越来越凸显,要突破瓶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注重发挥企业家的才能,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创新是对生产要素重新的组合。企业家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创新。政府的职责主要是基础研究投入、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市场秩序和减轻企业家创新的风险。

创新一定要以需求为导向才能真正有生命力,我在美国思科公司待过一段时间,思科的模式很有意思,他们自己叫“333”制度:三分之一是企业制度研发、三分之一是企业间联合研发、三分之一是并购,这样的方式最有利于跟踪市场,企业研发如何跟踪市场最前沿也很重要。

人才是创新第一要素,尊重创新人才是创新活动的根本所在。例如,特斯拉就集聚了苹果、丰田、航空航天跨领域人才团队,颠覆性的思维实现了对现有技术的集成创新,实现了互联网与电子行业、传统汽车制造业、航空航天业的技术融合。这实际上是人才的整合,不同人才资源的整合。另外,风投这个创新的金融工具现在也越来越重要了,创投风投的发展在创新活跃的城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重要的催化剂。

随着制造技术逐步地从追赶转向并跑阶段,很难有清晰的目标、明确的技术路线,需要在试错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找到创新的方向。科技的研发投入也要转变模式,过去是事前投入,如何从事前投入逐步转向事后的激励型投入,这跟研发创新的变化也是关联的。

中国制造最重要的是增强竞争力,企业要增强竞争力,还需要去国际市场搏击。创新是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的,企业需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吸纳国际资源,这些是使企业最终形成强大创新力的关键。我们需要通过创新去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本文根据王一鸣在“2016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猜你喜欢

阶段质量企业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