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2016-12-09王仡杰
王仡杰
[摘 要]人们的生活时刻也离不开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占据了百分之七十,这个数字看起来是很大的,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百分比确是很低的。随着全球人口数目的增长,水资源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水资源中很大一部分用在了农作物的灌溉上,采用现在的节水措施会在很大的程度上节约水资源。本文将会对我国水资源与农业用水现状、灌溉节水措施与发展对策进行阐述,在文章的最后还会提出一些我国节水灌溉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现状 节水灌溉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320-01
我国是一个较为干旱缺水的国家,虽然我国水资源的总量较大,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较多,造成了人均用水较少的情况。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只有2200m3只有全世界人均水平的1/4,同时也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为贫乏的国家之一。在我国水资源的主要使用情况中,农业用水占去了很大的一部分。据2011年相关部门的统计,农业用水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六十,所以在农业浇灌中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是很有必要的[1]。
一、我国水资源与农业用水现状
1、水资源现状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同样整个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水资源,水资源掌握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不管是从年降水量还是从人均用水量来看我国都是一个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我国的地域辽阔,南北的跨度比较大,所以我国还存在着地域降水差距较大的问题,我国的西北方降水量较少,东南方降水量较大,与此导致的我国的河道里面的水量存在着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现状[1]。百分之八十左右的水量集中在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以南的区域,长江以北的耕地面积占请过总量的百分之六十四,但是水资源给却只有全国总量的百分之十九。水资源与生产发展存在着极大的不适应性,尤其是西北方的水资源的情况日益突出,西北的土地荒漠化比较的严重再加上水资源的匮乏,所以导致了西北方的农作物产量很低。
2、农业用水现状
农业供水从水源运输过来到形成作物产物大致需要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就是从水源处取水,通过输水等一系列工作把水从水源处运输到农作物处;第二个环节就是使用田间灌溉技术把这些灌溉水转化成土壤水,只有转化成土壤水才能使得农作物进行吸收;第三个环节就是农作物通过根系在的作用把土壤水转化成农作物内的生物水;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农作物内部的成分通过化学和生物作用生成产物[1]。但是在着四个环节里面每个环节都会造成一定的水源浪费,要想在农作物生产中节约水资源就要在着四个环节里面都进行节水的研究,尽可能的减少每个环节中浪费。前两个环节里面涉及到的是如何把水源运输到田间浇灌到地表转化成土壤水,和作物的生理过程没有直接的关系。提高灌溉的均匀度和减少田间渗水等工程技术以及合理用水的节水灌溉制度措施,设法提高土壤的储水量与水源的取水量的比率和作物消耗水与土壤储水量的比例来提高水的利用率,这两个环节都存在着很大的节水空间。后面的两个环节关心的是如何高效利用土壤储水的问题。
二、灌溉节水措施与发展对策
1、输配水系统节水措施
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的灌溉仍采用的是传统的地面灌溉的方式,明渠输水的灌溉面积达到了四分之三以上,在全部的明渠灌溉里面只有将近五分之一左右进行了防渗的措施,而且在这五分之一进行的都是防渗指数比较低的防渗措施。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的灌溉损失总量中一半以上发生在从田间的输水过程中,包括蒸发、渗漏和废泄三部分,最大部分的浪费来自于渗漏这一方面[2]。输配水系统节水就是采取一定的渠道工程措施包括渠系配套。灌溉输水管道化是减少输水损失的另一途径,同时也是国际化输水灌溉方式的发展趋势。使用输水管来代替之前的传统浇灌方法可以在很大的程度起到节水的目的,这一做法主要是减少了输水工程中的蒸发和渗透。
2、田间施水节水措施
田间施水的节水措施主要包括灌溉节水技术措施和节水灌溉制度措施两大部分,地面灌溉应该是最为古老的灌溉方式,在发展中国家使用仍然较为广泛。平整土地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地面灌水技术,减少灌溉的时间,是增加农田中工作效率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方法,同时可以提高浇灌的均匀度[2]。改进传统的全面浇灌,采用隔沟进行浇灌的局部浇灌方法可以减少水量的蒸发以及渗透的问题。其次就是采用喷灌的方式,采用喷灌可以不受到地形的控制,而且实行起来比较的方便,大大减少了浇灌所需的时间。在浇灌时还可以采用间歇浇水的方法,不要一次性浇灌大量而是采用多次浇水每次浇灌少量的方式。
三、节水灌溉中存在的不足
1、重骨干工程,轻田间工程
在我国的节水工程实行中,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重大的浇灌区工程里面,对于少量的区域采用的支持不足。国家的资金投入不到位,农民自身的资金有限无法进行节水系统设施的改进,导致大量的老化失修,在我国基本上都是小型的农田模式,所以以此来说大型的农田仍是少数的,所以大部分的农田里面都有田间设备老化的情况[2]。节水设备得不到发展和使用,严重的制约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为了保证区域农业可以得到持续的发展,保证国家投资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必须由上而下的进行农田设备的改革。
2、节水灌溉的投入不足,节水灌溉发展缓慢
在水资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国家在节水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仍和预期的资金存在很大的插曲,国家希望农民采用节水设备,能够达到既高产又节水的两个方面。但是国家 投入的资金远远小于节水设备所需的资金,而且农民的收入较低,没有充足的资金去投入。所以要想改变这一情况,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国家方面加大在节水方面的投资[3]。
3、灌溉区管理比较落后,未建立起适应灌区节水灌溉的管理制度
现有的节水灌溉政策与法律法规不健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也不高,农民的节水意识不强,农民体会不到节水的好处,自然也不会在节水上投入很大的精力。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国家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鼓励农民使用节水设备,调动和提高农民的节水积极性,使他们自觉的投入到节水灌溉的事业中来[3]。
4、缺乏节水灌溉的技术设备
推动当前的节水灌溉技术的持续发展,单纯地依靠科学和现有的灌溉设备,是远远的达不到节水灌溉的发展要求,要想达到预期的节水目标就要把节水研究的理论与实际的措施进行相结合,才可以达到最好的成效。同样的只有理论也是不可取的,只有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才可以真正的发挥理论的重要性,而且只有在实践中才可以知道理论存在的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改进。
总结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物质,面临现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方法去降低这种情况的持续恶化。农业用水在用水中占到了一大半的比例,所以在农业中采取节水的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孙景生,康绍忠.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发展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0,02:1-5.
[2] 王在柱,李鹏,郭玲玲. 浅析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农业节水灌溉对策[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04:42-43.
[3] 李琳. 刍议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发展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06: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