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的独特味道

2016-12-08本刊编辑部

上海采风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乌镇味道上海

城市的独特味道

“2016世界城市文化上海论坛”——这是听上去蛮高大上、蛮学术的名谓,很多文化专家近悦远来,为“城市”命题会诊开方,有说大道理的,也有说小道理的,基本围绕“叙事、记忆、想象、认同”等核心词语展开论证。而我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在共同探讨城市发展、分享城市文化建设经验的时候,上海的文化定位、持续亮点等等,能否得到什么启示?

当然,论坛旨在为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城市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城市的文化个性”是个世界性难题,但毋庸讳言,中国的问题尤其突出。诚如专家所言,中国城市的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走入某座城市,你根本分不清是在哪儿,到南方难觅温糯的评弹声,到北方听不到高亢的梆子戏。城市特有的文化去哪儿了?今天我们该如何寻觅和塑造城市隐逸的“灵魂”?这些世纪之问,拷问着我们的文化选择和文化智慧。

就上海而言,在国内很多人眼中,它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是与现代、时尚、洋气、精致等划等号的“魔都”,似乎理应具有不可比拟的某种优势。但英国全球城市咨询机构创始人大卫·亚当的一项调查数据却显示,在对世界各地“你更愿意居住在哪里”的调查中,伦敦排第二位,纽约排第三位,上海排第四十位。“有哪些因素成就了这些城市,比如外国人愿意去到这座城市工作的意愿强不强,我们可以看到,去伦敦工作的意愿达到36%,纽约43%,但是上海,出生在外国的人到上海工作的意愿只有0.7%。在我看来,如果要成为真正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还需努力。”大卫·亚当如此坦言。

从外表看,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确立、老厂房改建的创意园区等等,不乏城市亮点,尤其是上海代表性建筑石库门里弄,更是成为上海文化遗产的一大象征,一些建筑在改造后,成了上海新文化地标,如新天地、田子坊等等。但是这些上海文化符号和文化元素如何成为动态意义上的文化吸附力,显然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命题。

由此就有专家在论坛上高调举证“乌镇案例”:乌镇的江南水乡特征当然是极具特色的,但它并非独此一家,与之媲美的江南水乡所在多有,但是当“乌镇戏剧节”和“世界互联网大会”落户乌镇后,它在中国古镇中的地位就变得首屈一指。“乌镇小城”虽小,但其启迪意义不小,就像戛纳这个小城市因“戛纳电影节”使其成为欧洲电影中心的象征一般,对城市的特色经营,才能使之与众不同。设想一下,假如“上海电影节”的主战场不是在上海影城,而是在类似朱家角这样的江南水乡,每逢电影节来临,水乡处处是电影、电影人,最具人气的世界级电影明星因水乡的独特气韵而纷至沓来……连带生发的“溢出效应”,很可能让上海这座文化名城大放异彩。

今天的国人谈论上海,往往谈论的是“影像上海”或“记忆上海”:老上海、摩登上海、张爱玲……诚然,怀旧是有价值的,有助于我们“明白未来到底怎样发展”(李欧梵语)。然而当代人对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纸醉金迷的上海”的印象,只是来源于文学作品,浸润在文学的字里行间。一旦落到现实,就发现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上海在气质和气韵上的变化,给当代上海人出了一道考题:如何盘点上海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将所有上海元素有机调动起来,释放富有特色的文化魅力。

今天的上海,吴侬软语正在被极大的稀释,本土艺术正在渐趋式微。光有石库门和新天地是不够的,得有上海话和滑稽戏。硬件和软件如何水乳交融,按理并非是什么难解的课题,而是自然发生的日常生活,但如今两者的断裂和夹生却非常明显。新旧“光滑连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有学者以香港现代主义作家刘以鬯的作品和王家卫的电影为例,阐释了其间一脉相承的根源,然后引出了“上海作家金宇澄为什么会认为反映六十年代香港的《阿飞正传》是最上海的”设问——因为,这三个人,都是上海人,“从刘以鬯、王家卫一直到金宇澄之间,可以明显感觉到上海味道随着人的流动已经发生变化”。

这就是说,“上海味道”会随着某种因素而流动变化,但它依然是“上海味道”。所以无论这座城市如何成长,无论变得多么魔幻,一定会有一种被称之为“上海味道”的城市文化在生发、流动、变化、发展。当我们抓住了它的魂,并且浸淫与享受其间,这座城市才会变得真正温馨和可爱起来。

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乌镇味道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中秋的味道
快乐的味道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乌镇隐墅设计师酒店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乌镇
夏天的味道
乌镇五题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