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课程建设中审美学的运用分析

2016-12-07高强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1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中学语文

高强

摘 要:开展语文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及能力。结合当前基础教育的重点,老师需要加强学生理性的逻辑思维,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审美学的学习氛围。通过对学生审美的培养与提高,协助学生达到终身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程建设 审美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审美学渗透于各个教学内容中,已经成为教育界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尤其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其学科老师更注重对学生审美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审美课程建设过程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语文审美课程建设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一、运用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

诗歌在中学语言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特别是我国古典诗歌所在意的是打造美学境界,同时也是作者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老师运用诗歌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将原作者的情感构建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再根据学生对事物认知的规律,将诗歌特征形式的感受作为教学开端,以充满情感的吟诵的方式来对诗歌进行第一步认识。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对诗歌的一些明显的特征进行了解,比如:节奏、韵脚等。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老师还可以采用示范或录音范读的形式来开展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审美的意境与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古诗的吟诵,可以提升对诗歌意境的感受。在这个环节中,老师需要要求学生寻找诗歌中所具有的意象,将作者想要表达的特征寻找出来。当学生发现其创作思路时,就可以发挥自身想象力,结合不同的意象来构建多元特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了一定的意象之后,老师需要协助学生将自己的想象与意象空间进行联系,在脑海中形成不同的画面。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以“看到”“听到”“想到”“感受到”等提示,让学生来对诗歌有一个理性的感知,从而结合自身所具有的经验形成审美意识与境界。有了这样的意识与境界,可以让学生发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色彩,让其能够在一个轻松的审美活动中带来新的感知。同时,老师要及时找到相应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去发掘诗歌中所包含的情感,让学生带着此情感去吟诵诗歌。学生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很容易引起共鸣,并感受到诗歌所带来的魅力,从而有效地完成一次审美课程建设。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对诗歌进行领悟,老师还可以将诗歌转变成为散文的形式,有助于让学生发挥其想象力,让其能够深入地对诗歌的审美境界进行重构,从而培养学生自我审美个性化的美学境界。

二、运用散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

散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大的教育作用,其所具有的叙事性与诗歌有着一定的区别。在开展散文教学时,老师可以根据整篇散文的情节发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要求学生对散文的结构进行归纳与总结,从而提升学生对散文内容的了解。随后老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散文中所出现的画面来开展联想,并且采用脑海中优美的语言来将其进行构想。此教学方法与诗歌教学有一定的相同之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意境。此外,散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刻意地组织学生进行诵读,为学生提供审美活动必需的固化剂。在此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为学生配上一些与散文内容相关的音乐。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会很容易进入一个美的情境。有了一定的审美意识,老师应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通过积极讨论让学生对散文中所蕴藏的不同层面的主旨进行解读,从而获得个性化文本的研究方法。在这个环节中,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进行文本阅读时,老师应该给予相应的引导,为学生提供与散文相关的背景与知识,让学生能够结合其内容来对散文进行解读。此外,在进行小组划分时,应该合理化安排不同成员的任务,在任务驱动的作用下才不会出现学生游离的现象。并且要给予学生极大的鼓励,让小组讨论、制订多元化的散文解读方案,并且要求学生用简单的文字来进行表示。为了提高学生对语言使用的敏感度,学生应该将散文中一些重点并直观的词与句提炼出来,让学生在这些语言的引导下,进行体味与感知,昀终引发对散文内容的思考,深切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

三、运用小说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

与散文相比,小说同样是一种叙事文学的类型。但是在进行中学语文教学时,这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一直存在争议。因为,小说在整体结构上并没有其他文学作品一样的规整,并且很难在其叙述内容中提炼出审美意境,往往所表现出的是对某一个故事的曲折描写。在运用小说进行教学时,老师应该让学生对全文进行阅读,并且能够把握住小说整体的结构。在对小说有了初步了解之后,老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发掘故事中重要人物以及情节,寻找与其相关的叙述文字,从文字中了解小说人物的特征。让学生能够将人物与相关环境进行串联与联想,有效地对其人物以及故事情节进行分析。这样的一种教学过程,可以提炼出小说中极具价值的内容,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对小说阅读的兴趣,让其能够自发性地对原著作品进行阅读。老师在此过程中同样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且要制定不同的文本解读形式,让学生以个性化的解读形式来对小说中的文字进行感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及能力。比如:以《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为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发掘出对林黛玉形象的描写文字,并且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归纳出林黛玉的人物特征。老师可以追加一个问题来对其人物性格以及特征进行深度挖掘,“林黛玉在小说中表现出的谨慎与多虑,从某种层面上所反映出的是何种心理?”在这样的一个问题引导下,学生很快就联想到其人物具有的自卑心理。同时也能够中国古人的美学追求——“病态美”进行感知。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课程建设审美学的运用,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审美氛围,在此氛围中让学生通过自身经验对其教学内容形成对话和结合。可以打破传统教育“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创新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迈向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晶.惊奇的审美功能及其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呈现[J].文学遗产,2004,(03).

[2]余党绪 .阅读经典涵养人文[J].语文学习, 2005,(06).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中学语文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