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生态林业的保护及建设工作探讨

2016-12-08匡伟华

农业与技术 2016年20期
关键词:生态林业保护意义

匡伟华

摘 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环境成为最为关注的问题。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现在逐渐的想回归大自然,随着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保护还没得到一定的成效。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势在必行。本文就从我国生态林业建设的意义以及在发展中的不足,提出相关的加强措施。

关键词:生态林业;保护;建设;意义;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162

生态林业的建设就是基于自然状态下的林业建设和保护。对于现在林业的发展。保护好林业生态建设就能够有效的保障人们的生活环境的质量。因为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使得现有的环境不能够及时得到保护。这就需要国家和政府结合林业相关部门采取一些相关保护性措施进行生态林业的保护。这样就能够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林业生态建设。

1 生态林业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

林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相关部门的保护和规划。作为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生态林业规划建设。在林业规划中实现林业与生态的双平衡。生态林业的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即满足人的发展与需求。林业生态建设也是眼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环境的污染加重了环境问题。由于城市化人口的增多,每个人的绿化面积也越来越少。这就出现一大批人向农村和原生态的山区涌入。但是由于人口的涌入就会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在现在情况下加强林业生态的建设才能够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对于林业部门来说,植树造林就是维护环境最好的途径,加强林业环境的建设。对于保护环境有着重大的意义。

2 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林业行政机构职能定位不科学、机构设置不合理

从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方面来看林业具有涉及面广、周期长、见效慢、投入大等显著特点。这些显著特点是目前林业建设的重要问题,如何把林业事业建设好是对于林业部门的一个巨大调制,对于林业部门来说,面对的却是林业建设的繁重任务与社会参与程度不高之间的矛盾,以及对林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要求与生态文化建设薄弱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是影响林业建设的重要因素。

2.2 林业生态工程监管水平低下

在多数地区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责任不明、缺乏独立的林业生态工程监理队伍以及切实的监理制度的现象大有存在,有的地区虽然有相应的监管机构,但管理水平不高。有的地区缺乏稳定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多数是“多头管理、人人负责”的管理局面,这样最终的结果只会导致无人负责;有的地区严重缺乏既精通林业专业技术,又掌握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

2.3 林业生态工程投入不足

由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面较广,承担着繁重的任务,然而,在林业生态工程的投入上严重不足。因不完善的投入机制,失效的管理,这才使得有限的资金无法使用在重点地区或是重点项目上,这就使得生态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其相应的配套资金更难得以落实。

2.4 乱砍滥伐严重

由于经济的发展,科学水平的进步,人们对于林业的建设主要存在提取,然而却忽略了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由于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林业对于一些采伐者没有进行法律的约束和建设,使得一些人在没有取得证件的情况下进行森林的乱砍乱伐,这些不仅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还会造成水土的流失。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使得生态失衡。

3 加强生态林业建设的相关措施

3.1 强化环境责任意识

开展组织形式各不相同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活动和生态文化、森林文化工程的建设,大力宣传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中加强树立消费观、道德观、政绩观、生态文明观等,逐步形成善待环境、尊重自然的优良的生活习惯。创建绿色文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建设绿色家园,多组织绿色教育,强化全民生态建设和保护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让每一个人都主动地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中。

3.2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

不断改进和完善建设生态文明中的各项法制保障和政策体系,注意应该从本质上解决危害生态环境的问题,综合采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先进手段,切实激发各行业、各地区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并且还应考虑到人和自然、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物质生产与人的思想道德及精神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紧抓“四个文明”建设,以促进社会经济向着好的方向快速地发展。

3.3 实施“科技兴林”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践证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林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强化“科技兴林”,加快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其能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各级各部门都应因地制宜认真抓好林木良种丰产栽培技术;名优特经济林良种栽培技术;节水和抗旱造林技术;重大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特别是应用生物及鸟类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技术,此项技术可以保护原有森林生态环境不受药物的污染。

3.4 开展多样化生态林业建设

所谓多样化生态林业建设主要是指引进先进森林植物品种、先进技术,开展多样化的建设工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树木、植物等,可分布在街头、庭院、路旁、寺庙旁,甚至坟墓旁,可实现圈地挂牌保护,建立相应的森林公园或者自然保护区。尤其是珍稀古树名木,将其纳入到禁止砍伐的范围内,加大其保护。对乡村风景区加以保护,形成特色的乡村生态景观,为生态林业作出一份贡献。

3.5 加强政府支持、投资及引导

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就要从经济方面入手,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生态林业的保护可以通过政府进行各阶段的招商引资,和相关文件结合,进行环境保护林业建设的发展。加强对林业的资金投入。政府应协调相关融资结构,为林业发展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对于具有偿还能力的林业建设项目,可实现银行贷款及财政贴息的方式,实现“谁经营、谁负责、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各社会投资机构加强对生态林业建设的投资。加大对林业的科技投入。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核心的新型生态林业建设体系,投入先进的科技水平,实现生态林业现代化建设。加大林业工作者主人翁意识。积极鼓励林业工作者通过转让、服务及开发等多种方式,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可实现林业信息化建设。由于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林业生产、创造及使用中进行合理的调节及控制,可促进生态林业建设步伐,尽快实现林业信息化是实现林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3.6 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很陌生,但是对于环境的保护人们还没有明确的认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宣传。让人们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大环境的宣传。这就需要政府领导起到带头作用。积极宣传环境保护意识。让每个人都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通过网络、电视、新闻、公益活动等进行林业保护宣传。因为环境是我们大家的,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职责。不能为了现在的一时疏忽为以后的环境埋下隐患。现在的林业道路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林业的保护和建设也要符合林业相关的法律。生态环境是必要生存的条件。保护林业环境就是保护的大家。所以,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钦,魏远竹.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理论分析[J].技术经济,

2007.

[2]刘振清.走向科学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发展道路演进[D].中共中央党校,2007.

[3]高云琪.甘肃省白龙江流域林木破坏成因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6(1).

猜你喜欢

生态林业保护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重视生态林业建设 打造完美新型生态发展体系
加强气象监测预警 服务生态林业建设
科学建设生态林业 维持地球环境生态平衡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