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兀鹫

2016-12-07

西藏人文地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兀鹫淡色黄褐色

高山兀鹫(学名:Gyps himalayensis)是隼形目鹰科兀鹫属的鸟类,大型猛禽,全长约110厘米。羽毛颜色变化较大,头和颈裸露,稀疏的被有少数污黄色或白色像头发一样的绒羽,颈基部长的羽簇呈披针形,淡皮黄色或黄褐色。上体和翅上覆羽淡黄褐色,飞羽黑色。下体淡白色或淡皮黄褐色,飞翔时淡色的下体和黑色的翅形成鲜明对照。幼鸟暗褐色,具淡色羽轴纹。栖息于海拔2500~4500米的高山、草原及河谷地区,多单个或结成十几只小群翱翔,有时停息在较高的山岩或山坡上。经常聚集在"天葬台"周围,等候啄食尸体。主要以尸体、病弱的大型动物、旱獭、啮齿类或家畜等为食。能飞越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

外形特征

高山兀鹫属大型猛禽。头和颈上部被有污黄色像头发一样的羽毛,到下颈羽毛逐渐变白和变成绒羽,颈基部有长而呈披针形的簇羽形成领翎围绕在颈部,淡皮黄色或黄褐色,具有中央白色羽轴纹。背和翅上覆羽淡黄褐色,羽毛中央较褐,形成一些不规则的褐斑,外侧大覆羽、飞羽和尾羽暗褐色,内侧次级飞羽具淡色尖端。上胸为密的白色绒羽和被有淡褐色胸斑,其余下体淡皮黄褐色,肛区和尾下覆羽全白色,具不清晰的羽轴纹。幼鸟头部褐色,绒羽较成鸟多。上体暗褐色,背、肩和翅上覆羽具粗著的黄白色纵纹,初级飞羽和尾羽黑褐色。下体暗褐色,具淡色羽轴纹。虹膜暗黄色、乳黄色或淡褐色,嘴角绿色或暗黄色,蜡膜淡褐色或绿褐色,脚和趾绿灰色或白色。

大小量度

体重8000~12000g;体长1200~1499mm;嘴峰71~81mm;翅755~805mm;尾365~402mm;跗跖110~126mm。

栖息环境

栖息于高山和高原地区,常在高山森林上部苔原森林地带或高原草地、荒漠和岩石地带活动,或是在高空翱翔,或是成群栖息于地上或岩石上,有时也出现在雪线以上的空中。繁殖期多在海拔2000~6000米的山地,冬季有时也下到山脚地带活动。

生活习性

高山兀鹫是留鸟。常翱翔于6000米高空、长时间在空中寻找动物尸体或动物病残体,发现后落地撕食。它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能和它比高的还有大天鹅),能飞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最高飞行高度可达9000米以上,否则就可能会撞在陡峭的冰崖上丧生。

主要以腐肉和尸体为食,一般不攻击活动物。视觉和嗅觉都很敏锐,常在高空翱翔盘旋寻找地面上的尸体,或通过嗅觉闻到腐肉的气味而向尸体集中,有时为了争抢食物而相互攻击。在食物贫乏和极其饥饿的情况下,有时也吃蛙、蜥蜴、鸟类、小型兽类和大的甲虫和蝗虫。

由于较少捕食活的动物,它的脚爪大多退化,只能起到支持身体和撕裂身体的作用,但可以更为方便地在地面上奔跑和跳动。为了从一些很大、很结实的食草动物或食肉动物的尸体上拖出沉重的内脏,将肌肉一块块地撕下来吃掉,它的嘴变得异常强大。

另外,由于取食尸体的需要,它的头部和颈部的羽毛变成了短短的绒羽,或者干脆裸露无羽,这样可以很方便地将头部伸进动物死尸的腹腔之内,而不会污染羽毛或造成阻碍。颈部的基部生长的一圈较长的羽毛则构成领襟,像人用餐时使用的餐巾一样,起到防止弄污身上羽毛的作用。由于体形较大,翅膀十分宽阔,非常适合于在长时间、远距离的翱翔飞行中节省体力,对于寻找难以得到的动物尸体十分有利。为了争抢食物,它总是伸直头部,张开翅膀,将肩部的羽毛竖立起来,不停地向前跳动着,做着恐吓的动作。

不善于鸣叫,叫声为“嘶,嘶”或“哼,哼”的喉音。

猜你喜欢

兀鹫淡色黄褐色
无人机:小兀鹫的特殊妈妈
素雅自然
藏南库局淡色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长颈鹿
瑟瑟的梦
板栗树的栽培方法
兀鹫也会化妆?
胡兀鹫
中西结合
午夜,出发