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管理政策考验行政智慧
2016-12-08文官阳
文官阳
电动车管理政策考验行政智慧
关于电动车在社会治安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中所引起的麻烦,已经不是新问题了。对于这个问题的关注度,也因为涉及民生和产业被时不时地提到头版。笔者试着从经济、安全和管理智慧的角度,提出一些观点与大家交流。
旺盛的生命力来自客观需求
针对电动车的抨击和压制,已经不是新现象了。但是为什么越打击数量越大呢?道理很简单,这里面有着道法自然的客观需求。
电动车的使用群体可以说是芸芸众生,而中国人现在的交通出行还是以通勤交通需求为主要目的。所谓通勤交通需求,就是人们赖以维持生计的、每天有规律的交通出行需要。众所周知,生存的欲念是人类的本性需求,当电动车出行被芸芸众生视作维持生计的重要方法时,这种冲动是无法压制的,除非我们的社会可以为之提供更有效费比的替代方案!
同样,对电动车产业界而言,在滞后的技术标准和松散的、认识尚未统一的执法监控体系面前,迎合这种来自大众的需求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使然,真的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电动车使用并不是管理难题的本源
电动车导致交通事故高发、导致交通秩序混乱、导致社会治安联防难度加大……电动车的使用似乎就是“洪水猛兽”!这里还有个逻辑问题,按道理说,地方政府出台的管理政策一定是为老百姓好的,但是,为什么老百姓既不理解也不买账呢?道理很简单,上述“电动车导致的问题”,从表象上看,是使用电动车导致的,但是电动车的优点,在我们制定对策时,被忽视了。沿着这个思路再去看,如果老百姓不是觉得电动车带给日常出行的好处多于坏处,电动车一定会自行消亡的!
接下来,当我们审视道路交通安全通行条件时,就会发现,我们的路网是那样的不鼓励慢行交通,那样的不鼓励步行和换乘,甚至机动车也是那样的拥堵和低效,难怪乎很多人要去选择电动车了,而且是速度越来越高的电动车!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专门的电动车管理体系,打造适宜电动车出行的专用路网,是不是有可能减少一部分机动车的出行呢?是不是可以让一座城市的居民通过更低廉、更高效地方式完成通勤呢?在众多的城市对策里,难道我们就找不到一个地方能把电动车的使用,科学、安全、有效地管理起来以迎合这种客观需要吗?
就笔者对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的断面和宽度的观察,只要认真做调查和研究,完善交通组织方案,是完全有条件在现有道路资源里为电动车提供专用车道和路网的。如果我们努力的沿着这个方向去探索,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惊喜的发现——在很多情况下,电动车可以替代小轿车的出行。
电动车国家标准发展的滞后
电动车是使用蓄能电池(高污染物)提供动力,车速与能量消耗有关。作为国家标准,面对这样的事物,正确的理念是最重要的。在笔者看来,电动车标准需要几个硬性的规则。第一是环保,此事涉及国计民生子孙万代,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我国应该建立电动车电池尺寸、规格和蓄电方式的统一制式,做到所有的电动车可以共享,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电动车的使用效率,也可以大大降低重复生产和资源浪费,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有利于从能耗的角度对电动车的速度进行强制控制。
第二是安全指标。这包括速度、质量、被动照明体系。电动车的速度控制不住,就是监管力量不作为,没什么其他理由。至于质量,这是导致电动车被滥用和导致恶性交通事故的又一个利器,如果能够根据电动车的功能和使用特点来发展电动车出行时,在大原则不变的情况下(环保和速度),制定相应的规则和标准,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比如,我们看到的日本电动车都是结构轻巧的偏自行车型的电动车,这样的设计安全性能更好,只要国家有强制要求,既迎合了老百姓的通勤需求,又可以提高安全性,何乐而不为!
关于被动照明,笔者专门走访过一些电动车企业,发现很多电动车都设计成临时停车时自动断电,原因则是为了省电。而这时,其实是最需要让机动车司机看到它的,所以在电动车的被动照明上不妨参照联合国和欧盟的车身反光标识标准,做一些硬性的、与时俱进的规定,比如在车身四周都配置高规格反光膜型的反光标识,通过这样低成本的方式大大降低电动车的被动型事故。
电动车的注册与管理
过去,大多数人认为电动车的数量巨大、单车费用低,这就会导致作为财产注册的难度很大,会给行政机关带来莫大的资源压力。其实这是关于行政管理智慧的话题,以现在已知的车辆号牌制作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换言之,这是模式设计问题,可以用非常高效和低成本的方式建立起电动车数据管理平台,在一辆车的消费链顶端和末端用几秒钟就可以完成所有注册登记任务,为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提供基础的技术平台。这个领域因为涉及到太多的技术细节和商业话题,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总之,电动车的身份管理不是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技术手段跟得上,可以很容易地加以解决。
结语
道路交通安全是个系统工程,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思维模式,在今天的汽车化社会里已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我们不仅需要博大的胸怀和高屋建瓴的眼界,更需要脚踏实地的态度和关注细节的智慧与本领,相信针对电动车的管理对策,一定会走上正确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