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睡眠时间”一直和我没关系
2016-12-08吴颖
卷首语
“平均睡眠时间”一直和我没关系
我女儿小时候不怎么喜欢睡觉。我肯定没享受过传说中新生儿要呼呼睡上十几个小时的好日子。娃不爱睡觉+母乳喂养,就更是双重折磨。对此,估计每一位母乳妈妈也都深有感触:哺乳期的睡眠是一堆堆的碎片,从未睡过一个自然醒的整觉。我同事在这期杂志的一篇文章里问:“喂奶,看宝宝还是看钟表?”其实,我觉得我们那时候看钟表,是想知道自己刚刚只睡了多少分钟……
等女儿大一些,能睡整觉了,却总是晚睡早起,精神抖擞,秀目圆睁,还极少午睡,完全不顾及她妈已经在旁边哈欠连天灰头土脸困得像狗。
然后,终于盼着她过上了必须早睡的上学生涯,可她睡了,我又不舍得睡了。那是多么适合看书、看电影、做手工的时光啊!但睡得太晚,早早起床给她做早饭,又成了每天的酷刑,战胜自我的巨大考验!
总之,我是个一直很困的妈。
我觉得我周围的妈也都没好到哪儿去。那些喜欢睡觉,睡眠习惯特别好,睡眠时间又特别长的娃,真是少之又少。只不过有些妈天生觉少,有些妈靠咖啡、浓茶各种提着神儿,所以看起来都还是女强人罢了。
所以,在看这期“成长里程碑”关于睡眠习惯的文章时,也希望新妈妈们首先了解,睡眠时间只是一个“平均数”。也许你家宝宝离这个“平均值”可能还有一定距离。记得还是崔玉涛医生在我们这儿出版“崔玉涛自然养育系列”的第一本书的工作会时,和我们说过: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种发育上是那个平均值,但如果孩子间没有较大的差异,又何来平均值呢?养孩子又不是批量生产的事。想想看,可不!我家娃就是那个拉低平均数的孩子!
所以,当还是养育新手的你,看到很多无论是睡眠时间,还是每天应该喝多少毫升的奶、吃多少克的食物的数据时,都应该知道,它们是平均值!它们可以成为你的养育参考,但不一定是你家娃的养育标准,更不应该成为让你焦虑的一道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