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范式改革构想及实施
2016-12-08陈为兵
大学语文正面临日益尴尬的生存困境,改革是必经之路。大学语文范式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增强大学生的课堂话语权和参与权。课堂教学要引入案例教学和小组合作模式,考核方式要将重心放在平日学习的动态过程管理上,以此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增强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大学语文课程是面向非中文专业新生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基本的语言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为将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贵州财经大学的大学语文课程自开设以来,不断深化改革,先后经历了一个学期制、两个学期制和一个学期制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仅是课程开设时间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的改变,教学模式由原先重在知识传授转为能力培养为主,考核方式也加入了能力环节,尤其是今年范式改革的实施,更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人文素质,各项举措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一、原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虽然进行了多年,但实际上还是教师一讲到底,虽然各个高校在教学设施上取得了长足进步,普遍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甚至录播教室,可供教师利用的电子设备也日益增多,但我们看到的大学语文课堂只不过是多了一些PPT,多了一些热闹,教学模式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很多高校和教师热衷于教学工具的改变,却未曾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上做出根本改变,其实是教学改革的一种误区,也是当前大学语文课堂的现状,这样就很难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而且,原先的大学语文虽然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了改革,但依然停留在期末一张卷子上,至于平日成绩什么的都没有固定给分标准,对学生没有什么吸引力,更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再加上从小学到高中的填鸭式教育,使得学生早就厌倦了,如果再不加以改变,大学语文真的就成了“高四语文”了。
(二)原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国教育的传统,考试分数还是学生心目中的命根子,所以探讨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是必要的。贵州财经大学的大学语文考核方式虽然历经几年改革,学生成绩构成也从原先的一张卷子定成绩过渡到平日成绩、技能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30%、30%和40%,但平日成绩几乎没有什么可控的标准,随意性很大,技能成绩只是由第二学期的阅读笔记给分,这个环节因为脱离课堂,老师并不能有效监控学生的行为,到最后的结果是大多数学生随意抄写东西拿来应付,老师也因为无暇一一查对而给出成绩,给出的成绩并不能很好地客观地评价学生,这就起不到锻炼学生自主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目的,说到底还是过去一张卷子定成绩的延续,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管理,极易造成学生平时睡大觉、考前靠突击、考后一锅端的现象。
二、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内容和目标
(一)转变教学模式,首先重在能力训练,培养人文素养
大学语文既是一门基础文化课,又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传授和作品欣赏,更应该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如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的培养,既能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要设计案例教学,以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停留在一篇篇具体文本的肢解式分析上,教学碎片化,让好好的文学作品美感全无,在中学标准化考试的背景下这种模式是必要的,但到了大学,语文课更应将重心放在对学生的人文熏陶上,更强调整体感知和审美,在此情况下,就需要从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出发,提出问题抛给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最后由老师予以总结,这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调整考核方式和学习模式,注重过程的学习和考核
范式改革后,大学语文在学习模式和考核方式上必须有所改变,主要是在细化上下功夫。平时学习加强动态管理,采取小组制管理模式,像考勤这些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交由各小组长进行,每周汇总,并将考勤情况与小组成绩挂钩;课堂教学坚持学生自主权和能动权,能让学生体验的绝对不去讲,教师的主要功能是组织和监督,课堂以活动和研讨为主,争取课堂上人人动起来,改变过去一言堂的沉闷局面。
在考核方式上,取消了原先的读书笔记,代之以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和写作比赛等语文体验环节,增加重在考核基础知识的上机考试,同时将小组讨论、个人表现、小组汇报等环节纳入平日考核中,改变过去考勤定平时成绩的方式。
三、大学语文范式改革课程设计
虽然有了好的思路和目标,但要想顺利实施大学语文范式改革,好的课程设计必不可少。首先要分好课堂小组,分组原则为:学生本着自愿原则组成自主学习和案例研究小组,5人一组,分为10组;小组组长负有组织责任,但不承担成果展示和答辩;成果展示和答辩完成者随机抽取;上课时请按分组状况就坐,便于讨论。本课程采用的主要教学范式:案例式、研讨式、辩论式、实证式、开放式、体验式。具体设计如下(部分):
第3课次课堂教学范式框架
1.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儒家道德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加强学生对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视与强调。
四、大学语文范式改革小结
1.通过大量的文学文本阅读,积累素材,提升文学素养;通过理论文本的阅读,培养理论性思维,即文学思考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训练系统把握一个知识点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3.通过实践学习,培养从日常体验中寻找、归纳、总结理论的习惯和能力;培养运用理论解决问题、分析作品的能力,即文学解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文捷,陈为兵.大学语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杨经华.大学语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陈为兵 贵州财经大学文法学院 5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