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尼汝:流淌在三江腹地的田园诗

2016-12-09木子

新西部 2016年10期
关键词:秘境三江七彩

木子

尼汝,很多人还没听说过的一个地名,它位于世所公认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秘境里,被人称作秘境中的秘境。

一群户外旅游爱好者打听到一个线索闯了进去,于是有人说,愿意醉死在那里……

在藏语中,“尼汝”是眼角的意思,藏族先民发觉此地地形似人的眼角,因而有此典故。

尼汝在香格里拉东北方,距县城75公里。怒江、金沙江、澜沧江三江并流的中心地带,庞大而险峻的贡噶山系余脉,使得这海拔2705米的山谷中难得有一片平缓地带,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奇美之地。

滇西北生态伊甸园

尼汝四面环山,四周青山郁郁,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因海拔较高,植物生长茂盛,有成片的白桦林,秋天一片金黄。山中云杉、冷杉高大精壮,直指云霄,树冠浓绿繁密,可遮风避雨。林中栖息着麝、熊、藏马鸡、猴猁等多种珍禽异兽。

“三江并流”地区未受第四纪冰期大陆冰川的覆盖,区域内山脉为南北走向,是欧亚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难所,使这里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三江并流”是一部地球演化的历史教科书,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构成了在150公里内担当力卡山、独龙江、高黎贡山、怒江、澜沧江、云岭、金沙江等巨大的山脉和河流并行的横断山脉主体。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壮观的雪山冰川,险峻的峡谷急流,开阔的高山草甸,明澈清净的高山湖泊,秀美的丹霞峰丛和喀斯特台地。

这里美丽原始的景观一直鲜为人知,直到“三江并流”区申报世界遗产,有关地质、生物专家在考察中才发现这里有着保存完好的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寒带等多种气候生物群落,并认定尼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我们的第一个宿营地是一间用山石和木板搭建的小屋,而几块狭窄不平的木片就是大家的“床”。昼夜的温差产生淡蓝色的雾霭,在广袤的原始森林中弥漫开来,让人感觉凉气袭人。与正在经历酷暑煎熬的都市众生相比,真是一种有点奢侈的享受。这里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堪称避暑胜地。远处,山谷里的溪流清音不绝,仿佛深山里传出藏民的诵经声。

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被一阵悦耳的云雀鸣叫声唤醒。此刻,只见被旭日染成金色的哈巴雪山美轮美奂。温暖的光线,从榉树、桦树、冷杉、落叶松的间隙中倾斜而下,厚实得如同棉毯的苔藓,在裸露的树根和风化的岩石上蔓延开来。我们于美丽的季节,出现在滇西北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里,共赴这场拥有华丽色彩的邀约。

尼汝村位于“三江并流”腹地,别看地盘很大,这里却仅住着106户藏族人家,人口也仅有643人。藏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绿火焰一样的禾苗,用合唱队员一样的牛羊鸡鸭,用不绝的炊烟和芊芊绵绵的梦想,装扮着自己的家园,过着“童孺纵行歌,斑白戏游诣,怡然有余乐”的悠然生活。

尼汝远离尘世喧嚣,青山白墙、阳光草甸、雪溪树木,一切保持着美好的模样,仿佛千年来未曾改变。清晨,美丽的藏族姑娘踩着薄雾离开村子,结伴去美人松下找寻一朵朵刚刚长成的松茸。太阳从贡嘎山升起,阳光照在七彩瀑布氤氲的水汽里,映出一道小巧绚丽的虹彩。美女们如同行走在一幅天然油画中。

这个外界几乎很少有人知道的藏族村落,颇令人羡慕。它不仅拥有高山峡谷、冰川雪峰、高原湿地、森林草甸,还拥有冰蚀湖泊等丰富的地质地貌,难怪人们不吝以“香格里拉最后的秘境”来赞誉这块除了沙漠和海洋,几乎汇聚了北半球各类自然景观的生态伊甸园。

如诗如画的“空中牧场”

英国著名探险家和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他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将尼汝描绘为“一块永恒而宁静的净土”。该书讲述了一位英国外交官和一名美丽的法国女传教士在飞机失事后的神奇之旅。侥幸生还的他们来到了喜玛拉雅山附近的蓝月亮山谷,发现这里隐藏着世外桃源般神秘灵和的香格里拉,它仅通过马帮与外界联系,这里有翠玉似的草甸、明镜般的湖泊、丰富的金矿、漂亮的喇嘛庙和其他教派的庙宇,万物深深沉浸在宁静的喜悦中……

后来几经周折,他们回到了故乡,却再也找不到那个隐藏在雪山群中的桃源仙境。无数探险家在中国藏区、印度、尼泊尔等地苦苦寻觅半个多世纪,终于在美丽神奇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找到了小说家臆想的这片东方的世外桃源。

从海拔2705米的尼汝村出发,前往海拔4010米的南宝牧场,尼汝河在村边蜿蜒而过,显示出典型的河谷人居环境。随着海拔的升高,奔腾的河水渐渐变成了涓涓溪流。高大的云杉、冷杉随处可见,茂密的常绿阔叶林带是藏马鸡、猞猁、麝、熊等野生动物的庇护所。随处可见的漂砾石,是更新世冰川期的遗迹。

据导游介绍,前些年,在南宝牧场上,“三江并流”考察队首次发现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古冰川遗址,它保留和展示了较完整的第三纪古冰川地貌,迄今已有二百万年的历史,其遗迹之完整在国内已属罕见。

翻越了海拔4200米的色列垭口,便是一片豁然开朗的高原草甸。南宝牧场面积约500公顷,因海拔较高,堪称“空中牧场”。附近有七个大小不一的冰蚀湖,其中最大的两个是南宝黄湖与南宝黑湖。此刻,我们看到南宝牧场闪烁着一片金银珠宝般的幻梦光泽,蓝玉簪龙胆花盛开在润得养眼的草丛里,淡淡的花香随着爽净的微风流荡。

蓝天上,飘浮着羽毛般的片片白云;白云下,参差着长有冰蚀角峰的巍峨大山;大山下,坦然着微黄带青的宽阔草甸;草甸上,放牧人的小木楞房上炊烟袅袅;矮矮的杜鹃丛枝上缀着紫蓝的花,珍珠似的成群牛羊恬然漫步,明镜般的冰蚀湖将蓝天融于自己的怀抱里……

草地上湿漉漉的露珠在阳光下缓慢地蒸发,逆光下的马群,如雕塑般凝重。藏族姑娘卓玛在这里放牧着自家的牲口,在简陋的木屋旁,她的两头藏獒,因我们的擅自闯入而发出了愤怒的咆哮。女孩拉住了套在这两个脾气暴躁的家伙脖颈上的铁链,并友善地让我们拍照,她拥有如同圣湖般纯净的眼神。

湛蓝的空中,一羽孤独的红隼,正乘着上升气流巡视着它的领地。它位于食物链顶端,各种啮齿类动物和小型鸟类,都是它食谱上的美味。丰饶的南宝牧场,为包括红隼在内的各种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当然,这里也是牧民们最好的夏季牧场。南宝湖的湖水平静得像张蓝色的玻璃纸,偶尔会有几只赤麻鸭游过,打破这个典型的冰蚀湖泊的宁静。南宝黄湖,藏语叫纳波措学,意为“天边黄色的湖”,与纳波措娜近在咫尺。一黄一黑,神奇迷人,交相辉映。

岸边的石头上旺盛地生长着色彩斑斓的地衣,宛若神秘的地图。湖边如同刀削般的山峰是第三纪冰川期的杰作,在古冰川的作用下,大理岩、片岩、火山岩,被塑造成近乎完美的角峰和刃脊,险峻而令人生畏。牧民们悠然地放牧着自己的牲畜,“我的藏獒仅凭眼神就可以控制整个羊群,草原上有狼,但根本不是藏獒的对手!”他们骄傲地说。

朋友走进一间木屋,想去要些水,拿回来的却是温热香甜的牦牛奶。淳朴而好客的藏民是这片广袤草原的主人,他们懂得敬畏、尊重和适度使用这片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令人心醉的七彩瀑布

一位美国《国家地理》的摄影师说,“进入尼汝地界,一看到那蓝天上仿佛可以抓进手里的云朵,你不可能设想前面有什么样的景致在等着你。”其实,尼汝村附近除南宝牧场外,还有一个值得赏玩的地方,那就是七彩瀑布。

七彩瀑布位于尼汝河畔东岸,要抵达那里,可以从尼汝村逆河而上,12公里左右即达。再顺着山道行走约1000米左右。如果是从普达措国家公园的属都湖翻山穿行,则需步行20余公里才能到达。

七彩瀑布仿若秘境中的精灵,当地人说,这个远离村庄的景点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单独一人前往,因为山道上常有黑熊、猕猴、豺狼、野猪出没,虽然沿途鸟鸣不断,风景独好,但最好还是到村里请个向导前往。

瀑布高约12米,宽约20米,长约120米,像一个大写的S,环绕在尼汝河的东岸。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就这样静悄悄地矗立着。

七彩瀑布的顶端是一个奇妙的水草丰茂的世界,顶端水流分别从水草的缝隙里钻出来,沿着岩壁飞泄而下。瀑布的岩壁由于常年累月的水流冲击,慢慢地布满了青苔,透出清幽的感觉。一阵风雨之后,如果遇到彩虹,拍摄的图片便神奇非凡。为此,建议驴友们最好选择在雨季或是早晚及午后游览,这些时段的七彩瀑布景色可谓名不虚传。

在七彩瀑布,看见那原生态的苔原上飞坠的水流,真的会让你以为到了仙境。溪流淙淙,流走的是泛着白泡的内心的浮躁,剩下的是你在自然里的全部愉悦和身处其中的福气。

瀑布不是应该雄壮的吗?但七彩瀑布却是温婉的。严格来说它是一个瀑布群,数十条大小不一的瀑布,千丝万缕地从300多米宽的石壁水银般柔软流泻,虽然是飞珠溅玉,却没有丝毫霸气。于是,石壁顶端和立面都长满了各色苔藓、水草、藤蔓、灌木和野花,在水雾的滋养与阳光的照射下发出闪亮光彩,加上石壁表面斑斓的钙化物,把瀑布群点缀成300米宽20米高的巨幅油画。

溪流、冰蚀湖泊、低矮的杜鹃花丛、红隼、常绿阔叶林……尼汝完美的自然生态在“三江并流”充足的水分滋养中保持着强劲的脉动,各种生物群落在这里繁衍生息。

真是个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

2002年10月,“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已到关键阶段,“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派联合国教科文官员、申遗专家吉姆·桑塞尔与莱斯·莫洛依两位专家,前往丽江、德钦、怒江,对其八大腹心区域进行实地评估考察。吉姆·桑塞尔是“一句话顶一万句”的IUCN首席报告人,云南石林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命运就因他的一句话而终止。考察路上,吉姆·桑塞尔不苟言笑,很让中国官员忐忑。然而,当他身临秘境尼汝时,灿烂的笑容第一次绽放在他雕塑般的脸上,他称这是自己所走过的村庄中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保留较为完整的山村,还情不自禁地挥笔写道:世界第一村。

猜你喜欢

秘境三江七彩
“七彩”年
秘境
水果秘境
丛林秘境
丛林秘境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