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2016-12-09袁顺珂

财会学习 2016年23期
关键词:监督机制国有资产物资

文/袁顺珂

论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文/袁顺珂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板块,维系国家政权能够持续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便是国有资产,同时行政事业单位是保证国民正常工作生活的必要的服务性机构,所以国家会划拨数额巨大的物资财产用于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建设支撑,以确保国家和社会的秩序稳定。作为行政单位运转的重要命脉,固定资产的意义不言而喻,所以对其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这部分固定资产的管理往往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问题,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浪费,给国家、单位和社会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浪费损失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非盈利服务性组织机构在社会上起着巨大的作用,社会的正常运转往往需要行政事业单位的辅助。但因为行政事业的特殊属性,单位本身不生产产品和提供有偿服务,不会从社会活动中获取资本,所以其用于运转的资本主要来源于国家的国用资产的划拨。但由于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不重视、部分人员思想观念错误、财务管理核算机制过时、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等原因,在对单位内国有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不少问题,造成了公共财产的损失情况严重,因此,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不够

鉴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盈利性,所以并不会像企业对成本控制、资产管理等一样进行严格把控。单位内部普遍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甚至有部分领导也错误的认为,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只需要把单位本职工作做好即可,单位内的固定资产随意使用,不够用便申请国家划拨。另外对固定资产也没有很好的保管使用,像单位的设备、办公用品、车辆不爱惜,毁损情况严重,造成了不必要的财产损失。还有对向国家申请物资随意,导致大批没必要申请的物资批发下来处于闲置状态,也属于固定资产的浪费的表现。

(二)单位内部人员对固定资产使用不恰当

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属于国有资产的使用者,基本上也都会涉及到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在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部分员工存在思想观念不正确:对物资浪费毁损时有发生;对使用的机器设备缺乏保养护理意识;利用职务便利,将公共物资用在私人用途或占为己有等现象也会发生。这些问题都加速了单位固定资产的毁损和折旧,更严重的是,这部分员工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没有得到及时纠正,还将会把不良影响带到整个单位。

(三)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核算机制存在缺陷

财务部门在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时,存在许多不合理或者过时的地方,不正确的会计核算方法必然会造成单位物资在账面上的错误,账实不符:譬如在计算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时候,没有计算固定资产运输、安装的人工费用;不依法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净现值相差甚远;与固定资产建造发生的相关利息支出没有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而错误的计入了当期费用支出。以上种种不合理的记账方式造成了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失真,不能真实反映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此外,因为事业单位特殊的招聘机制,新加入的财务人员往往缺乏专业实战经验,不能有机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若是没有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方式计量,大多数情况下做账便会存在漏洞。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有效控制就会受到负面影响。

(四)缺乏监督机制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监查

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效率低,是由于部分资产使用者观念思想错误,单位内部管理力度不够,会计核算存在不合理和漏洞,此类问题主要还是因为缺少有力的内部监督机制,权利缺少了相对应的制衡机制,权利必然会无限放大,并超出原有权利以外。同样,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是这个道理,使用合理合法使用固定资产是国家赋予这类单位的权利,但是因为缺少了制衡机制,这个权利就会泛滥,固定资产的使用就会超出合理合法的范围。

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一)从整个单位角度全面提升对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的重视程度

虽然有别于企业单位性质,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相对欠缺。但站在为人民服务的角度,有效合理地利用国有资产,是对人民群众信任的尊重,也能减轻国家负担。所以全面提升对整个单位的正确的财产管理使用意识非常有必要。《行政事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也提出需要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很显然,固定资产的管理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模块,单位必须有足够的意识去提高。在整个单位宣传固定资产对于单位的重要意义,树立严肃对待固定资产管理,妥善使用办公工具,爱护公共财产的良好风气。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不必要的物资索取和浪费

利用国用资产的支持进行办公室是行政事业单位员工的权利,但是合理使用,

妥善维护,爱惜公共物资也是单位员工应尽到的义务。针对部分员工对单位固定资产不合理使用的情况,首先应该从精神层面上对其进行教育改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使其认识到固定资产对于单位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其次,对于已经发生的固定资产不合理使用,必须进行批评教育,因为个人原因造成的单位物资损失损坏需要追究责任;最后教导员工要有节约意识,不随意申请不必要的物资分配,造成国有资产的闲置浪费。

(三)优化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提升财务人员专业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财务部门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准确的核算记录和财务报告能够使单位有效的了解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合理规划出下一会计期间的预算。在《规范》中也指出了行政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过程需要注意规范的预算、收支、采购、资产管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有指导作用。这就要求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必须提高专业水平,定期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再教育培训,了解最新的财会法律法规,及时对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合理优化调整,剔除不正确的核算方式,找出并解决相关财务管理里的漏洞,尽可能的做到账实相符,使有关固定资产的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剩余价值,方便单位有效地安排预算,国家合理地分配物资。

(四)建立相关监督机制,平衡权利和义务

有力的监督机制能够有效的避免固定资产使用权利下放造成的不合理使用。通过建立监督机制,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权利和义务达到一种制衡效果。可以专设监督部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跟踪检查,对违规违法的使用行为形成威慑力,从源头上杜绝问题的产生;并定期对各相关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对使用情况存在异常的部门进行调查,查明原因并开出审查报告以作处理,增强固定资产使用的透明度。最终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逐步走上科学规范化的道路。

三、结论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上一定要做到:在思想上严格要求,端正价值观,树立正确使用固定资产的风气;制度上,统一规范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机制,培养财务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提升工作能力;纪律上,实行严格的监管机制,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有力的监督,在单位内部达到一个权力和义务的平衡。在《规范》中也屡次提到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与固定资产相管理有关联的条款,这说明了国家对国有资产规范管理的重视。只有通过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才能让这部分财产得到有效使用,在维持单位的正常运转的同时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腾出节余的国有资产用于其他有需要的地方,形成良性循环。

[1]张金福.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31).

[2]李坤.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创新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1).

(作者单位: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财政所)

猜你喜欢

监督机制国有资产物资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被偷的救援物资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救援物资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国企会计监督机制完善对策
建立书评的监督机制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