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是用来打败的
2016-12-07董改正
董改正
在里约奥运会男子100米蝶泳决赛中,美国传奇名将菲尔普斯败给了他的粉丝——年仅21岁的新加坡小将斯库林。
8年前,为备战北京奥运会,菲尔普斯在新加坡训练,13岁的羞涩少年斯库林得知“菲鱼”到来,特意赶到他所在的训练场馆与偶像合影。照片里两人都在笑,菲尔普斯笑得淡然优雅,而斯库林笑得局促紧张。那时候的菲尔普斯是天神一样的存在,在几个月后,他独揽8金、打破了7项世界纪录;斯库林虽在新加坡有不错的战绩,但比起菲尔普斯,依然是人与神的差距。但8年后,斯库林却战胜了菲尔普斯。赛前,斯库林说自己感觉不错,只想拿到金牌,不然就算破世界纪录,拿到银牌铜牌都没有意义。他已经下定“弑神”的决心:战胜偶像,才是他的目标。
这是个绝版的励志故事,它一定会作为草根逆袭的经典论据被反复引用和诠释,但也会在引用的过程中,沾上血色励志和霸气超越的功利色彩,从而失去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意义:做神和弑神,都需要勇气;并且,他们是亲密的敌人,他们的精神是焊接时璀璨的火花,因为同一种属性而互激,也因为同一种属性而拥抱、接续,继而连成人类精神的光管,管内金光闪闪。我们需要的不光是励志,还有放在更广范畴里的观照:人类是如何成为人类的。
神和弑神者,偶像与打败偶像者,都是曾经的粉丝,都是未来的神或偶像,但又都会留下背影,而聚光灯和舞台,永远留给挑战者。偶像的定义应该是“打败偶像者”,立与破,新偶像诞生,老偶像倒下;立与破,都要有超然的勇气。立是通过破来达到的,要达到破,需要仰望,需要韬光养晦,需要默默涵养,需要积蓄力量;而台上的偶像,也是在击败自己的偶像后立起来的,现在他需要战胜自己,需要打败自己,需要通过破己而立己,从而才能继续引领。因为如此,人类的薪火从未斩断,即使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时,更高、更远、更快、更美、更好,依然是人类基因里的组词法。
没有终结者,就像没有终极真理一样。菲尔普斯会被他的粉丝斯库林战胜,美国灵魂乐教父詹姆斯·布朗会被他的粉丝迈克尔·杰克逊超越,卡夫卡会被他的粉丝马尔克斯刷新,风一样的迈克尔·约翰逊会被电一样的博尔特甩开,伟大的菲戈会被他的粉丝C罗赶超……
新的偶像要完成的是完善、诠释、新解、拓展,人类的争霸与狮王争霸不同的是,前一任偶像的高度、宽度、深度、广度会被留下,而不会被“吃掉”。它们成为坐标,成为界碑,成为纪录。他们通过破与立换来的纪录,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是一座座标识,走过榛莽和蛮荒,走过错误和荒谬,走向澄明。历史的“界碑”,从来都是一个接着一个,所以偶像是用来打败的,这样的“打败”,胜者固然光荣,败者也是虽败犹荣。他们甚至惺惺相惜,这样的相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