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道德信仰教育是干部培训教育的根本
2016-12-08张银
张银
摘 要: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绵延几千年的道德文化,是一种内文明和外文明紧密相结合的文化,它有别于西方以智力为中心的外文明。二十一世纪,中国需要道德文化的复兴,世界需要中国文化的强力引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道德文化的信仰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更离不开道德信仰的扎实推进。道德信仰的根本是进行全面深入的道德教育。中国不缺失信仰,只是迷失了文化,把优秀的道德文化全面彻底地渗透和贯穿到当前乃至今后的各级各类培训教育中,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道德;信仰;中国梦;干部教育
“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上的重要讲话,为干部培训教育指明正方向、提出高要求。诚然,道德和信仰应成为我们党员干部培训教育的根本内容。
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道德文化
中国是世界是唯一没有中断过历史的文明古国,更是世界上创造过无数辉煌成就和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不同与西方,她是以内在的道德文明为主导和外在的智力文明紧密结合的文化样式。人类的文明是内外结合的文明,中国的优秀文化即是这一文明。西方的文明主要是外文明,唯一的内文明残留在宗教里面。宗教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是中国人不太重视宗教的深层原因。
春秋以前,道德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光辉起点,以“德”为中心的民族特征,奠定着未来的文化走向。中华民族的杰出先祖们就以道德思想肇始华夏文明。人文始祖伏羲“有圣德”,在八卦中演绎“天人谐和”的教育观;神农为民解苦,尝遍百草;黄帝“修德振兵”②、“抚万民”统一华夏;帝喾“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帝尧“能明驯德,以亲九族。”;周公“敬德保民”、制礼作乐、天下归心。
春秋战国,中国古代文化重新整合,一大批思想家相继登场,传承着传统的道德思想。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孔子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墨子的“兼爱”、“非攻”、“节用”直接践行着道德思想。
汉唐至明清,有杰出成就的帝王将相、政治家、思想家无不推崇和继承道德思想。刘邦的“约法三章”,为百姓所想,打下了最终能统一中国的基础;“休养生息”政策,为百姓所愿,拉开“文景之治”和汉武强盛的序幕。李世民不以个人恩怨为先,以大局和天下苍生为念,接受魏征逆耳强谏,开辟了“贞观之治”。朱元墇借“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号召实现改朝换代,康熙更是心系“万民康宁” 和“天下熙盛”的理想追求。
二、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道德信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再次引起世界的强烈关注,这次关注不是为最大的殖民地而来,而是为着很多的担心、害怕、学习而来。以西方的文化眼光看中国,满眼的担心和害怕是必然的,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观点。中国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福祉,更是中华民族带给人类社会的福祉。
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复兴之路,学习西方是学习其先进的科技和进步的理念,而不是改变中国的道德文化轨迹。道德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根源,它曾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我们必须把它认识清楚并且发扬壮大。
当前,中华民族要强大起来,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人民道出的肺腹之言。实现中华民族最伟的梦想必须复兴中国的道德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效的传承,才能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更好的激发,才能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地践行。
中华民族古代的灿烂和辉煌与倡导道德文化思想有关;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和磨难,是晚清王朝为极少数腐朽统治者的利益而丢失道德文化思想所致;中华民族现代的奋斗和崛起是顺应共产党领导的道德文化为核心的民本思想所为;中华民族当代的强大和复兴要依靠复兴道德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文化来实现,特别是倡导和践行,最终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道德文化。
三、干部培训教育中要加强道德信仰的教育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教育,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教育逐渐变成智力为主的应试教育,使中国的教育走上又一个僵化的路子。目前的学校教育,实质是工业革命以来,要求标准化熟练工人的结果,把人物化的结果。这种教育忽略人的个性、智力、资质差异,急功近利,不考虑或简单化人的德性培养,往往培养出一些偏才和庸才、 而不是人才和贤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则不是这样,它是以道德为根本的人的全面教育,能释放出最大限度的社会正能量。
(一)干部的培训教育要特别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干部培训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实现全社会道德信仰目标的主渠道。道德信仰教育是软实力的教育,不便于用强制的教育方法培养,它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平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中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根植在人的心灵深处。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我们学习的宝藏。
现在,我们要在全社会培养相信、遵守、信仰道德的教育也必须通过干部的引导来进行示范引领,从根本上培养中国人对道德的需求。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通过国家引导的学校教育来实现,这是主渠道。中国的经学教育即是为此而建立,只是每个朝代对经的取舍和范畴不同。春秋以前的“礼、乐、射、御、书、数”,礼是德育,就以行德的教育开头;春秋的会盟活动十分频繁,它也是礼的产物;战国的使者往来是最基本的政治生活内容,是他们贯彻着“合纵”“连横”的政治事件,这还是礼的延续,不是十分混乱地随便打战,打战总得找个理由和借口,这就是礼;秦朝的“焚书坑儒”便把自己焚坑了;西汉以“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为国家教育的本;东汉又增加《孝经》、《论语》成为七经;唐前期主要是九经,在西汉五经的基础上把“礼”分为《周礼》、《仪礼》、《礼记》,把“春秋”分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唐后期变成十二经,即在九经的基础上添加《孝经》、《论语》、《尔雅》三经;南宋时再加《孟子》为经,为为十三经。至此,儒家十三经定型,直至清末。诚然,佛家和道家经典的教育在社会中普遍进行,只是国家统治者大多不列为正式教育内容,他们有着独自的教育体系,这是优秀传统文化十分有益的补充。
干部的道德培训教育,就是要配合社会主义核心人价值观,建立起道德信仰的价值导向,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最大的优秀之处就是能吸收世界文化的先进内容来充实自己,佛教文化在中国的繁盛即是证明。中国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不是西方奉行的那种排斥吞噬性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巴比伦文化、玛雅文化的消失就是西方所鼓吹的文化牺牲品。这种理论上的自信,使我们坚信: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重建中国文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所在,也是世界命运共同体实现的根本所在。这要种教育要在我们的各级培训教育中受到特别的重视。
(二)干部的培训教育要着力加强人文修养的教育
在干部培训教育中认真贯彻人文素养教育,是实现全社会道德信仰目标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群众的领导者、示范者,其凝聚力、感召力主要来自于个人品德和才才干,而不是官位和权力。好人不一定是好官,但好官一定是好人。党员干部要比普通群众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带头弘扬正气,努力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在人生修养上努力达到比较高的境界。”《论语》中也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俗话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
在社会上形成对道德的崇尚和信仰,领导干部的影响很至关重要,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以“八项规定”、“四风问题”、“打虎拍蝇”作为转变整个社会风气的切入点。 没有领导干部率先转变不正之风,怎能要求群众去转变不良之风?哪是本,哪是表,一目了然。领导干部始终是社会和国家的引领者、先行者。
干部的培训教育中,无论什么专业方面的培训教育都应加入或渗透人文修养或道德修养的教育培训,这是进行干部培训的基石教育。没有这个基本的教育,干部的培训教育就会打折扣。干部的人文修养教育的方式、方法应多样,不能为教育而走培训教育的形式化,让人文道德素养教育在领导干部的心理形成抵触,应有针对性和侧重点,点和面,深和浅,多方位和多兴趣点进行合理地学习。
(三)干部的培训教育要大力弘扬道德模范的教育
在干部培训教育中,挖掘社会和领导中的典型模范,大力弘扬道德模范教育是实现全社会道德信仰目标的高效平台。社会风气是影响一个地区、民族、国家的重要力量,是否引导全社会自觉用道德行为要求自己的日常行为,是一个地区、民族、国家的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依据。是有为还是无为,是引领还是阻挡,是担当还是推诿,这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公私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团体、节会活动等领域都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近年来,政府在全国、全省等范围内的道德模范系列的评选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我们认为这还做得不够,表现在面上不足,还没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力没有得到最大释放。一些社会优秀或模范的评选办法不多,却急于求成,通过网上投票的方式进行,看似先进高效,结果成拉票的恶风,谁的关系多,谁的炒作办法多,谁最终得票多,这样往往会事与愿违。更有甚者,这会引领出社会的不正之风,得与失正好颠倒。先进不先进,模范不模范,要看对整个社会的正能量的影响力,是不相关的社会领域产生的影响,不是与己相关的人际领域拉聚人气。雷锋照亮得不是一个连,解放军人的心,而是那个时代所有工农兵学商的心灵;焦裕禄震撼的不是兰考县人,河南省人的心灵,而是中国共产党员和所有中国人的灵魂。当然,范围有大有小,不能一概强求,应视具体情况、范围、影响力进行宣传,不能为着一个达不到的目的而过分包装。
宣扬和褒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道德行为,是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能肯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中国古代的圣贤和明君已经做出过榜样,这是中华民族丰厚的宝藏,也是让整个世界认同和仰慕本钱。持续不断地、多方式、多角度地宣传和肯定每一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有影响力的道德善行,不仅能转变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不正之风,还能加速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学习。
注释:
①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9月.本段以下引用均出自本书.
②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写组《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