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印度“反客为主”
2016-12-10王素
王素
贸易摩擦只是“冰山一角”,未来竞争有待浮出水面
据商务部统计,2016年上半年,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最多、金额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印度。
近日,印度官方报道,2016年印度对我国贸易逆差从2015年的484亿美元增加至526亿美元,让人不免担忧,接下来中印贸易摩擦会不会愈演愈烈。
三种摩擦内涵
同属金砖国家,相对于俄罗斯和巴西的“困境组合”,中印是目前表现比较好的一组,加上又是邻国,发展意味着竞争,出现贸易摩擦也就不足为奇了。
商务部贸研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本刊记者,理解中印贸易摩擦,可以从三个层面着手:纯粹资源互补不平衡、资源同质“抢饭碗”和出于产业竞争。
他解释说,中印资源的互补性导致了不平衡。中国出口物美价廉的消费品,而印度对华出口主要为铁矿石等初级产品。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印度出口金额会受到一定影响。但由于这种不平衡是国际分工的差异性造成的,因而通过贸易壁垒不能弥合掉。
实际上,印度商工部部长希塔拉曼也发表言论表示,政府已经采取措施,通过扩大贸易范围,重视制造品、服务出口,解决市场准入和非关税壁垒等来振兴出口。
有关资源同质“抢饭碗”,指的是印度的机械制造、装备制造和钢铁业等跟中国高度重合。
白明认为,更需引起关注的是双方产业竞争,印度想通过一系列国家战略取代中国在新兴市场中的地位。拒绝“猛龙过江”
作为表现最好的两个发展中国家,2016年,中印双边贸易额仅为707亿美元,与两国经济规模不相称。对中国产品来说,印度市场正待“疯狂扩张”。
以手机通信设备为例,2016年4~6月,以OPPO、Vivo及金立为代表的中国手机印度市场占有率上升,从21%上涨至27%,表现甚至超过三星和印度本土品牌Micromax,被印度方面视为中国产品“猛龙过江”。
早在1年前,印度政府就出台了针对性政策。从2015年3月开始,印度将移动通信设备的整机进口关税提至12.5%,而如果是散装进口,则只征收1%的进口关税。也就是说,一部1000元的手机是否在印度组装,将导致11.5%的税差,达100多元人民币。
“印度通过制造一定的壁垒,尽可能延迟中国企业通过猛龙过江的架势全部蹿过去。”一家在印度帮助中国企业建厂的公司经理叶志雄告诉记者。
想占有印度市场?欢迎!但前提是,一定要在印度生产和设厂。这是莫迪政府积极推进的“印度制造”的旨要。要来请走“红地毯”
莫迪本人说,对外国投资者,“印度没有红顶盖,只有红地毯”。
记者从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经参处了解到,中国企业赴印投资热情高涨。中国知名民营企业三一重工在浦那设厂,华为成立了班加罗尔研发中心,中国本土手机制造商小米进入印市场,阿里巴巴向印度版“淘宝”Paytm投资5亿美元。
但在印度设厂需要大量资金,一旦海外投资失败,很容易影响国内实体产业。叶志雄以手机企业为例算了一笔账。如果工厂设在印度,关税能够降低13.5%,工人工资方面,深圳为3000~4000元人民币,印度通常为600~700元人民币,这些都能降低成本。
另外,印度工业基础较为薄弱,没有成熟的技术工人群体,可能导致次品率大幅度提升,影响品牌形象,产量也可能低于预期设想。
印度有35个一级行政单位,28个邦,6个联邦属地,1个国家首都辖区,每一个邦都有各自的民选政府,法律各不相同,市场环境非常复杂。即便是印度本地人,也不一定完全了解当地市场。一些企业因为不了解当地政府,蒙受了巨大损失。
浮出地表之前
中国企业避开贸易限制赴印投资的风险,只是“冰山一角”,更长久的挑战还待时日浮出水面。
“中国企业‘走出去越来越多,而对印度尤其需要警惕‘反客为主。”白明向记者强调。
叶志雄对此也有不谋而合的理解。他认为,实际上莫迪政府不仅仅是希望在印度打造简单的组装生产线,而是希望通过政策引导,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产业链。
“目前是耳机、充电器和麦克风一系列辅助性独立销售的配件生产线,接下来会引进类似主板、面板和外壳等散件生产线,后期可能就会形成印度的一个手机电子行业的产业链。”叶志雄分析称。
尽管《金融时报》评价印度挑战中国“就好比说一只老鼠可以拉动一辆拖拉机”,但从长远看来,以印度先进的软件业为支撑,在掌握了制造业的相关技术或工艺链的情况后,挑战中国并不危言耸听。
白明呼吁,中国整体产业链的“走出去”一定要慎重,要考虑关键节点的控制,从产业安全的角度对上下游进行一定的保留。
不仅仅是“印度制造”计划与“中国2025”形成一种竞争,印度“四季计划”(辐射印度洋周边,南到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和中南亚一带,是印度传统势力范围)对中国“一带一路”计划也将形成一种挑战。
“未来,竞争会浮出水面。”白明意味深长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