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

2016-12-09叶兴庆

农经 2016年12期
关键词:畜产品关税竞争力

文 | 叶兴庆

如何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

文 | 叶兴庆

在中国这种资源禀赋的国家,要让农业有竞争力,到底怎么办?

叶兴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2004年以来,我国实现了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和农民收入增长十二连快,可以说中国农业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但非常有意思的是,恰恰从2004年开始到2015年,我国农产品贸易到却出现了连续十二年的赤字。从中反映出中国农业虽然经历了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快速发展,但有两个问题是绕不开的。

第一个就是快速发展的问题。3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由于我国现在达到的农业产能,包括12000亿斤的粮食产能和8000多万吨的肉类产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在透支未来,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考验。

第二个就是以前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还不是很高的时候,国内农产品价格便宜,国际市场价格高。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发展,我国农产品价格开始比国际市场贵,农业的比较优势全面减退,农产品的价格全面倒挂,这也是目前一个很现实的大问题。

“成本”影响竞争力

2004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连续出现赤字。虽然2015年的赤字比2014年有所减少,但这是因为最近这两年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国内需求增长放缓,所以2015年包括2016年1—9月农产品贸易的逆差都在缩小,当然这是一种阶段性的回调。

现在肉类产能达到8000多万吨,到2020年预计能够达到9000万吨,但是需求量大概是1亿吨,也就是说到2020年畜产品将有1000万吨的缺口。如果这个预测准确的话,那么现在像双汇这样“走出去”的企业,今后几年的市场机会就会更多。

2015年我国进口谷物4000多万吨,净进口数量大概有3000多万吨。今年1—9月,国家对玉米及其替代品采取一些措施,所以今年玉米、高粱、大麦的进口速度在下降,但是小麦和大米的进口增长速度仍然比较快。

在谷物进口增长的态势下,畜产品现在也开始出现逆差。2015年畜产品逆差大概有140多亿元,今年1—9月畜产品的贸易逆差仍在扩大。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今年1—9月,谷物、棉花还有食糖的进口速度都在下降,唯独畜产品进口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9月,猪肉进口增长了1.5倍,猪崽增长了84%,牛肉增长了37%,羊肉也有30%的增长,奶粉有14%的增长。

这就给我们带来这样一个问题,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到底应该严格管控饲料进口,还是严格管控畜产品进口?是管控饲料进口这手硬,畜产品进口这手软;还是反过来,饲料进口这手软,畜产品进口这手硬?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在进口方面,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现在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经明显超过了进口到岸税后的价格。2001年中国加入WTO谈判时,由于对形势估计不足,所争取到的农业支持保护措施里,农产品的平均关税水平只有5%,但是全世界的平均水平是65%。此外,对若干重点产品希望通过关税配额予以保护,但是配额外的高关税最高也只有65%。按照配额内的低关税计算,中国已经出现价格倒挂。像糖、棉花即使按照配额外的高关税计算,中国也没有价格优势,进口价格还是比国内便宜。也就是说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空间实际上是被进口产品价格给封死了。所以空间、天花板是固定的,问题是地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发展,地板也是在抬升的,所以中间留给农民的空间在日益的收窄。

像韩国和日本,日本的大米是实行从量制征税,就是每公斤征341日元的关税,那么要把它等价换化,是778%。也就是说日本要征778%的关税才能把国外大米挡在门外。韩国也是,要收513%的税才能维持国内外大米市场的均衡。而现在我国的防护墙是多少呢?只有65%。也就是说日本人修了一个778%的关税保护墙,韩国修了一个513%的防护墙,我国2001年加入到WTO之后只修了65%的关税墙。显然目前问题还不是太大,按照1%的关税计算,进口到岸税后价格确实比我国的要低,但是65%的配额外的关税计算,小麦、玉米、大米仍然在安全边境之内。

但是这个安全边境能够保持几年?估计是3—5年。2014年个别的时间点上玉米的65%的关税其实已经挡不住进口了。今年实行玉米收购价格改革以后,由市场机制决定定价,玉米国内市场价格有所下降,这对玉米的安全边境来说可能会延长一定时间。但是从长远看,因为大宗农产品的比较劣势随着人工成本上升会逐步彰显,所以这个问题最困难的时候还没到来。

某粮油接运公司的工人在卸运进口大豆。

其实,中国农业竞争力下降,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产品的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的攀升。2004—2014年,三大主粮平均劳动力成本、人工成本以及物质和服务费用的成本增长在总成本增长当中的份额,仅劳动力成本增长就占了40%多。从这几种成本的增长速度来看,土地成本增长最快,再就是劳动力增长。实际上物质和服务费的增长速度并不是太快,这就是说资源对农业竞争力的不利影响得到了充分暴露。

这里的成本构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我国小规模农业人工成本本身就较贵,2015年从亩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比较来看,中美之间的倍差就大了,我国成本优势确实比较差。对外开放,构建开放经济新品质,就是说有可能改变游戏规则,我认为“改变”对农业反而是好事,不搞自由贸易农业反而有了仓补期。但问题是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改变整个美国的法制,可能自由贸易仍然是趋势。

提高竞争力需多方出击

近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竞争力。说明从政策的角度对提高农业竞争力问题已经觉醒。在中国这种资源禀赋的国家,要让农业有竞争力,到底怎么办?

第一,要改革托市制度来提高价格竞争力。大宗产品,特别是玉米、棉花、水稻价格竞争力的丧失跟托市收储制度有很大关系。2014年实行棉花和大豆的价格补贴以后,实行市场定价,所以棉花的价格国内外基本上已经定了。今年目前东北市场上玉米大概7毛钱一斤,基本上能够跟进口玉米相抗衡。所以下一步恐怕要继续推进“价补分离,市场定价”这个改革。

第二,要提高基础经营,扩大经营规模。通过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力和机械化程度来降低人工成本,而小规模农业可以通过服务的规模化来摊薄生产成本。

第三,通过公共政策来降低农业生产的外部成本。基础设施搞好了,把农业技术水平提高了,这些都是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很有效的途径。而且这个成本不是由生产经营者直接承担的,并且没有限制。所以下一步要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就得把成本降下来,政府要有所作为。

第四,通过三产融合来提高农业与产业链的竞争力。产业链的整合将作为今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五,对小规模农业增强竞争力要注重非贸易竞争力。因为产品本身是同质化的,比如美国的小麦和中国的小麦,原则上是一样的,但是品质上有差异,它的可贸易性很强,所以基本上在靠价格竞争。而价格背后是成本,成本背后就是资源禀赋。资源禀赋是不可以移动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拼不过美国,拼不过新大陆国家。因此要在农业上附加新的功能,就是农业的休闲观光功能。农业的休闲观光功能增值化程度很低,空间上不会移动,要消费只能到产地来消费。而且它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文化、地域、民族特色。

第六,品质化。这也是小规模农业提高竞争的必由之路。要形成一种正向激励机制,让消费者愿意为国家农产品付更高的价格。

第七,要实施比较优势战略。比如畜牧业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料、原料成本,国内粮食贵了,饲料贵了,畜产品的成本就高了。目前短期问题是玉米库存多了,所以要采取限制玉米的替代品进口,这是短期措施。但是从长期来考虑,饲料进口这手软,畜产品进口这手要硬,这才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也是符合未来保障中国人民食物安全的正确选择。因为畜产品的跨境贸易有很大问题,就是疫情的问题,如果一旦疫情导致市场供应断崖式的下降,那对国内的影响非常大,所以畜牧业这个产业还是要留在国内。

猜你喜欢

畜产品关税竞争力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特别关税下企业应变之道
三元肥关税下调 肥企机会来了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日本竞争力
未来10 年我国农业展望:畜产品将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