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人家的孩子,禁止越界管教哈

2016-12-07大袅·海归娃娃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6年11期
关键词:权威陌生人女儿

大袅·海归娃娃

带孩子去外面玩,但凡遇到其他孩子,友善的家长通常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小朋友分享玩具、食品。居住在德国多年,我和孩子都已经习惯,所有人首先会征求家长的意见:我可以给你的孩子吃吗?以及延伸开来的:我可以对你的孩子……吗?比如给看一本书、抱一下、亲一下……

假期,带孩子回国探亲,我发现几乎从没有人问过我,甚至每当我明确拒绝时,竟然从来就没能拒绝掉。

昨天,领着孩子去公园玩,一位孩子奶奶喂自己3岁的孙子吃棒棒糖;然后好心让她的孙子给我的女儿也送一个。女儿的眼睛发光,激动得要崩溃——自从大女儿长了虫牙,我就限制她们吃糖了。于是,我连忙示意:“谢谢!不过不用了,她有虫牙!”

小男孩在“分享”体验中,“受挫”了,有一些沮丧,他奶奶坚持说:“就一块糖而已,吃完多喝水,吃吧!” 将糖不由分说地塞给了我的两个女儿。碍于面子我不忍阻拦,两个女儿欢天喜地地接过了五颜六色的糖果!

这类情景,回国后遇到不计其数。这种做法的危害是什么呢?

混乱了孩子的 “安全意识规则”

我们都不会忘了教孩子如何防坏人,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糖衣炮弹”。

我对孩子说“绝对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糖果”,转身就对“陌生的糖果”毫无拒绝之力。

正如在超市,一名正促销的营业员,径直喂给我孩子试喝的酸奶。我冲上前拒绝之后,她仍然塞给我孩子,并说:“没事的,喝吧!但是宝贝,如果外面有陌生人给东西,你不可以要哦!”可是,亲爱的,您就是那个“外面的陌生人”啊!

果不其然,原本在我孩子心目中,威猛如“兽”的人贩子,如今被这些突如其来的“糖衣炮弹”,摧得“形象亲民” 。

破坏了孩子心目中“妈妈的权威”

社会氛围对于“妈妈的分量”的尊重相当不够。我个人对于“妈妈的分量”第一次明确定位,就是在我顺产生下大女儿的那一刻起。

当助产士抱起刚出生20分钟的女儿,给她称体重印脚模时,都会特意很详细地解释给我听;刚刚生产完的我虚弱不堪,连忙摆摆手,示意“随便随便”; 没想到,助产士和医生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你是‘妈妈了,从现在起,你是孩子最重要的人,你必须‘参与、‘决定孩子的一切!”这所阿尔卑斯山区的乡镇医院,也确实是如此履行这一原则的:我顺产后晕倒了,护士不许我自己如厕,须由护士用轮椅护送;然而,如果是涉及孩子,无论是给孩子换洗,还是抽足跟血,还是点眼药水,都必须由刚生产完的妈妈陪在孩子旁边,哪怕是用轮椅把我推到孩子跟前。

我怀二女儿期间,短暂住过一次医院,仍然是这家医院。当时医院主动要求我的大女儿陪着我在医院住,原因是“孩子不能离开妈妈”,并且特意将我安排到一间独立病房,还为孩子准备了婴儿床,没有增加额外费用。在德国,幼儿接受检查治疗或住院,必须由妈妈全程监护陪同。

幼儿时期的孩子,尤其需要个“权威形象”(通常是自己母亲)。这个形象的“权威性”,既可以带给孩子以安全感,又将是孩子建立社会秩序的标杆依据。“妈妈的分量”越重,妈妈亲子的效果越好。

妈妈的责任感也来自于外部及自身对于“妈妈身份”的认同;这种认同感也会激发“成就感”,从而成为我们摸索“为人父母”时,美妙的进阶动力。同时,“妈妈的权威”,将会建立起最适合孩子的生态环境。妈妈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妈妈为孩子量身定做的生存方案,也是一个需要全社会认可和配合的完整体系; 只有这个体系能完整、有序地实施,才能给予孩子一个安定健康的生活空间。

“妈妈的权威”,同时还有助于简化家庭内部纠结。 我很感激我的婆婆。我婆婆在自己小家庭中,是位说一不二的“领袖人物”;然而在涉及到我的孩子的吃喝拉撒时,她总是会主动问我“妈妈,可以吗?”,让我很感动。婆婆的智慧,免去了我、也免去了她自己、更是免去了我先生的、不必要的烦恼,也为我们换来了直接的安定团结。更幸运的是,我的父母也是如此,在孩子的大事小情上,他们只给建议,不自作主张。

其实,想清楚了,很简单:各找各妈,各管各娃。在德国,所有人“要对我的孩子下手时”,都会征求我的意见:

幼儿园圣诞节班级庆典时,孩子老师会问我:“能给你的女儿发块蛋糕吗?”复活节前例行体检时,孩子的儿科医生会问我:“能请您的女儿吃颗巧克力蛋吗?”倒是我当时反过来咨询医生:“2岁多的孩子可以吃巧克力了吗?”儿科医生说:“当然不能多吃,复活节嘛,可以破个例!您真是位负责的妈妈!

春节去婆家,吃海鲜时,我犹豫了一下,只给了自己的孩子,而没有给先生亲戚家的小孩——因为那个孩子的父母不在现场。先生示意我也给那个孩子剥个大虾, 主要是表示我的“周全得体”, 我却执意要等小孩的父母回来。先生急了,说:“这有什么好问的!”谁知孩子父母一过来,我们都傻了:那孩子是严重的海鲜过敏!

从此与好友一起,哪怕我拿出的是一根天然有机香蕉,面对垂涎欲滴的孩子,我也一定会问问好友,而不是自作主张地给他们的孩子吃。因为,常常会有好友委婉地拒绝我。比如,他们想控制自己孩子的食量,或孩子身体正赶不适……

所以,如果有的家长对您说,“我的孩子不需要”,那么,请尊重他们的方式,也许他们的孩子真的不需要。

猜你喜欢

权威陌生人女儿
大三的女儿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海的女儿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权威的影子
谨防陌生人
谨防陌生人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