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泠由泥性,恬澹随人心——孙龙本创作自述

2016-12-08孙龙本

艺术评论 2016年3期
关键词:琴音形体雕塑

孙龙本



清泠由泥性,恬澹随人心——孙龙本创作自述

孙龙本

我主要从事雕塑创作和环境雕塑理论研究工作。在创作与研究的过程中,一直坚持在艺术与设计间尝试合理链接,在传统与现代间寻求适当转换,并希望把个人气质与作品气质统一起来。

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期间,我对设计语言的感悟始于字体设计,老师讲授的“字形上要有收有放、笔画中要主次分明、布局时要结构合理、形体间要懂穿插进退”的要求,使我脱离了汉字本身的限制,学会了从形体的角度观察运用造型语素。篆刻教学中强调的“向心力、形断意不断、意境、神韵”等概念,则促成了我的艺术观念由“技”到“道”的跨越。装饰画中“底线求平、归纳概括、强化特征”的学术观点,也悄然加深了我对形式美的理解。工艺美院众多良师益友的影响,使我对艺术与设计的研究兴趣一直保持至今。

留学圣彼得堡对我的具象雕塑艺术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我先后在列宾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C.A.库巴索夫先生的工作室、列宾美术学院院长A.C.查尔金先生的工作室、穆西娜工艺美术学院B.C.斯佩兰斯卡亚教授教研室学习。其中,A.C.查尔金教授的助教П.O.舍夫琴科教授对我影响最大。П.O.舍夫琴科教授的作品既有扎实的造型功力,又有强烈的现代观念及设计意识。通过他的作品,我接触到写实雕塑新的造型方法,了解到如何在具象雕塑中表达个人内心的情感,我和他的作品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使我改变了原来对现实主义雕塑的狭隘理解。这一时期我创作了《高士》《生肖》等具象雕塑,这些具象作品中都隐含着设计的形式语素,我尝试把艺术造型与设计语言结合在一起,以创造出更具有现代感的形态。首先,我赋予雕塑廓单纯又富有美感的整体轮廓;其次,通过形体、动态、肌理、空间等组合出优美的表面形态。在情感上,我希望通过题材的选择体现我的诉求,利用形体的组合、肌理的衬托、节奏的把握、意境的创造来传达我的观念。在材料的选择上,我陶醉在泥的自由与率性之中,通过轻松的塑造感受泥的自然之美。在这里,具象的形体只是表达观念的媒介,雕塑本体语言才是创造形态的关键。创作《全力支前》系列雕塑的过程中,我把在俄罗斯学习过程中对具象雕塑的理解,融合了设计的形式感,通过对雕塑形体的归纳强化,对人物形象的提炼概括,塑造了战争年代沂蒙人民支援前线的典型事件。

我对抽象雕塑的理解,既有山东工艺美院设计语言的传承,也有列宾美院构图教学的启发,后跟随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比利·李教授研究抽象雕塑,把如何运用抽象造型手段表达中国的人文精神当成了探索的主要方向。我的抽象雕塑创作是从古琴曲开始的,一方面,通过古琴曲表达的情感,锁定自己心底的情感诉求,找到雕塑创作的感情基点;另一方面,通过琴音的节奏韵律来理解抽象雕塑形体与空间的节奏韵律,让作品从创作之始就具有浓烈的中国意境。“琴者乐之统,与八音并行,君子所常御”,古琴曲中散发着淡雅、质朴的气息,流露着自然与人性的光辉,古琴是中国文人理想人格的象征。我借助琴音的高雅古拙营造静、远的意境,通过琴音的缓急、强弱体会形态的比例、节奏,在琴音的简约温和中领略人生的恬澹与从容。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有《梵天净土》《云水相聚》《坐忘》《春思》等等。我在创作《梵天净土》时,听从琴声的引领,体味着扶桑树连结天地的传说,通过线与面的穿插,动与静的对比,实与虚的结合,营造天地对话的神秘感受。一方面,期待动荡复杂的世界可以转化为清净纯洁的乐土;另一方面,期许人们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爱护我们赖以生活的自然环境。《山海寻远》采用中国书法的意蕴,在立体与平面的错位中,在光滑与粗造肌理的衬托下,表现清净、和雅的禅境。寓意志同道合的人不以山海为远,无论身处何地都会因心灵相通而凝聚到一起。

中国艺术重写意、尚内美,追求澄怀味象的悟道途径,强调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合一的修养方式。就艺术创作而言,对自我情感的表达与对客观现象的认识,必然会受到本民族文化和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同样不可能在脱离自身文化背景与个人生存状态下进行雕塑创作。《梵天净土》《高士》等系列雕塑不仅表达着我对“形与意”的理解,也表明社会现实并没有把自己庸俗化,虽到不惑之年,仍能听到心底最为本真的声音。

我通过雕塑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体验与认识,也分享着创作过程中的平和与快乐。雕塑是我耕耘中最美好的收获。

高龙本: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杨明刚

猜你喜欢

琴音形体雕塑
巨型雕塑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我的破烂雕塑
僧心琴音
论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的变化与统一法则
记白马寺(新韵)
写实雕塑
夜品高陶九品赠侄
自然雕塑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