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与教学设计思考
2016-12-08慈秀艳
慈秀艳
摘 要: 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以合作学习模式为核心,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以达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教学设计
小学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个体发展与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及探究。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更具丰富性和全面性,实现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目标。设置合理的合作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路径,从创新精神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与自学试探中确定学习目标、创新学习思维、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思维创造能力,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除了要开展的合作学习活动外,还要不断提高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性。
一、建立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小组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建立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小组是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合作学习小组组建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合作学习活动的作用。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提出课堂讨论问题后,一般让前后桌4个学生组建学生小组讨论问题,由于班级座位编排一般按照学生身高和性别搭配,这样的合作学习小组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组内结构不合理,给合作学习活动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中,要优化合作学习小组内部结构,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保证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在小组人员方面,要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组建原则,每组安排3-6人。在组内人员分工方面,要设置一名组长,管理整个组的人员分配及相关决策,组织组员进行讨论与合作;设置一名操作员,负责合作活动中各项任务的具体操作;设置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成果。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每一位组员要各尽其职,提高学习小组的协作效率,减轻教师教学工作量,促进合作小组学习模式发展。另外,教师要定期调整合作学习小组内人员的具体分工,转变小组成员角色,让小组内成员了解各个岗位分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1]。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合作学习活动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数与除法就》教学设计为例,为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营造有利的课堂氛围。首先,在《分数与除法》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让学生讨论,而是给学生几分钟思考时间,为学生思维空间创造有利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其次,提高学生的合作实践能力。在《分数与除法》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中,要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2]。在动手操作环节中,教师根据课件示例“我买了3个饼,本打算平均分给我家三个人,可是临时又来了一位客人,又该如何平均分呢?”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分法后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出除法与分数的关系,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三、把握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在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设计内容和教学进度选择适宜的合作学习时机,充分发挥出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兴趣及学生出现思维困难时进行合作学习活动,引导和支持学生展开讨论。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组合图形面积》教学中,可以从风筝、房屋及中队旗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入手,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这些图形有哪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逐一分析,然后重点展示中队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进而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掌握用分解法或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接下来,在学生对组合图形面积形成初步认识理解后,教师深化知识点,根据中队旗组合图形,要学生利用已学知识求出中队旗的面积,教师要重视课堂观察,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时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将中队旗分割成几个常规图形进行面积计算。这种合作学习活动可以对学生渗透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3]。
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与设计,展示合作式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自我完善、自我优化,对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智敏.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杨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王丽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