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每个小孩都要争取老师黑板上那颗星?
2016-12-07钟煜
钟煜
傍晚时分,我在厨房做饭,游游在客厅翻看我刚收到的一摞新绘本。
“妈妈!”她大声叫我。
“干嘛?”
“妈妈!你快来看啊!”她更大声了。
“什么事啊?我正忙着!”
脚步声,我听见她急匆匆地跑到厨房门口,用很大的声音说:“妈妈!你快看!这个老师!她简直太坑了!”
“太坑了!”是游游这拨一年级小豆包最近的流行语,用来表示对不公平行为的抗议,或者对某些不该发生的事的不满。
我从她的语气里听出了少见的愤怒,扭头,就看见她举着这本《我永远也得不到贝森老师黑板上的一颗星》,指点着这页说:
“妈妈!你看,你看,明明她就算对了,明明3+2就是等于5,老师非说不对,太坑了!”
她继续忿忿不平:“这样的话,她就得不到一颗星了!”
游同学尚识字不多,半读半猜,她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状况,事实上,书里的小姑娘虽然算对了答案,却彻底听错了题。
可是,我能了解游的愤怒。并且,在凝视她气哼哼的小表情的时候,我心里有些难过——她太能体会一个小孩想得到老师一颗星的心情了。
基本上,从上幼儿园开始,她就有各种小本子,用来积攒老师给的小贴纸、或者盖的印章,攒够数量,可以换小礼物。幼儿园时期的“小星星”还算比较容易得,基本上都是“参与奖”,但是到了小学,情况就不同了。
要举手回答问题(并且声音要大);
要帮助老师擦黑板(难度在于你得先从几十个孩子手里抢到黑板擦);
要考100分(就是不能有一点点小错漏);
要写字工整(要老师认为的工整);
要坐姿端正(一直保持端正);
……
“小星星”可以换小喜报,小喜报换表扬信,表扬信换礼物……
我还记得,刚上学那几个月,她常常因为各种原因错失“小星星”,不止一次在我怀里掉眼泪。
我能说什么呢?“没关系,下次再努力”“人人都有失误的时候,甚至,一颗小星星而已,有什么了不起的”这类的安慰,在大环境的压力面前,毫无意义。很多时候,我只能默默地拉着她的手,慢慢地,走长长的路回家。
坦白说,我痛恨这种“积分奖励”机制。记得还转过一篇文章抨击这种制度,说它把孩子天性中本有的合作与善意转化成了赤裸裸的商业交易。
读这本书,一页一页翻过,我和游,都重走了一遍渴望与失落,期待与紧张交替上演的心路历程。一页页翻过,我暗自期待结局,期望最终这种奖励“小星星”的做法会被“批判”、被“推翻”。
然而并没有。
结局温暖可喜:女孩凭借自己与众不同的画终于得到了一颗星星。贝森老师也得到一颗。
我气死了。我和游一样愤怒,我想要写一篇文章,批评这本书。
为了好好批评它,我坐下来,认认真真,又读了一遍。
我的心,还是一直为小女孩揪着。直到这一页——
我看到所有孩子,还有贝森老师,都笑得那么开心。我也放松了一点。
这一页,看到小姑娘那么努力又快乐地收拾桌子,我很为她高兴。毕竟,保持整洁,也是孩子们逐渐需要获得的技能。而且这一页最后的文字是:最后,我和课桌又恢复了干净。你理解到作者的用心了吗?
嗯。再读一遍的时候,我放松多了,看见贝森老师的这颗星,想起游游。她只有对很爱很爱的人,才会画那么细致的图样呢。
扯个闲话。
朋友的儿子将要上小学。她陪他面试、拿通知书、开家长会……一系列小学“初体验”之后,她感慨地说:“老师蛮和气,学校很漂亮,很多活动看起来挺有趣的。原来,传统教育,也没想得那么差啦。”
我给了她一个“过来人才会懂”的微笑。
作为终究为孩子选择了传统教育的父母,我同意朋友的话,“没那么差”,甚至很多部分还挺不错的。虽然前路还长,定然一直会有纠结与挣扎,甚至,小小的愤怒。但是放松一些,就能看见“好”。
作为父母,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有时候很多。比如,可以在家里彻头彻尾摒弃积分奖励制度,那么孩子就能卸掉一大块压力,在该休息的时候好好休息。比如,可以在失落的时候陪孩子走走,只是走走,就很有意义。
作为父母,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有时候很少。比如,我们终归不能总替他阻隔压力,在某些时候,他必须为自己想要的星星独自努力。这时候,也许会遇到贝森老师,那他很幸运。也许遇不到,那也……没什么关系。
对《我永远也得不到贝森老师黑板上的一颗星》的感受,仍然是五味杂陈。不过我想,绘本并没有义务摆出旗帜鲜明的姿态,相反,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见仁见智,能将生活的剖面以鲜活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人感同身受,已足够被称作一本值得读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