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利用FDI的历程、贡献与展望
——基于1979-2015年数据分析

2016-12-09高艳锋时秀梅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利用外资外商辽宁省

孙 梁,高艳锋,时秀梅

(1.大连外国语大学 国际商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2.复旦大学 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 200433)



辽宁省利用FDI的历程、贡献与展望
——基于1979-2015年数据分析

孙 梁1,2,高艳锋1,时秀梅1

(1.大连外国语大学 国际商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2.复旦大学 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 200433)

引入外商直接投资(FDI)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外资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也成为过去30多年来中国各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重点省份,引入FDI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经验统计数据来评述30多年来的实践,对提高辽宁省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概述了辽宁省利用外资的历程,深入分析了外资对辽宁省发展的贡献,并对其将来利用外资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外商直接投资;历程;贡献;展望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3月5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中国非金融领域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3 778家,比上年增长4.4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7 364亿元,按美元计价为1 196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同比增长1.7 %[1]。截至2014年底,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FDI)达15 132.56亿美元。其中,辽宁省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 085.09亿美元,占全国的13.78 %。从2014年的投资总额来看,辽宁省排在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北京、山东等6省市之后,名列31个统计省份的第七名。但是2015年前三季度,辽宁省的经济增速仅为2.7 %,远低于全国平均GDP增长7 %的目标,忝列全国后五位。2015年12月30日党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为老工业基地推动新一轮振兴打开机遇之门。面对全国性的经济下行、全面推进的政治及财税改革、辽宁省固有的产业结构失衡等多方压力,如何借助国家政策红利,更好地借助外资,发挥历史与地理优势,走出高投资低产出的困境,是目前辽宁省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对外公布,并提出了“到2030年前后,东北地区将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就全国而言,辽宁省利用FDI发展区域经济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突出,但就东北三省来说,是做得最好的省份。FDI的实际投入主要集中于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房地产、信息服务等行业,这对于优化辽宁省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研发、营销和管理水平,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FDI对辽宁省区域经济的潜在影响主要体现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国际化等方面[2]。本文以经验统计数据的视角深入研究了辽宁省30多年来利用外资的实践,总结利用外资的历程、贡献,分析其高投资低产出的根源,以期提高辽宁省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

一、辽宁省利用外资的历程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利用外资的规模与速度不断提高,外商投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凸显。截至2014年底,辽宁省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达44 768余个,合同金额2 759.49亿美元,实际金额2 085.086亿美元,履约率高达75.56 %。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前相比,外资引进数额与实际外资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中到2003年底,辽宁省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达286.936亿美元,占全国的3.04 %。2004~2014,辽宁省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达1 798.15亿美元,占全国的17.77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11年间,累计利用外资是战略实施前(2003年前)的5.85倍。自1982年开始,辽宁省利用外资的数额逐年增加,但2002年前的10年间同比增长率平均维持在16.76 %左右。2003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当年增长率即达42.57 %,随后的11年间同比平均增长率达32.04 %,增长近一倍。由此可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了辽宁省利用外资的增长,外商投资不断地向东北老工业基地倾斜,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统计如图1。

图1 1979-2015年辽宁省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情况统计

根据图1可以看出,辽宁省利用FDI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1979-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于1979年7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利用外资开展企业经营的开始。辽宁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也进入起步阶段,成为对单纯进出口贸易的有益补充。但这一阶段实际利用额规模小,1979~1986年总计为0.557 3亿美元。这一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利用形式是以进养出,三来一补。

(2)发展阶段(1987-2005年)自1987年开始,辽宁省通过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借助其优势地理环境与良好工业基础,开创了新签利用外资合同数、实际利用外资额逐年递增的良好局面。自此,辽宁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进入稳步发展阶段。根据辽宁省利用外资的增长幅度及产业结构特征,这一稳步发展阶段又可以细分为低速发展、稳步发展和波动发展等三个阶段。

①低速发展阶段(1987-1992年)。在这一阶段,辽宁省年FDI实际利用额始终徘徊在5亿美元以下,总计为12.648 7亿美元。主要利用形式为出口创汇、技术进步、进口替代、嫁接式等。这期间,辽宁省外商投资项目转向工业,占新签项目的80 %以上。其中,技术先进的进口替代和出口创汇型企业占90 %以上。但“三来一补”项目减少,仅占辽宁省合同外资金额的5 %以下。从1988年开始,辽宁省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包括加大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施行简政放权、现场办公、联合办公、服务上门等软环境建设措施。1989年,外商直接投资的“三资”企业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出来。外汇收入同比增长了2.8倍,外资投向趋于合理,生产性项目比重稳步上升,非生产性项目比重得到控制。外商独资企业发展迅速,开始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三资”形式助推老企业改造的“嫁接”项目达70多项,实现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与转型升级。辽宁省通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弥补了资金不足的缺口,学习了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培养了管理、技术人才,提升了企业产品质量,扩大了出口规模。

②稳步发展阶段(1993-2001年)。在这一阶段,辽宁省年FDI实际利用额由1992年的4.39亿美元直接上升为1993年的12.27亿美元,之后经过4年的发展,在1997年增加到22.14亿美元,增加额近10亿美元。又经过4年,2001年增加到31.13亿美元,又接近10亿美元的净增加。每4年上一个台阶的稳步发展,迎来了2002年的快速发展。

③波动发展阶段(2002-2005年)。 2002年辽宁省的实际利用额就上涨了近10亿美元,而2003年则更上涨了近17亿美元,这一年的增加额比1979-1992年14年间的总额还要高很多。激增带来的是波动,出现了2005当年的实际利用额几乎要回到了2001年的水平。

(3)加速阶段(2006-2013年)。自2006年开始,辽宁省在利用外资方面彻底摆脱过去两年间的下行趋势,又起稳回升。在接下来的八年间,辽宁省迎来了利用外资的井喷式增长。2007~2009年间是每年30亿美元的增长额,2010年当年实现50亿美元的增长额,使得年FDI实际利用额一跃升为207.50亿美元。随后,到2013年则上涨到290.40亿美元。

(4)下行调整阶段(2014-2015年)。自2014年开始,由于国内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提振效果逐渐衰退,加之国际性经济下行压力,严重影响了辽宁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额也急剧缩减。2014年辽宁省实际利用外资额为274.23亿美元,较2013年下降5.57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辽宁利用外资情况急转直下,出现“断崖式”下跌,实际利用外资额仅为59.1亿美元,较2014年下降78.45 %,又回到了2006年时的水平。辽宁省从1982年开始吸引并利用外资,到2015年这33年间,就实际利用外资额的增速来说,经历了起步、发展、加速和下行调整的四个阶段,基本符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3]的预测,充分说明以制造业为主要投资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目前基本完成了一个生命周期,进入到了调整阶段,为新一轮产业周期到来在积蓄力量。

二、FDI对辽宁省的主要贡献

1.增加工业产值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利用外资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辽宁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外商投资已经成为辽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2014年间,如果将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值进行加总平均的话,外资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20 %,其中,最高的2004年,高达26.08 %。但这一比重如果与广东省进行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在2007年,广东省的这一比重已高达61.06 %[4]。可以说,辽宁省利用外资潜力巨大。

2.创造税收收入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落户辽宁。与此同时,这些外商投资企业也为辽宁省及国家创造着可观的税收收入。根据国家与辽宁省税收数据,2004-2015年间,外商投资企业(含港澳台投资企业)所得税逐年增加,甚至成倍增长。期间累计为国家创造了1 015.18亿元的所得税收入,年均税收收入接近百亿元。由于外资对于制造业与房地产业等第二产业的投资高达71.16 %,而这一产业的投资回报周期长,自2003年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含港澳台投资企业)所得税先是小幅增加,而后在近五年间年均则成倍增加,在2014年已达199.49亿元,逼近200亿元。

在1995年,外商投资企业(含港澳台投资企业)所得税仅占地区税收总额的0.66 %。自2000年开始,这一比重上涨为2.09 %;随后一路攀升,在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鼓励下,在2009年上涨到3.16 %,之后,增长趋势不减,在2014年已经达到4.23 %。由此可见,外商投资企业对辽宁省及国家税收贡献不仅在规模上超千亿元,而且在增长势头上有增无减。

3.缓解就业压力

外商投资企业在创造产值,实现税收的同时,也创造着就业。从辽宁省统计年鉴的数据可以看出,2004-2015年间,外商投资企业(含港澳台投资企业)从业人数有增无减,11年间累计达656.993 8万人,占年末从业人数的2.61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省内就业压力。

4.弥补资金不足

资金是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之一,2005-2013年间,资金对于辽宁省总产值的贡献率平均高达72.82 %,可见资金对于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其中,利用外资是解决资金投入不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1985-2014的30年间,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由1985年的0.7 %,一度上涨到14 %,涨幅达20倍。尤其是在储蓄、外汇双缺口的资金短缺时期,外资起到了冲破瓶颈制约的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自筹与其他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2001-2014年间,外资所占比重在逐年下滑,均低于5 %,在2014年甚至又回到了1985年的0.7 %的水平。

三、辽宁省利用外资的前景展望

对于辽宁省而言,虽然2015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外商直接投资“断崖式”下跌,但面对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2016年辽宁仍具有一定的引进外资的潜力与优势。与此同时,这种“断崖式”下跌也是符合产业生命周期的规律,短暂的下跌是在为新的技术与产品的诞生积蓄力量。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针对跨国公司高层与全球投资促进机构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近20年来一直是外商直接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也是跨国公司投资最优先选择的国家。面对目前外部市场需求下降、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等问题,中国出现了投资转移与撤资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将中国进一步吸收外资的潜力变为现实,是摆在中国政府与企业面前的挑战。辽宁省可以借助国家政策红利,继续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明显成效和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辽宁省经济的新增长。

1.制造业创新引领,带动第二产业转型升级

2015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随后,在2015年4月、7月和11月,分别召开了三次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2015年12月30日,党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由此可见,中国政府对于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信心与决心,以及制造业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发展突破的根本性作用。一直以来,制造业都是辽宁省利用外资最多的产业。目前,明晰的国家政策对于外资的引进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辽宁省应创新外资引进思维,拓宽外资引进渠道,细化外资引进策略。进一步利用外资,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为辽宁省从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创造条件,夺取辽宁省制造业创新发展制高点。

通过利用外资,实现辽宁省制造业的技术升级,扩大就业,进而带动整个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具体而言,《中国制造2025》[5]包括5大工程:制造业创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强化基础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国家计划,力争到2025年,形成大约40家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全面实现制造业重点领域的智能化;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绿色制造体系,使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降低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提升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装备市场占有率,并增强基础配套能力。

战略预期为辽宁省的制造业乃至第二产业升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所以,辽宁省需要紧紧围绕重点行业开展转型升级;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突破产业化瓶颈,组建研究中心,创建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产业技术基础体系;扎实推进重点区域、流域、行业清洁生产,系统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组织开展应用试点、示范工程,提升自主研发设计水平,完善系统集成能力。

通过战略实施,辽宁省才有可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工程中,寻求重大共性需求,形成辽宁省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并制定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考核、管理的标准和程序;借力“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在供应链优化、生产过程优化控制、关键岗位机器人化、关键工序智能化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逐步建立起智能化工厂与数字化车间。力争最终建成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通过建立奖励与风险补偿机制,积极开展示范应用,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的首批次或跨领域应用;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促进传统制造业提升能效、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组织实施高档数控机床、智能绿色列车、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等重大工程。

2.内外资结合,合理运用社会融资

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已经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离不开人员、资金等方面的支撑。在辽宁省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历史性阶段,发展创新是其核心内容,人员、资金等方面需要进行配合。虽然外商直接投资发生“断崖式”下跌,但是发展不必停止、创新仍将继续。不可否认,持续不断的充足资金供给是发展创新的必要条件。然而,如何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却是宽口径与多渠道的。

1985-2014年间,辽宁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照资金来源和构成分为国家投资、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和其他资金。其中利用外资占比较高的时期集中在1990-2000年间,峰值为14 %,平均为9.55 %;2001-2014年间,平均为2.53 %,其中,2014年低至0.7 %。

与之相反的是,1985-2014年间,自筹与其他资金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一直保持稳定,平均为72.52 %,在2006年达到峰值81.9 %,2014年次之,为81.3 %[6]。

另外,国内贷款所占比重的平均值为17.26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7]中明确指出,2016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 %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 %左右。M2目标比2015年适度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而在2015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38.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4 %。这些都为供给侧改革提供良好融资环境创造了有利的政策支持。与此同时,供给侧改革的一个关键点就是降成本,除了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外,还需要减税。201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营改增以及正在研究中的增值税下调,都有利于降低企业负担。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5-03-05].http://wenku.baidu.com.

[2] 时秀梅 孙梁,高艳锋.外商直接投资在辽宁省的发展现状及特点[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6(4):311-318.

[3] 伊察克·爱迪思. 企业生命周期[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 吕立才, 牛卫平.广东利用外资30年:现状与前景[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0,22(5):68-73.

[5] 中国国务院. 中国制造2025[EB/OL]. [2015-12-30].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505/t20150519_1233751.htm.

[6] 辽宁省统计局.2015辽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7] 中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 [2016-03-18]http://sh.xinhuanet.com.

(责任编辑 董邦国)

Progress, Contribution and Prospects of FDI in Liaoning Province ——With the database from 1979 to 2015

SUN Liang1,2, GAO Yan-feng1, SHI Xiu-mei1

(1.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Liaoning 116044, China;2.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 of theoretical economic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China)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China’s reforms and opening-up,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has been an inevitable driving force for the provincial economic growth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Performing as the flagship of the established northeast industrial base of China, Liaoning’s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contributed much by absorbing FDI. According to the 13th Five-year Development Strategy, Liaoning will participate deeply in the process of “One-belt, one-road”. It would be of significance for Liaoning to utilize FDI properly, guarantee the national security, cultivate new growth pole and extend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erspectives. Confronting the downward pressure of global economy and the new normal situation of China’s economy, FDI in Liaoning enters a special turning period. It has a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to conduct an empirical statistical review on Liaoning’s FDI practice in the past 30 years, which can help to optimize the quality of absorbing FDI,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tribution of absorbing FDI is analyzed deeply with the basis of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FDI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the prospects of Liaoning FDI utilization are canvassed in this pape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rogress; contribution; prospect

2016-07-09;最后

2016-09-04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5BJY024);大连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2015dlskzd120);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资助项目(2017LSLKfyb-059);大连外国语大学创新团队项目(2015CXTD01)。

孙梁(1982-),男,吉林通化人,讲师,博士,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制度经济学、货币理论和外商直接投资研究。

2096-1383(2016)06-0564-05

F061.5

A

猜你喜欢

利用外资外商辽宁省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做好利用外资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2018年中国利用外资创新高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利用外资概况
辽宁省推广“煤改气”供暖执行居民气价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谁是冒牌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