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淄博地区鸡源耐氟喹诺酮大肠杆菌的耐药特点

2016-12-08刘军河魏湘璎李娜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鸡源淄博喹诺酮

刘军河 魏湘璎 李娜



淄博地区鸡源耐氟喹诺酮大肠杆菌的耐药特点

刘军河 魏湘璎 李娜

(山东省淄博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255000)

为了解淄博地区鸡源耐氟喹诺酮大肠杆菌的耐药特点及其耐药基因携带特点。本研究于2016年5月对淄博地区两个鸡场粪便棉拭子采集,分离耐头孢噻肟大肠杆菌,并对15种抗生素进行药敏检测。PCR检测qnrA、qnrB、qnrS、aac-(6’)-Ib-cr耐药基因。共收集34份粪便棉拭子,分离14株耐喹诺酮大肠杆菌,分离率47%。所有耐喹诺酮大肠杆菌呈现多重耐药,但都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12株菌携带qnrS基因,携带率最高为85.7%。鸡源耐喹诺酮大肠杆菌分离率高耐药谱广,给临床中应用抗生素的治疗带来困难。

鸡源 大肠杆菌 氟喹诺酮 耐药性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杀菌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回旋酶,从而干扰DNA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1]。其抗菌谱广,且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故常作为临床治疗肠道致病菌感染的首选药物。由于其在畜牧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导致目前其临床耐药菌株日益增多。

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机制主要是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PMQR)机制,由qnrA,qnrB,qnrS,aac-(6’)-Ib-cr和qepA等参与[2]。本研究以淄博地区鸡源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旨在检测临床分离耐药大肠杆菌耐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基因的检测,为耐药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采集 2015年5月淄博地区两个养鸡场采集34份肛门棉拭子。

1.1.2 主要试剂 伊红美蓝琼脂、麦康凯琼脂、Mueller-Hintion琼脂 (MH),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均购自天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3 药敏纸片 氨苄西林(10µg/片),阿莫西林(20µg/片)、头孢噻吩(30µg/片)、氨曲南(30µg/片)、头孢噻肟(30µg/片)、复方新诺明(25µg/片)、氯霉素(30µg/片)、链霉素(10µg/片)、卡那霉素(30µg/片)、庆大霉素(10µg/片)、诺氟沙星(10µg/片)、环丙沙星(5µg/片)、四环素(30µg/片)、亚胺培南(10µg/片)、美罗培南(10µg/片)均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样品分离鉴定 向鸡粪便棉拭子离心管中加入500µl的生理盐水,混匀后,划线接种于含环丙沙星的伊红美蓝培养基上,37℃培养18h。典型菌落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上,37℃培养18h。每个平板只挑取一个菌落。PCR扩增大肠杆菌16SrRNA保守区域,产物进行克隆测序鉴定大肠杆菌。

1.2.2 耐药基因的检测 4对特异性引物序列与反应程序参考文献[3],PCR检测qnrA、qnrB、qnrS、aac-(6’)-Ib-cr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

2 结果

2.1 鸡耐氟喹诺酮大肠杆菌的分离 从34份猪粪便棉拭子中共分离到14株耐氟喹诺酮大肠杆菌,分离率为47%。

2.2 耐氟喹诺酮大肠杆菌耐药性 14株耐氟喹诺酮大肠杆菌均呈现多重耐药性,对环丙沙星与诺氟沙星的耐药率高达100%。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高达100%,85.7%。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头孢噻吩头孢噻肟为71.4%和57.1%。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均表现敏感。见附表。

附表 耐药率分析表

抗生素耐药(n)百分比抗生素耐药(n)百分比 氨苄西林14100庆大霉素1071.4 阿莫西林1285.7环丙沙星14100 头孢噻吩1071.4诺氟沙星14100 头孢噻肟857.1四环素857.4 复方新诺明1178.6氨曲南1178.6 氯霉素535.7亚胺培南00.0 链霉素750.0美罗培南00.0 卡那霉素857.1

2.3 PCR检测结果 qnrS和qnrB基因PCR检测得到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的条带。其中12株菌携带qnrS基因,携带率最高为85.7%;2株菌携带qnrB基因,携带率为14.3%。没有菌株携带qnrA,aac-(6’)-Ib-cr耐药基因(图1、图2)。

图1 部分qnrS基因PCR扩增凝胶电泳结果(目的条带为417bp)

图2 2株qnrB基因PCR扩增凝胶电泳结果(目的条带为617bp)

3 讨论

(1)近年来发现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出现一些新的耐药机制,即质粒介导的耐药机制。质粒将携带的耐药基因转移到其他菌属,从而促进了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2)1998年Martinez[4]首次证实了质粒在喹诺酮类耐药性方面的作用,经过分析其中1个命名为qnrA的基因贡献了质粒介导的FQs耐药性。随后,qnrS、qnrB、qnrC和qnrD等也被相继报道。本研究中所调查的淄博鸡源耐氟喹诺酮大肠杆菌主要携带qnrS基因,携带率最高为85.7%;2株菌携带qnrB基因,携带率为14.3%。没有菌株携带qnrA、aac-(6’)-Ib-cr耐药基因。提示质粒基因qnrS可能在介导大肠杆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淄博鸡源耐氟喹诺酮大肠杆菌耐药谱广,质粒基因qnrS在介导大肠杆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机制,并且在氟喹诺酮耐药性的散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1] 陈杖榴. 兽医药理学2版[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234-238.

[2] 潘渭涓, 陈祥, 王晓泉. 1993-2008年禽源大肠杆菌和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分析[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9, 25(7): 630-635.

[3] 王宏栋, 徐国锋, 矫薇薇等. 猪源氟喹诺酮耐药大肠杆菌通过接合水平传递耐药性的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16, 47(4): 805-811.

[4] Matinez ML, Pascual A, Jacoby GA. Quinolone resistance from a transferable plasmid[J]. Lancet, 1998, 351: 797-799.

(2016–07–15)

S859.79+7

A

1007-1733(2016)09-0021-02

猜你喜欢

鸡源淄博喹诺酮
鸡源沙门氏菌病的分离鉴定、诊治及综合防治
千年瓷都演绎淄博陶瓷之美
上海市鸡源单增李斯特菌株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文雅清虚 淄博文石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关于淄博窑系的探讨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陕西省部分地区鸡源A型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的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