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宜宾泸州长江河谷地带雷电监测数据特征分析

2016-12-08陈春梅陈绍炳唐嘉佩陈以华

农业与技术 2016年20期
关键词:分布特征防雷措施统计

陈春梅++陈绍炳++唐嘉佩++陈以华

摘 要:利用四川宜宾泸州长江河谷地带2011—2015年地闪数据,对该境内的雷电强度分布、频率分布、时间分布等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为防雷技术服务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为社会提供防雷减灾服务。

关键词:雷电地闪数据;统计;分布特征;活动规律;防雷措施

中图分类号:TM8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197

1 资料来源

通过四川省气象局探测数据中心获得2011—2015年省内长江河谷地带的地闪数据资料,该区域包括泸州市合江县、纳溪区、江阳区、宜宾市的江安县、长宁县、南溪区、翠屏区等区县。

通过四川省雷电监测预警公共服务系统,2011—2015年总地为163083次;其中负地闪159695次,平均强度为19.78KA,最大闪电流强度664.4KA;正地闪3388次,平均强度为48.42KA,最大闪电流强度392.5KA。 正地闪平均强度明显大于负地闪,正负地闪次数比为1:47。如表1。

2 雷电活动规律

通过四川省雷电监测资料统计分析宜宾泸州长江河谷雷电强度、月、日活动变化规律。

2.1 雷电强度区域分布特征

长江上游四川境内,宜宾泸州长江以南为云贵高原到盆地的过渡地带的山区,以北为盆地到山区过渡地带的丘陵地区,南部山区坡度大,海拔高,暖气团地形抬升作用明显,北部丘陵地区海拔低,坡度小,对暖气流的地形抬升作用小,对雷暴形成和强度大小上南部山区明显。通过对2011—2015年该地区雷电强度资料分析,主要表现为:雷电强度最强正地闪出现在珙县境内与兴文县交界的南部山区,达到664KA,最强负地闪出现在兴文县境内与珙县交界的南部山区,达到546KA;大于200KA强雷电分布主要集中珙县南部到与兴文县交界山区,兴文、江安与纳溪交界的山区和叙永、纳溪、合江交界的山区,从强度上呈现出宜宾泸州长江南部的山区大于长江以北的丘陵地区,数量上也呈现为宜宾泸州长江以南的山区多于长江以北的丘陵地带,地形上分布呈现出高海拔的山区强度要大于,且多余低海拔的平坝河谷地区的特点。如图1。

2.2 雷电强度分析

近5a负地闪的电流强度频率呈单峰型分布,极大值为664.4KA左右,超过96%的雷电流强度值小于50KA,99.8%的电流强度值小于100KA,频率分布相对集中。如图2所示。正地闪的电流强度频率分布曲线虽然也呈明显的单峰分布形式,但是变化相对平缓,分布范围也比负地闪大,中心极大值为30KA左右,发生正地闪强度相对集中在10~60KA,达76%,但是正地闪强度大于100KA也录得8%,如图3所示。正负闪的分布差异明显。

3 雷电时间变化特征

3.1 雷电月活动时间分布特征

夏季,长江上游宜宾泸州河谷地带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以及西南涡东移,在该地区容易产生冷暖气团交汇形成雷暴,尤其在6—8月雷暴的活动更为明显。其中6—8月3个月比较明显,平均每月发生152次。如图4所示。

3.2 雷电日变化分析

闪电日变化与一天的气温变化相关性较大,由于太阳辐射作用,在一天中最低气温基本上在早上7:00—8:00左右,随后气温开始上升,在15:00——16:00达到一天的最高值,随后开始下降。近地层大气在河流、山谷地区午后开始产生上升气流和较强的温度梯度,非常有利于对流的发生和加强,因而产生雷电现象,但滞后于一天的气温变化。根据近5a的闪电资料分析得出, 19:00—23:00闪电活动最为强烈,随后逐渐减弱,闪电日变化曲线总体呈单峰型,滞后于一天气温变化5~6h,如图5所示。

4 结论

四川省宜宾泸州长江河谷6—8月为雷暴天气高发期,高峰集中在7月,其次8月。一日中雷电闪击主要发生在17:00—23:00,其中21:00为雷电高发时段,08:00—13:00为雷电低发时段。

强雷电分布主要呈现出长江南部的山区大于长江以北的丘陵地区,数量上也呈现为长江以南的山区多于长江以北的丘陵地带,地形上分布呈现出高海拔的山区强度要大于且多余低海拔的平坝河谷地区的特点。

宜宾泸州长江河谷一带雷暴分布密集,容易出现强雷电活动,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雷知识。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广播、手机短信等各种媒体开展防雷安全宣传教育;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自己职责,加强对房屋建筑物的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在农村应选择“非易击雷区”,不要选择在地形位置较高,临近水域和潮湿地区,处于上升气流的迎风面方向,有金属矿藏地区附近。加强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制度,重视防雷重点单位安全隐患排查。

积极开展雷灾调查、鉴定、收集和上报工作。雷击事故虽是小概率事件,但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必然性,所以雷电灾情调查鉴定非常必要,找出问题所在,加以整改,避免再次发生。随着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农民生活的富裕,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该项工作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陈渭民.雷电学原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1).

[2]卜俊伟,勒小兵,刘婷立.四川省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雷电灾害特征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3:377-379.

[3]罗霞,陈渭民,李照荣,等.雷暴云电结构与闪电关系初探[J].气象科学,2007,27(3):280-286.

[4]张鸿发,程国栋,张彤,等.中国区域闪电分布和闪电气候的特点[J].干旱气象,2004,22(4):17-25.

[5]戴建华,秦虹,郑杰,等.用TRMM/LIS资料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闪电活动[J].应用气象学报,2005,16(6):728-736.

猜你喜欢

分布特征防雷措施统计
南京市畜禽养殖业氨排放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
岭南地区冠心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的地域性特征研究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研究
配网设备雷击故障特征与防雷措施分析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山东省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110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
五垒岛湾海域石油烃分布特征
池塘淤泥氮营养物质分布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