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12-09操明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

操明

【摘要】目的:探讨微课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选取在我校进行眼科护理学习的60名护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微课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经微课教学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测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眼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微课教学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护生的课程考核成绩,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值得在眼科护理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眼科护理 微课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15-01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出现眼部症状,主要表现为视力的下降,且呈年轻化的趋势发展[1]。为探究微课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现根据我校60名护生的教学情况,就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报道如下[2]。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实习的60名中专护生,均进行眼科护理教学。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中男性6名,女性24名,年龄在19至22岁之间,平均年龄20.6±1.2岁,采用常规护理教学。观察组中男性5名,女性25名,年龄在18至22岁之间,平均年龄20.8±1.1岁,在对照组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微课教学。两组护生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P>0.05),故有可比性。

2.方法

两组护生各由一名教学经验丰富且有较长临床工作经历的教师进行带教。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即主要以课堂老师讲授为主,护生根据书本结合老师所讲的重点进行学习,实验操作过程中,由老师进行示范,同时护生进行适当的相关操作的练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微课教学,即在课程开始前,由教师精心制作微课教学资料在学校微课网络平台,主要内容为本次课的重难点及注意事项,同时结合临床典型病例作参考,要求护生课前观看,发现问题,作好相关预习。在每次课结束后,老师将本次课的课堂实录上传,以备护生课后复习。在此过程中,护生可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在线观看或下载后观看。学生对相关知识存在疑问的地方,可在微课平台留言,教师在规定时间一一为护生进行在线解答。课程结束后,由学校统一对两组护生进行课程考核,并根据平时表现,评价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根据两组护生在学期教学结束后的课程考核成绩,可以发现,观察组经微课教学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的专业成绩更高,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根据两组护生在学习意识/学习策略/学习行为/学习评价以及人际沟通的得分情况,我们可以发现,观察组经微课教学的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自主学习能力更高,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三、讨论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微课以逐渐成为当前流行教学形式,尤其是在医学院校的护理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课以视频的形式在课前提前上传到网络平台,护生通过点击观看,不仅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更提高了课前预习的效率。由于眼科护理教学内容较为抽象,护生往往很难很好的把握知识的重难点,且常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很容易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微课教学不仅将枯燥刻板的知识以视频的形式给出,生动形象,且结合临床病例,使得护生能够更好的接触临床,有效的避免了因在校学习期间实践机会过少而导致的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的现象。

综上所述,在眼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微课教学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护生的课程考核成绩,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值得在眼科护理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庄淑梅. 微课在护理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教育,2016,13(1):30-33.

[2]陈懿.体验式教学在眼科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应用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2015,31(S2):85-86.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微课:支持学习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