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大利亚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再利用研究

2016-12-08

关键词:保护性澳大利亚建筑

周 朔 琦

(山东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部,山东济南250014)



澳大利亚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再利用研究

周 朔 琦

(山东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部,山东济南250014)

随着中国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与此同时一些旧建筑仍处于设计寿命期内,但是已不能满足需要,面临转移或拆除的尴尬境地。如何将这些记录了城市历史的旧建筑保留下来,使其焕发生机,已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建筑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澳大利亚,尊重旧建筑的文化与历史价值,是所有改造项目重新设计时的共识。澳大利亚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思路与方法,值得我国在旧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时予以借鉴。

澳大利亚;旧建筑,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再利用

一、关于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概念的内涵

一般认为,“旧建筑”是指年久失修或者不能满足现阶段的使用功能,但仍具有某种价值的建筑。“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是针对“历史保护性旧建筑”而言的。历史保护性旧建筑,通常是指那些具有重大历史或人文意义,被像标本一般保护起来的建筑,例如中国的颐和园、法国的卢浮宫等;而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则不像历史保护性旧建筑那样受到普遍的重视,也没有被列入保护范围[1]89-90。这类建筑通常仍然处于设计使用寿命期内,功能良好,往往占据着城市的优越地理位置,却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它们的价值通常更多地体现在对城市文脉与地脉文化的继承以及功能的更新与重置上。

人们习惯上将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按使用性质划分为四大类:第一,工业建筑,这类建筑一般内部有较大的面积与空间,通常为大跨度的厂房、大型仓库等;第二,特殊造型建筑,形状与用途特殊的建筑,如桥梁、冷却塔,教堂等;第三,一般类建筑,通常为民用建筑,如居民住宅等;第四,建筑物配套的基础设施,如铁轨、车站等。

二、澳大利亚的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保护情况

在澳大利亚,旧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屡见不鲜。尽管这个国家的历史并不长,但对于旧建筑的保护却已经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1979年澳大利亚参考欧洲有关古迹遗址的保护章程,如《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等,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建筑保护法规——《澳大利亚国际古迹遗址委员会文化重要性地方保护宪章》(The Australia ICOMOS Charter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Place of Cultural Significance),也就是《巴拉宪章》。

《巴拉宪章》提出了“地方(PLACE)”的含义来代替“古迹(MONUMENT)”。它认为“地方”不仅仅局限于个别建筑,甚至可以说还包括建筑周边的一切相关联的事物,例如地区、土地,组件、内容、空间和视野,等等,这意味着在改造中不仅仅要关注建筑本身,更要把建筑与周边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而不是简单地割裂。与此同时,《巴拉宪章》也强调对文化遗址的保护要谨慎而小心,既要尽可能地看护好这些地点使之可以被利用,也要尽可能地少改变,使其保持文化意义[2]163-164。遵循这一宪章精神,澳大利亚的旧建筑在修复或改建的过程中,必须慎重对待建筑物的任何一个细小的构建,改造前还必须进行文化价值评估,以确定介入式保护手段的合理性,避免片面的决策管理造成的损失。它使得改造后的旧建筑的生命得以延续,并能够自然地融入到现代化的都市中。

三、澳大利亚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改造案例

(一)工业建筑的再利用

在澳大利亚,对于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方式,可大体划分为以下两类。

1.至今使用功能良好,且空间和布局没有受到太大损伤的建筑

对于这一类型,仅需要对建筑物本体进行一定的维护,减少时间造成的自然侵蚀,可称之为日常保养。例如,珀斯市的原大南方面粉厂(GREAT SOUTHERN ROLLER FLOUR MILL)从投产至今一直在使用,建筑的外观和建筑结构从未改变;又例如珀斯市原铸币厂(PERTH MINT)自生产车间转移到新建筑后,原厂房一直保持原样,仅作为参观使用[3]42-47。

2.原建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或是早已处于废弃状态的建筑,需要对功能或内部空间进行更改

对于这些建筑的再利用,通常是根据原有的建筑外观和预计的使用功能重新设计内部空间,置换新的功能,以便维护建筑的文化价值,提升建筑的使用价值。这些旧工业建筑的改造,通常有如下五种方式。

(1)工厂改造为商业综合体

将旧建筑的使用功能变更为商场、超市的方式,在澳大利亚可以说屡见不鲜。此类旧建筑通常为大跨度的工厂或仓库,改造为卖场后,既可以充分利用原建筑良好的空间优势;又可以为商场增加卖点,博得大众的青睐。澳大利亚墨尔本果酱工厂(JAM FACTORY)改造项目是此类建筑改造的成功典范(见图1)*印象:墨尔本(十九):Rippon Lea、果酱工厂和可莫大宅[EB/OL]. (2011-11-24)[2016-07-22].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01ecea010114v7.html.。

图1 墨尔本果酱工厂

JAM FACTORY位于墨尔本YARRA河南岸,始建于1858年。早期为沿街设有两层厂房的啤酒厂。该厂于1876年关闭后,厂房和土地曾被多次卖出,并一度改建为办公室用地,直到1979年才被改造为购物中心并一直使用至今。

改建后的JAM FACTORY保留了原始的沿街建筑外观和建筑结构。在建筑内部也保留了原工厂的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设施,如高大的烟囱。当游客进入商城,就可以看到一个烟囱高高矗立于商城中央,甚至穿过了顶棚。在烟囱的底部环绕着开设了一圈小商铺。这种设计方式使得这个大烟囱与周围环境巧妙结合,既保留了历史遗迹,又给商城增添了新的情趣,与墨尔本市中心商场保留的子弹工厂的高塔有异曲同工之妙。厂房包围的空地上部覆盖了彩色的玻璃顶棚,既使其成为了购物中心的室内广场,又改善了室内采光。改建后的JAM FACTORY同样成为墨尔本著名的商场与旅游景观。原有的建筑不仅给卖场增添了更多的人文气息,也使其成为墨尔本最有特色的商场之一。

(2)仓库改造为教学楼

将仓库改造为教学楼的方式在中国并不常见,因为对原建筑条件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大跨度的多层建筑为基础,并且审批手续繁杂。但是,该改建项目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迪肯大学吉朗海滨校区(GEELONG WATERFRONT CAMPUS)项目[4]477-481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第二大城市吉朗市(GEELONG)的市中心,是一栋由7座互相连接的大型羊毛仓库改建而成的建筑。

原羊毛仓库建造于1893年,曾被用来放置由货船运至港口的羊毛。后来由于羊毛加工工业的转移,该建筑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改造后的建筑占地面积达到5200m2,主体为土木结构支撑,成半包围形状的四层教学楼,还包含了一个中心庭院与小型花园。

该项目的改造工程可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建筑外立面的重建(Reconstruction)。与中国不同,“重建”一词在澳大利亚指的是将建筑毁坏或缺少的部分尽可能地按原状恢复。在该项目的外立面重建过程中,设计师尽量保持了建筑的原貌,只做了部分有实际需求的变更,如新增加了入口等。同时,在建筑周边新建了一批辅助设施(见图2)*美丽的海滨城市季隆(一)[EB/OL]. (2015-11-05)[2016-07-27].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f0d240102vxe1.html.,如护栏、现代化的标识系统及露天停车场等,不仅仅增加了便利度,还使得改造后的建筑与周围现代化的街区自然地融合起来。

第二部分为对原建筑空间功能的重新划分。这主要是指为满足教学的需求,将原有建筑的平面重新整合,划分出新的功能区域。在这一部分的改造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室内空间、中心庭院、回廊与交通线路。例如,在总平面图中可以看出,改建后的建筑将原仓库B2部分整体拆除(见图3)*Geelong Waterfront Campus:Deakin University[EB/OL]. (2016-06-01)[2016-07-27]. http://www.deakin.edu.au/__data/assets/pdf_file/0020/556202/Waterfront-June2016.pdf.,并改建为露天中心庭院,然后围绕中庭设计了使用大片透明玻璃的回廊,这种方式既保持了整个建筑的自然通风,增加了采光,还提供了良好的休息与交往的空间。

第三部分为对建筑结构的改造。包括对原建筑进行了加固以增加承载力,并适应抗震的需求。同时,为满足新的功能需求,对部分建筑结构进行了拆卸或加建。例如,在改建大礼堂时,为加强抗震,在原外墙处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内加入辅助钢柱进行加固,以减弱地震时的竖向荷载;为满足内部的空间需求,对仓库原二层和三层的楼板进行了拆卸。同时,为了礼堂地面坡度的需求,使地面与舞台的高度相适应,将部分原建筑的楼板进行了降低和倾斜。

在改造前,由于该建筑闲置多年,周围杂草丛生,废旧电力线路密布,一直是市中心与港口之间的屏障。改造后,不仅建筑本身获得了新生,还美化了临近的街区,增加了附近道路的通达性,复兴了周边的社区。吉朗地区也借此成为了新的“教育中心”。

图2 迪肯大学吉朗海滨校区

图3 迪肯大学吉朗海滨校区平面图

(3)仓库改造为博物馆

旧建筑通常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印记,也是老一代人的记忆,旧建筑改造成博物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这种记忆。当然,旧建筑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改造成博物馆后,能够与陈列的众多物品相得益彰,交相辉映。但是,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任何一个城市能够承载的旅游者数量是有限的,而在这有限的游客中愿意参观博物馆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将旧建筑改造成博物馆并不是一个可以广泛推广的方式。

澳大利亚国家羊毛博物馆(NATIONAL WOOL MUSEUM)改造项目是澳大利亚境内为数不多的将仓库改造为博物馆的典型案例(见图4)*澳大利亚基朗的羊毛博物馆[EB/OL].(2014-02-13)[2016-07-17].http://www.mafengwo.cn/g/i/2983699.html.。

澳大利亚国家羊毛博物馆位于吉朗市,与迪肯大学吉朗海滨校区相邻。博物馆的原身为一座由吉朗当地材料蓝砂岩建造的羊毛仓库。改建后的博物馆保留着原建筑的外观,只是在外部增加了一些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内部将墙体全部裸露,还保留了原始的横梁,并采用了各种铜制和木质的材料加以点缀,很好地衬托出了博物馆的历史沧桑感。该博物馆改建后,每年都吸引着约4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图4 澳大利亚国家羊毛博物馆

(4)工厂改造为艺术酒店

老克莱尔酒店(OLD CLARE HOTEL)改造项目堪为此类改造方式的榜样。老科莱尔酒店的原身为一座已荒废的拥有百年历史的啤酒厂。Unlisted Collection集团创办人Loh Lik Peng花了四年的时间将两栋建筑重新修整。设计团队在改造中对原建筑外立面进行了必要的加建,如用极具现代主义风格的玻璃幕墙将原悬挂在外的铁质楼梯罩住(见图5右下角)*②旧建筑述说新故事——悉尼老克莱尔酒店[EB/OL].(2016-05-20)[2016-06-27].http://www.toutiao.com/i6286647601970283009/.。但在加建的同时,新与旧的连接部分却被清晰地表现出来,以方便区分出各个建筑构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形态。

图5 老克莱尔酒店

室内空间的改造则是在充分尊重原内部结构的前提下,对空间进行了重新的划分:将酒店划分为了62间客房,并在房间内保留了原啤酒厂的大理石墙与砖墙,套间内还将啤酒厂时期留下来的机器零件改造成了装饰灯具。该项目改建的亮点是在设计中采用了极简主义的风格,以便与啤酒厂的工业风格相融洽,又在软装中加入了当代的设计元素(见图6)②,如复古的台灯、抽象画、工业时代的椅子、充满现代感的卫生间。这种设计既不损害原建筑的工业风格,又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图6 老克莱尔酒店内部装潢

(5)仓库改造为民居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民居也是当前一股大的潮流,主要原因是对原始建筑物的要求不高,民居的改造方式也比较灵活。例如,布里斯班廉租公寓[5]45-47(BRISBANE CHEAP-RENTED APARTMENT)改造项目。

该项目将布里斯班一个废弃的三层高羊毛仓库改造为低收入群体专用的廉租房。这座仓库的改造仍然保存了建筑的外立面,但在建筑内部,为了增加承载能力,设计团队增加了钢结构体系。同时,建筑师将空间重新分割为两个大的部分:155户内部拥有至少两个居室的廉租公寓和小部分的跃层公寓。此外,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师还巧妙地设计出了优美的中庭与并不狭窄的街道,以给住户良好的生活与交流环境。

(二)特殊造型类建筑的再利用

特殊造型类旧建筑的改造,在澳大利亚境内最为常见的方式为将教堂改造为民居,例如澳大利亚教堂改造项目(AUSTRALIA CHURCH CONVERSION GLENELG)。

教堂建筑常常拥有高高的穹顶,纵深的内部空间,使得人们从进入的一刻便能感受到一种神圣的气氛。将教堂改造为拥有轻松气氛的民居或商业空间,通常需要对建筑的室内采光与照明进行重新的设计,并谨慎对待新加入的建筑元素,防止与原建筑元素产生冲突与对抗。

该教堂建于1889年,1961年教堂所处的亚格莱内尔格的城镇合并,人们便废弃了这个教堂。直到2012年,Homewood 室内设计公司买下这里,并把这里变成公司的办公室和展览室,这一改变使这座旧教堂焕发了新的生机。

教堂外立面因工作需要,在一扇墙上新开了车库门,除此以外,再没有大的变动。而在室内,由于改造后的教堂保留了原始的彩色玻璃窗户,采光并不理想,所以在室内增加了大量的灯具以辅助照明。原教堂的木质地板和房梁都被保留,并融合进了办公室的工作氛围中,也给房间增添了几许艺术气息(见图7)*澳大利亚旧教堂改造成住宅[EB/OL]. (2015-03-12)[2016-07-27]. http://photo.zhulong.com/proj/detail127657.html.。

图7 澳大利亚教堂改造项目

(三)一般类建筑的再利用

一般类建筑的改造中,最有特点的项目是悉尼旧派出所改造项目(SYDNEY OLD POLICE STATION RENOVATION PROJECT),这是由澳大利亚工作室Welsh + Major设计的将派出所改为餐厅的项目(见图8)*悉尼旧派出所改造项目[EB/OL]. (2014-07-29)[2016-07-27]. http://photo.zhulong.com/proj/detail124194.html.。

老派出所建于19世纪80年代,是一座帕拉第奥式风格的建筑。从建成至1974年,一直被都作为派出所使用。而在之后的时间,该建筑曾被出租、修复、空置,自2009年至2014年一直闲置。

改造后,建筑沿街一侧的墙面仍被保留,同时,在旁边进行了扩建。扩建的部分包括新的入口通道及在原建筑台基上新建的钢结构露台。新的部分采用了黄铜、玻璃和黑色涂漆的钢材等典雅元素,与原建筑采用的岩石原貌形成了有趣而又和谐的对比。

图8 悉尼旧派出所改造项目

(四)废弃基础设施的再利用

在废弃的基础设施中,最常被人们利用的是废弃的铁轨或站台等。这类设施通常有较宽的场地,也容易被艺术加工,例如墨尔本Arbory Bar and Eatery酒吧[6]即是由废旧的铁轨改造而成的。

墨尔本最长的酒吧Arbory Bar and Eatery建立在已经废弃了超过30年的中央火车站旧轨道上(见图9)*Arbory Bar & Eatery by Jackson Clements Burrows Pty Ltd Architects:Jackson Clements Burrows Pty Ltd Architects [EB/OL]. (2016-01-29)[2016-07-12]. http://www.gooood.hk/arobory-bar-eatery-by-jackson-clements-burrows-pty-ltd-architects.htm.。

该酒吧共花费了四年时间进行设计与建造工作。酒吧的一面沿墨尔本市中心的亚拉河(YARRA RIVER)建造,另一面则与现在的火车站站台平行,共长120米。项目的难度在于怎样将狭长的条状地块合理利用,使其成为能让人舒舒服服坐下来欣赏周围景观的酒吧。

整个工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对原有铁轨的改造。设计师在旧铁轨上铺设了木质平台作为酒吧的吧饮用餐区域。木质平台的一侧与现有站台平齐,使得整个平台仿佛现有站台的延伸;另一侧则紧挨河岸,使其成为绝佳的观景平台。第二部分则是在平台上放置定做的集装箱房。设计师将银白色的盒子状集装箱排成一排,以一种线性构成的形式来呼应旁侧铁路线、站台和河流。这个改造方案的精彩之处在于将已有人文与自然景物巧妙地融合起来,把酒吧设置在此处丝毫不会感觉突兀,反倒使身处其中的人感觉轻松惬意。

图9 墨尔本Arbory Bar and Eatery酒吧

纵观所有案例可以发现,在澳大利亚,尊重旧建筑的文化与历史价值是所有改造项目重新设计时的共识。另外,基于《巴拉宪章》的规定,澳大利亚旧建筑改造不仅仅局限在建筑本身,还包括与被保护的建筑相关联的、有文化意义的事物。这些事物无论保存的完整与否,都必须受到保护。除此以外,由于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形式服从功能”,澳大利亚的设计师在改造旧建筑时往往需要特别小心。他们对于原建筑的外观,并不是仅仅简单地复原或模仿,而是通过对比达到新与旧之间的协调统一。在旧建筑的内部,通常在不改变原建筑结构与原建筑材料的前提下,重新塑造室内空间,尽力使用自然的采光、自然通风等技术,实现建筑的功能提升, 提高改造后的使用性和舒适性。

参考澳大利亚的建筑保护经验,当前我国急需健全旧建筑的保护体系。虽然现在我国也有与《巴拉宪章》相类似的标准,如《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但是这些标准只是关注了少部分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建筑,保护范围极其有限。而且由于这些标准不是法律,所以没有强制性,往往在实际工程中变成了一纸空文,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在1992年,济南市提出将建于20世纪初的老火车站拆除。尽管当时社会上反对的声音很大,但由于老火车站没有列为文保单位,又被认为是殖民建筑,所以最终还是被草率地拆除了。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许多旧建筑在改造后,总会给人以一种不和谐的感觉。关键是其新建的部分总是在模仿老构建的形式与颜色,这样就会给人以一种假古董的感觉。这种方式并不是对老建筑本身价值的尊重,而且还会使大众对建筑本身产生一种不诚实的观感。

澳大利亚的旧建筑改造通常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功能性设施优化,并不怎么改变建筑本身。但也并不吝啬增加金属、玻璃、灯光和电梯等现代元素,这些新的元素往往被很巧妙地融合进旧建筑中,衬托出旧建筑本身固有的风格。如果是必须进行大的变动,新的部分虽然也会尽力采用传统的建筑材料,但并不强调与旧建筑在形式上完全一致,反而更加突出地表现新的部分,以便更好地增强与旧建筑的对比,使人一眼就可以区分出各个部分的修建时期。在内部结构上,为了不破坏原有建筑,新的结构往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以使得旧建筑的外立面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内部却能够更好地为新的需求服务,如迪肯大学海滨校区内部大礼堂的改造。

四、结语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发展印记,旧建筑就是这些印记最好的表现。当这些旧建筑不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时,旧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既可以使其经济价值重新得到体现,又能为城市增添一道历史与现代相互交融的文化景观。目前我国旧建筑的改造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对旧建筑改造和利用的理念、规模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希望通过对澳大利亚部分旧建筑再利用的案例分析,能够为中国旧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1]马迪,魏春雨.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的改造和利用[J].中外建筑,2008,(6).

[2]杨小舟.解读《巴拉宪章》的现实意义引发的辩证思考[J].建筑与文化,2014,(6).

[3]吴麒,李士林.《巴拉宪章》指导下的澳大利亚遗产保护——以珀斯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更新为例[J].新建筑,2016,(3).

[4]王崇杰,房涛,王宜周.旧有工业建筑成功改造案例解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9,24(5).

[5]张艳锋,陈伯超,张明皓.国外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与再创造[J].建筑设计管理,2004,31(1) .

[6]变废为宝:澳废弃火车轨道变身最“长”酒吧[EB/OL].(2015-03-13)[2016-07-27].http://www.chinanews.com/gj/2015/03-13/7127721.shtml.

(责任编辑 李逢超)

2016-08-07

周朔琦,女,山东东营人,山东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部教师,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城市设计专业硕士。

TU984

A

1672-0040(2016)06-0049-06

①参见中国知网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薛蕊.从案例中探析旧建筑再利用的节能意识[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2012:734-740.

猜你喜欢

保护性澳大利亚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建筑的“芯”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领
在澳大利亚骑行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