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力隐患的精细化排查

2016-12-08杨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20期
关键词:排查隐患精细化

杨 斌

(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浅析电力隐患的精细化排查

杨斌

(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为适应电网飞速发展,应对复杂自然、地理特点给电网安全带来的严峻挑战,近年来,超特高电网安全管理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作者通过对当前超特高压电网运维中的安全隐患精细化管理体系及精细化排查模式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为实现电网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隐患;精细化;排查管理

近年来随着电网建设的飞速发展,安全是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超特高压电网的稳定关系着全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在运行中必须及时排查出影响安全稳定运行的各种隐患,同时进行有效地治理,因此,必须创新安全理念,探索科学高效的安全隐患精细化排查管理模式,提升超特高压电网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质效,从根本上提升超特高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确立隐患精细化管理体系

确立“主动安全”的管理理念,即掌握安全主动权、发挥全员主动性,从事后的被动转为事前的主动,从任务式的被动转为习惯式的主动。确立“全、勤、快、深、细、实”的工作原则。建立隐患精益管理模式,最大可能地将隐患消除在事故萌芽状态,如图1所示。

二、隐患管理的精细化排查

(一)“地毯式”查找隐患

1.全面动员,实现分类主动常态化排查

建立“地毯式”的主动排查体系,确保排查无漏洞,无死角:一是将隐患排查纳入设备巡视等例行工作,开展常规“勤排查”,保持排查高频度;二是开展事故/隐患专题和迎峰度夏等固定专题的专项“深排查”,提高排查纵深度;三是结合春季安全大检查等开展监督“全排查”,扩大排查覆盖面。

2.以点带面,实现同类隐患专项化排查

建立隐患库,对于一般隐患,出现一次则记录在案,出现两次则列为专项排查对象,对于重大隐患,直接列入专项排查对象,同时密切关注国网公司相关通报、行业新闻等,举一反三,以点带面,达到“发现一个隐患、消除一类隐患”的效果。

3.动态评估,实现重点设备实时化排查

建立重点设备清单,及时收集设备相关信息,对设备状态开展实时评估、日对比分析、周趋势分析、月评估报告,强化重点设备的隐患排查,提高排查的准确及时性,如图2所示。

4.科技引领,实现特殊区域无人化排查

以科技为引领,推进“无人飞机辅助巡视系统”、“覆冰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GPS巡线及现场监控系统”、“输电线路巡检智能机器人”、“变电站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高科技技术的应用,提升隐患排查作业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打破地形环境限制,保障人员安全。

(二)“源头式”分析隐患

1.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开展隐患深度技术评估

建立常态化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强与西南设计院等的合作,建立隐患管理专家库。基层单位在发现疑似隐患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预评估,确定需要专家评估的,在最短时间内组织专家对隐患进行“会诊”,提升隐患评估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2.开展四层次管理分析,挖掘隐患背后管理成因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4层次隐患管理成因分析机制,分别从个人层、班组层、中心层、公司层,逐级落实责任人,分析管理原因、提出管理对策并执行管理优化方案,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使工作得到系统、本质改进。

(三)“闪电式”治理隐患

1.搭建集中指挥平台,推进隐患快速治理

搭建由运维检修部和安监部联合组成的集中指挥平台,将隐患治理和月度检修、大修、技改等工作充分结合。同时,通过在线监测和监控系统应用、业务现场联系等多种手段综合应用,强化现场执行过程管理,实现隐患治理的集中指挥、快速高效。

2.开辟治理绿色通道,多方联动,快速响应

对于需要停电且需尽快治理的隐患,开辟治理绿色通道:申请省公司调度部门等的配合,合理确定停电方案;协调物资部门保证物资供应;安监部门做好安全保障;由设计院、科研院所等提供技术支持;积极向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协调发电企业,取得支持和理解。

3.实行两级跟踪预警,确保隐患可控在控

对于尚未治理的隐患,本部建立监控预警制度,及时跟踪隐患治理和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适时预警、催办。基层单位建立跟踪巡视制度,缩短巡视、监测周期,加强隐患跟踪,分析隐患发展趋势,检查控制措施是否有效,防止隐患发展成事故。

(四)以计划为龙头,统筹管理隐患

1.建立隐患管理工作导航,明确工作要点

建立隐患管理工作导航,划分隐患管理全闭环执行、全业务计划、全过程管控、全方位考核和多智库支撑五大工作界面,细分16项工作要点。各级单位在导航图的指引下,统筹规划全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制定“二十四节气表”,谋划全年工作

制定隐患管理“二十四节气表”,对全年的隐患管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将任务进行分解细化至具体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有序推进隐患管理工作。

3.以信息为平台,全过程追踪隐患

第一,线下全程信息通报,强化分析控制。建立月度例会制度,掌握公司隐患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分工作简讯、动态、机制建设、经验交流和专题报道4个模块发布当月隐患管理信息专报,使各级人员掌握公司隐患管理动态,明确工作方向。

第二,线上实时进度跟踪,加强闭环管理。建设隐患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培训和考评,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一旦发现隐患即在信息系统中建档;预评估、评估、治理、验收、销号等每完成一个环节则及时录入相关信息;及时跟踪各隐患的分析、治理进度,适时预警、催办。

4.以考评为抓手,量化隐患整治效果

第一,设立二级单位同业对标指标,加强引导和激励。设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整改计划完成率”指标,纳入二级单位同业对标考核,帮助各单位找出差距并予以改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整改计划完成率=(N1/N2)×100% ×0.4+(N3/N1)×100%×0.4+(N4/ N1)×100%×0.1+(N5/N6)×100% ×0.1。其中N1指排查出的隐患累计数;N2指应完成的隐患排查整改数;N3指隐患排查整改累计完成数;N4指已完成整改的隐患数据正确数;N5指隐患定期分析次数;N6=12。

第二,创新隐患查找绩效激励,提升全员主动性。创新隐患查找绩效激励模式,建立积分奖励池,每月定期划拨500积分作为当月基本积分奖励来源。主动发现重大隐患的,奖励5分,一般隐患奖励2分。对瞒报或工作不力造成重大隐患的,处罚10分,一般隐患处罚5分,导致事故的处罚50分。每年底将积分兑换成绩效。

5.以多智库支撑,共享隐患管理成果

第一,建立标准化流程表单库。以“排查-评估-报告-治理-验收-销号”的隐患管理流程为基础,结合实际工作开展,对隐患管理流程进行细化和完善,规范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自主性和任务性排查、验收管理等流程,完善隐患排查任务分解表等表单工具,确保治理痕迹清晰、完整。

第二,建立实践经验库。建立事故隐患范例库,每月汇编更新隐患清册,每半年结合隐患排查工作经验,补充并完善事故隐患范例。建立隐患排查重点对象库。记录并动态更新地质灾害隐患点位、点污染源、山火区段、大风区段、鸟害区段等,开展重点和有针对性的隐患排查。

[1]李静.建立健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J].电力安全技术,2011(3):67.

[2]陈建军,刘建民,刘亚伟.电力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方法[J].电力安全技术,2010(12):56.

[3]赵博.建立电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N].中国电力报,2013 年/2月/6 日/第 003 版.

TP39

A

猜你喜欢

排查隐患精细化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