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香樟主要害虫种类及危害调查研究
2016-12-10上海市金山区林业站201599
贾 汀 (上海市金山区林业站 201599)
上海市金山区香樟主要害虫种类及危害调查研究
贾 汀 (上海市金山区林业站 201599)
为给香樟虫害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对上海市金山区的香樟主要虫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樟巢螟、刺蛾类、香樟齿喙象的发生及危害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金山区香樟的主要虫害有7种,分别为樟巢螟、刺蛾类、樟木虱、樟叶蜂、香樟齿喙象、苹果透翅蛾、樟脊冠网蝽等。樟巢螟在6-7月间及8-9月间有两个危害高峰,株发生率最高可达50%。刺蛾类危害期从6月上旬持续至9月下旬,7月为黄刺蛾发生高峰。香樟齿喙象在金山地区1年发生1-2代,幼虫主要为害期在4月中下旬至5月,以啃食韧皮部及浅层木质部为主,部分林地踏查株发生率可达90%。
香樟;虫害;调查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是上海市主要绿化树种之一,常被用作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及风景林,同时在工业、医药方面也有广泛应用[1],因此,香樟树上的病虫害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解上海市金山区香樟害虫的种类及危害程度,笔者于2015年4-10月开展了金山区香樟虫害的调查研究,以期为香樟虫害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概况
主要调查朱泾镇新农地区、吕巷镇干巷地区、枫泾镇、亭林镇4个乡镇的香樟生态片林及苗圃的虫害发生情况。
1.2 调查方法
采取线路踏查、固定标准地调查以及测报灯监测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根据4个乡镇香樟树种的实际分布设计固定的踏查路线,踏查路线覆盖虫害常发区的90%,用调查表格记载调查时间、地点、危害部位和危害程度,危害等级分轻度(+)、中度(++)、重度(+++) 3 个等级,食叶性害虫及刺吸性害虫叶子受害率≤20%为轻度,20%<叶子受害率≤50%为中度,叶子受害率>50%为重度;蛀干性害虫树干受害率≤10%为轻度,10%<树干受害率≤20%为中度,树干受害率>20%为重度。
樟巢螟、香樟齿喙象危害情况采用固定标准地调查方法,在4个乡镇的香樟片林或苗圃设立固定标准地,对标准地内寄主进行取样调查,每块标准地选取寄主植物30株,樟巢螟记录害虫的叶片危害率,香樟齿喙象记录每株植物蛀孔数量。刺蛾类危害情况采用线路踏查结合测报灯监测方法,记录害虫的株发生率及灯下诱捕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香樟害虫种类及危害程度分析
线路踏查发现危害香樟的害虫种类主要包括:食叶性害虫有樟巢螟、刺蛾类、樟木虱、樟叶蜂;蛀干性害虫有香樟齿喙象、苹果透翅蛾;刺吸性害虫有樟脊冠网蝽等(见表1)。
踏查结果显示(见表1),对香樟造成重度危害的虫类包括樟巢螟、香樟齿喙象等,中度危害的虫类为刺蛾类害虫。
表1 金山区香樟害虫种类及发生情况
樟巢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危害樟树,并以其幼虫危害为主,其中1-2龄幼虫取食树叶,3-5龄幼虫吐丝将小枝或树叶缀合形成虫巢,危害严重时可将整株树叶吃光,从而影响樟树的正常生长[2],且由于虫巢多,对园林绿化景观效果造成了一定影响。
香樟齿喙象是近几年上海新发现的蛀食香樟主干的害虫,危害部位多在2 m以下的主干皮层,少量危害到浅层木质部,蛀道内可见很多细粉状木屑虫粪,危害严重时会导致香樟树势衰弱,表皮暴突。
危害香樟的刺蛾类害虫主要包括丽绿刺蛾、褐边绿刺蛾、黄刺蛾、扁刺蛾等,偶见迹斑绿刺蛾及桑褐刺蛾。刺蛾在本地区一年发生2代,刺蛾初孵幼虫主要以叶片的下表皮及叶肉部分为食,4龄后幼虫取食全叶,危害严重时可将叶片的叶肉吃光[3]。
轻度发生虫害有樟木虱、樟叶蜂等,樟木虱一年发生2-3代,受害香樟叶片多出现紫红色虫瘿。樟叶蜂一年发生3代,幼虫在4-8月均有发生,以啃食叶肉为主。苹果透翅蛾主要危害树干基部,被害处下方排出红褐色粪便,4月上旬至5月均可见到幼虫蛀食为害。樟脊冠网蝽成、若虫均刺吸危害,被害叶面出现褪绿白斑、叶背出现黑褐色污斑,4-9月均有发生。
2.2 3种主要害虫发生危害情况调查
2.2.1 林间樟巢螟幼虫发生危害情况
金山地区一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浅层土中越冬。5-6月成虫羽化、交尾、产卵。7月为第1代幼虫危害盛期,幼虫吐丝缀叶取食,形成鸟巢状虫苞。9月为第2代幼虫危害盛期,部分地区10月尚有第3代幼虫危害。樟巢螟成虫灯下始见日为5月10日。根据固定标准地调查结果,樟
巢螟在6-7月及8-9月有2个危害高峰。吕巷地区7月踏查结果,虫株发生率最高达50%,亭林地区9月踏查结果,虫株发生率最高达45%(见图1)。
图1 金山区樟巢螟发生危害统计
2.2.2 刺蛾类害虫发生危害情况调查
丽绿刺蛾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上结茧越冬,6月下旬-7月为第1代幼虫危害盛期,8-9月为第2代幼虫危害盛期,褐边绿刺蛾危害期与丽绿刺蛾基本相同。黄刺蛾始见于6月中旬,危害期至9月下旬。扁刺蛾危害盛期为7-9月,成虫灯下始见日为5月15日。以黄刺蛾为例,朱泾新农苗木基地测报点踏查数据显示(见图2),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为黄刺蛾第1代幼虫危害期,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第2代幼虫危害期,危害程度较第1代略轻。灯下调查数据显示,7月为黄刺蛾成虫发生高峰。
图2 朱泾新农苗木基地测报点黄刺蛾诱捕情况
2.2.3 香樟齿喙象发生危害情况
香樟齿喙象是近几年上海地区新发现的、严重危害香樟的一种蛀干性害虫,近两年在金山区也呈重度发生,朱泾及吕巷部分林地踏查的株发生率可达90%,单株虫排粪孔数量最多可达10多个,幼虫主要危害期在4月中下旬至5月,以啃食韧皮部及浅层木质部为主,部分林地9-10月间可见少量幼虫及成虫危害。近几年来,由于樟树的广泛栽植,该虫成为了一种重要害虫。据记载,该虫在上海地区首次发现于2006 年,而后危害日趋加重。2012年4月,在上海外环线樟树林带发生严重,主要为树干受其钻蛀为害[4]。初步观察结果表明,该虫在金山地区一年发生1-2代,以幼虫在樟树主干和侧枝的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越冬,幼虫危害高峰出现在4-5月,具体生活习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3 结 论
本次金山区香樟虫害调查共发现7种主要害虫,分别为樟巢螟、刺蛾类、樟木虱、樟叶蜂、香樟齿喙象、苹果透翅蛾、樟脊冠网蝽等。同时对樟巢螟、刺蛾类、香樟齿喙象的发生及危害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线路踏查、标准地调查及测报灯诱捕结果得出以下结论:樟巢螟、香樟齿喙象对香樟造成重度危害;刺蛾类害虫对香樟造成中度危害;樟木虱、樟叶蜂、苹果透翅蛾、樟脊冠网蝽等害虫对香樟造成轻度危害。樟巢螟在6-7月及8-9月有2个危害高峰,株发生率最高可达50%;刺蛾类害虫危害期从6月上旬持续至9月下旬,7月为黄刺蛾发生高峰;香樟齿喙象在金山地区一年发生1-2代,幼虫主要危害期为4月中下旬至5月,以啃食韧皮部及浅层木质部为主,部分林地踏查株发生率可达90%,其具体生活习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1] 王明生,吴小芹,王焱,等.上海市樟树病害种类调查及病害特征[J].中国森林病虫,2011,30(2):24-28.
[2] 孙玉栓,韩应彬,鲍中军.香樟主要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24):91-92.
[3] 周伯军,王瞿华,徐衡,等.刺蛾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 中国农学通报,2002,18(6):149-150.
[4] 黄俊浩,吴时英,高磊,等.中国新记录种—香樟齿喙象的鉴别与为害[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4,31(5):764-767.
试验期间各药剂对水稻生长均安全,无任何药害症状发生。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剂型的15%茚虫威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均良好,且持效期长、对作物生长安全。建议在稻纵卷叶螟一般发生年份,每667 m2用15%茚虫威SC 20 mL或15%茚虫威WP 20 mL,对水40 kg左右,并在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及1龄盛发期喷雾防治。
由于2014年试验田稻纵卷叶螟发生较轻,可考虑在大发生年份继续开展试验,为该药剂的推广示范提供科学依据。
2015-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