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本苗与施氮量对“扬农啤11号”产量的作用效应研究
2016-12-10杨玉红王桂琴刘炳尧江苏方强农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大丰市224165
杨玉红 朱 昕 王桂琴 马 丽 刘炳尧(江苏方强农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大丰市 224165)
不同基本苗与施氮量对“扬农啤11号”产量的作用效应研究
杨玉红 朱 昕 王桂琴 马 丽 刘炳尧(江苏方强农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大丰市 224165)
“扬农啤11号”是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育成的优良啤麦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籽粒外观品质佳、耐肥抗倒性强、综合性状好等优点。为探索“扬农啤11号”的高产栽培调控技术,特进行了不同基本苗与施肥量对“扬农啤11号”产量的作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江苏沿海垦区啤麦生产区中等肥力土壤上种植“扬农啤11号”,在适期播种和基蘖肥、拔节穗肥为7∶3的条件下,以每667 m2基本苗15万苗、施氮量15 kg较为适宜,可获得高产。
扬农啤11号;基本苗;施氮量;产量
“扬农啤11号”是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啤用大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籽粒外观品质佳、耐肥抗倒性强、综合性状好等优点,因此在大丰地区具有较广的推广应用前景。为探索“扬农啤11号”的高产栽培调控技术并为其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4-2015年进行了“扬农啤11号”基本苗、施氮量二因素对产量影响的研究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选用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育成的啤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11号”。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方强农场农科所试验田内进行,前茬为水稻,土质为沙壤土,土壤肥力中等。于2014年10月26日以条播方式进行播种。氮肥配比为基肥∶蘖肥=7∶3。
1.3 试验设计
肥料氮素(A)每667 m2用量设12.0、15.0、18.0 kg 3个水平(简称处理A1、A2、A3);基本苗(B)每667 m2设10万、15万、20万、25万苗4个水平(简称处理B1、B2、B3、B4),共12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8.34 m2,采取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1.4 调查内容
主要生育期定点观测群体茎蘖消长情况,成熟期考种、计产、测产。本试验数据采用Excel进行数据的计算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氮量对“扬农啤11号”产量及其结构的作用效应
试验结果表明(见表1),在相同基本苗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处理A2产量最高,每667 m2达494.25 kg,较处理A1、A3增产11.47%、8.52%,达极显著水平。由此可见,“扬农啤11号”在每667 m2施氮量15 kg条件下,产量较高。施氮量与产量间呈二次曲线关系,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冬前苗、越冬苗、高峰苗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成穗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有效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每穗实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千粒重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
表1 不同施氮量对“扬农啤11号”产量的作用效应
2.2 不同基本苗对“扬农啤11号”产量及其结构的作用效应
试验结果表明(见表2),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不同基本苗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B2处理产量最高,每667 m2达520.73 kg,较处理B1、B4增产24.02%、21.96%,达极显著水平;较处理B3增产6.29%,达显著水平。由此可见,“扬农啤11号”在每667 m2基本苗15万苗条件下,产量较高。基本苗与产量间呈二次曲线关系,产量随基本苗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冬前苗、越冬苗、高峰苗随基本苗的增加而增加,成穗率随基本苗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有效穗数随基本苗的增加而增加,每穗实粒数随基本苗的增加而下降,千粒重随基本苗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
表2 不同基本苗对“扬农啤11号”产量的作用效应
2.3 基本苗与施氮量互作对“扬农啤11号”产量及其结构的作用效应
2016-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