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年历史“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
2016-12-07
2016年9月20日,一位连续15年拍摄“最美野长城”的摄影者在网上发帖称,在辽宁省绥中县永安堡乡小河口村,有700年历史的“最美野长城”遭到了砂浆抹平的粗暴修缮。据网帖中所附照片显示,山野中的多段长城地表与墙体被抹成一个平面,表层呈灰白色,早先起伏破碎的长城墙体已消失不见。
对此,当地文保部门回应称,此次长城修缮工程的申报由省和国家相关部门审批,工程合乎相关规定。然而,网友在面对“最美野长城”如今的“惨状”时却直呼:“这种修缮不如不修。”并将矛头直指当前并不完备的文物修缮机制。更有网友认为,对于这种“破坏式修缮”行为,必须严查相关责任人,给公众一个交代。
“破坏式修缮”该谁担责
一段原汁原味、野性十足的古长城,被文物保护部门修缮成一条僵硬、呆板的水泥路,拙劣的创意和强烈的反差,让人哭笑不得而不忍复睹。人们首先想知道的是,小河口长城修缮是否按规定办理了申请、报批、立项等手续?修缮过程中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招标投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是否存在腐败交易并因此导致胡乱决策、野蛮作业?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的回应,不但矢口否认了上述质疑,而且坚称修缮采用的是“专家制定的唯一的方案”,“是目前看来最适合的保护方式”。
即便在小河口长城修缮从报批到施工的全过程中,程序上不存在明显的问题,但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对此也应有深刻反思。文物保护包括其中的文物修缮工作,应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非专业人员和公众无权参与和监督,不意味着公众不能给文物修缮的结果打分。在普遍追求经济效益、开发效率的当下,征地拆迁、建筑施工破坏文物的新闻不绝于耳,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困难。文物被破坏、损毁于开发商、施工队之手,已让人怒不可遏忍无可忍;而文物如果被破坏、损毁于“自家人”——文物保护部门及专业人员之手,无疑更让人痛心疾首怅恨难平。长城保护不能搞成“破坏性修缮”,“自家人”不能变成“败家子”,这个惨痛的教训必须认真记取。
“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拷问文物修缮机制
文物修复尤其是室外、野外文物建筑、遗迹的修缮,不仅有严格的规定,即业内术语“修旧如旧”,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进行维修,而且还面临着很多的难点和瓶颈,除了资金之外,还有技术、材料等等。这些都决定了像长城这样的文物建筑修复,需要极强的专业性,受到人才、材料等限制,即便是财力充分具备的前提下,都不可能大面积有效修缮与恢复。
而当文物需要修缮保护时,真正的矛盾,不是要不要修、让不让修,而在于怎么修、谁能修、谁来修。事实上,许多的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修缮工程,都是各省几乎举文物专业与技术方面的全省之力,乃至全国性领域内的总动员。显然,既让地方文物管理机构负有保护责任,又让其承担修缮的实施责任,难免会出现各种非专业的野蛮修缮。
小河口长城被修得“面目全非”很让人心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原因。对此,专业人士指出长城该如何修缮,至今仍没有统一标准。这只是文物保护修缮专业化欠缺的外在缩影,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文物保护修缮还未走向职业化、市场化。如像长城协会这样的组织,仅仅只是学术组织,并没有一个价值的杠杆能将文物领域分散的专业、技术力量作用到对实体的保护中去。要想防止出现修缮变毁坏现象的发生,应改革文物保护修缮的体制机制,改变文物保护修缮重审批轻管理的方式。同时,当发现修缮技术难度太高、成本太昂贵时,应暂缓修缮或者缩小修缮规模,真正做到宁缺毋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